首页 > 分享 > 桐竹混交林生态效益及生物量的研究.pdf全文

桐竹混交林生态效益及生物量的研究.pdf全文

桐竹混交林生态效益及生物量的研究.pdf

维普资讯 f 一 { 桐竹混交林生态效益及生物量的研究 林 科 所 毽釜 江苏省 东台林场 l—l7.口 。 散生状,每公顷2.1万多株,混交 比例IO0:1 摘 要 左右。以淡竹和泡桐纯林作对照,桐竹 同时栽 应 用浅根、耐阴湿、常绿散生型淡竹和深 植。 根、强阳性、落叶阔叶树泡桐营造 复 层 混 交 (二)抚育管理 林 , 以纯林 为对 照,经逐年竹子砍 伐 利 用 调 淡竹栽后前 3年为扩鞭至满园阶段,第4 查,以及造林后第9年实测生物量结果表明:混 年开始逐年由少到多砍伐利用。泡桐栽后第 2 交林总生物量为 121.5832吨 /公顷,分别比泡 年齐地平茬,林地满园前每年除草 1~2次。 桐及淡竹纯林生物量 增 长281.0%及40.4%; 未进行施肥、修枝,处于 自然生长状态。 差异极显著。生物量提高与林 内气温稳定 ,湿度 (三)调查测定方法 增加,土壤养分显著提 高以及充分利用空间密 1.生长与生物量测定 1991年 8月进行 切相关。混交林 内的泡桐抗风倒能 力 显 著 提 全面调查,泡桐按标准株,淡竹 按 2m。标 准 高,为桐竹栽培 区提供 了新的混交模式。 样方,分别测定地上、地下生长、生物量及干 关键词 混交盐 泡桐 淡竹 效益 鲜比。 为了摸清淡竹泡桐混交林合理 的群 体结 树干:将泡桐苗干和接干分 别按 1米 区 构、单位面积生物量及混交林的多种效益,探索 分段解析、称鲜重;各取区分段 中央圆盘实测 经济效益高、群体结构稳定的优 良混交林型,充 干鲜重。竹秆 自地面至顶梢测全株干、鲜重。 分利用地力、空间,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林分 枝条:泡桐树枝分为 3级,中央直径大于 生物量,我们于1982年开始进行了桐竹混交造 4cm 的为大枝, 2--4cm 为中枝,小于 2cm 林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为小枝,称鲜重;每级在 中央部截取250,500 一 、 试验地概况 克试样,测干鲜重。淡竹枝条不分级,称全枝 试验地设在黄海之滨的江苏省东台市林场 鲜重,取250克混合样,测干鲜重。 滩涂圩堤上,东经120。I7,北 纬32。51,地 叶:标准株砍倒后,采摘全树鲜叶称重, 处副亚热带的北部,年降雨 量1O00mm 以上 , 取250克鲜叶,测叶面积及干鲜重,并计算叶 年 日照时数2200,236o/J~时,无霜期215,224 面积指数。 天。土壤深厚,为沙壤土,含轻度盐 分,pH8, 根:挖全根称鲜重。泡桐分根桩及大 (根 地下水位较高,约 1.5-2.0m。造林前为 人 径3.5cm)、中 (根径1.5--3.5cm)、小 (根 工剌槐林。试验地处于台风和大风袭击的前沿 径 0.5.--,1.5cm)、细 (根 径 O.5cm,包括 地区,风害严重。 吸收根)根 5类;淡竹分根、茎 2类。各类样 =、试验材料和方法 品采500克左右,分另lJ测千、鲜重。 (一)混交树种及方式 2.小气候测定 应用阿斯曼 通风干 湿 目的树种 :淡

相关知识

桐竹混交林生态效益及生物量的研究.pdf全文
中幼龄闽楠生长及生物量分配特征研究
干旱区植物群落土壤水盐及根系生物量的空间分布格局
张家界市漩水林场毛竹林水文生态效益初步研究 Ⅰ 生态效益计量
额河源流采金矿区不同恢复措施对矿区物种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广西省花坪林区的银杉与广东五针松混交林及其羣落学特征的初步研究
辽西地区营造油松、侧柏混交林的试验研究
宝鸡市城镇(郊)陡坡及人工立面景观林树种三维绿量及生态效益研究
5种园林植物生态效益研究
石蒜绿叶期生物量及根系活力的动态变化

网址: 桐竹混交林生态效益及生物量的研究.pdf全文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2108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关注全省科技大会 2023年度国
下一篇: 南方丘陵山地泡桐的种植方法及其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