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辽西地区营造油松、侧柏混交林的试验研究

辽西地区营造油松、侧柏混交林的试验研究

《辽宁省农林业无害化生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1年

收藏 |

论文排版

辽西地区营造油松、侧柏混交林的试验研究

刘海骞   开通知网号

【摘要】:<正>为探讨辽西半干旱地区适宜造林的混交树种,我们于2010年7月对三家子乡龙凤沟村10年生油松、侧柏混交林和油松纯林进行了调查对比,结果表明,油松、侧柏混交林,无论从造林成活率、生长状况或害虫发生情况上看,均优于油松纯林,在这一特定生境条件下,表现出双方有利的中间关系,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AdobeReader仅支持PDF格式


129031866439381811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国舫 ,邢北仁油松侧柏混交林[J];林业科技通讯;1978年06期 2 隋国新;油松侧柏混交造林的可行性研究[J];辽宁林业科技;1989年02期 3 祖立强;丛淑慧;许晓飞;韩贺红;张久华;油松侧柏混交林的互益互补作用研究[J];防护林科技;2006年S1期 4 赵忠,薛德自,苏印泉,张凤兰油松侧柏混交林效益及种间关系的研究[J];西北林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5 张永涛,张吉华,高伟不同集水面积和施肥量对油松、侧柏生长的影响[J];林业科技通讯;2000年10期 6 油松、侧柏旱地育苗技术[J];陕西林业科技;1975年06期 7 张留庆,李清坡,郎建民晾晒对油松侧柏苗木活力的影响[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998年04期 8 高和军;油松、侧柏大苗造林技术[J];乡村科技;2019年08期 9 赵忠,薛德自,苏印泉油松侧柏混交林对几种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西北林学院学报;1995年S1期 10 贺建德;浅论油松、侧柏容器育苗及抗旱造林技术[J];农家参谋;2017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海骞;辽西地区营造油松、侧柏混交林的试验研究[A];辽宁省农林业无害化生产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2 章洪思;沈熙环;归复;张延达;油松和侧柏的扦插繁殖[A];面向21世纪的中国林木遗传育种——中国林学会林木遗传育种第四届年会文集[C];1997年 3 高宗林;金亚荣;张亮;裴素华;周凤波;谈谈油松良种采收的技术办法[A];辽宁省昆虫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宁晓雨;杨慧;王震;李毳;山西油松资源利用与保护[A];第十一届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论文集[C];2012年 5 江绪文;王建华;陈海军;孙文浩;冯志琴;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Carr.)果籽分离仿生加工艺技术研究[A];2012年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2年 6 李毳;杨慧;宁晓雨;王震;娄晓;王烨;山西油松资源的遗传特征及应用[A];泛环渤海地区九省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11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7 吴俊林;张宗权;袁胜利;超声波对油松种子萌发的影响及作用机理[A];中国声学学会2002年全国声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8 范丽;油松容器袋育苗及10%浇水技术[A];2003年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3年 9 史锋厚;沈永宝;超声波处理对油松种子萌发的影响[A];第九届中国林业青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10 孔详明;沈熙环;油松选择适龄的初步探讨[A];全国林木遗传育种第五次学术报告会论文汇编[C];198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吉鑫;北京北部山区不同林龄的油松和侧柏人工林碳库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吴鞠;北京油松游憩林内挥发性有机物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21年 3 李毳;油松天然种群遗传多样性及系统地位分析[D];山西大学;2008年 4 徐军亮;京西山区油松、侧柏单木耗水环境影响因子评价与模拟[D];北京林业大学;2006年 5 龙东风;油松外生菌根真菌群落多样性及其维持机制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7年 6 于显威;油松和樟子松人工林水分生产函数及结构调控模型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7 贾忠奎;北京山区油松侧柏生态公益林抚育效果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8 聂立水;油松栓皮栎混交林土壤—植物—大气系统水分特征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9 曹云生;冀北山地油松根系固土机制的影响因素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4年 10 毛斌;北京中幼龄人工油松、侧柏风景林抚育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倩倩;徂徕山不同立地条件下油松、麻栎和侧柏对气象因子的响应[D];山东农业大学;2012年 2 杨程;北京山区油松侧柏人工风景林林分密度确定[D];北京林业大学;2009年 3 王贤;不同生境人工油松幼树的表型变异及生长特性[D];陕西师范大学;2016年 4 韩兵兵;黄土高原灌丛及其砍伐释放对人工油松幼树生长的影响[D];陕西师范大学;2017年 5 王静;不同供铁水平下油松幼苗生长和光合特性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6 李硕;转录组和代谢组联合分析油松对松材线虫的早期响应[D];沈阳农业大学;2022年 7 邱子毓;油松新变型短密枝油松形态解剖学与嫁接技术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22年 8 刘莹;施氮对油松幼苗生长特征的影响[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9 赵娜;冀北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与油松天然次生林群落稳定性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1年 10 于萌;接种外生菌根真菌对油松幼苗生长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特约记者 铁铮 通讯员 李耀明;油松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培育有突破[N];中国花卉报;2016年 2 特约记者 铁铮 通讯员 贾忠奎;北林大聚焦油松25项关键技术研究[N];中国花卉报;2016年 3 河北省衡水市园林管理局 张素琴;油松不宜成活的原因及对策[N];中国花卉报;2014年 4 平原;油松大苗成活率提高两成[N];太原日报;2008年 5 吴志勇 刘丽莉;天安门广场及周边将更新163棵油松[N];北京日报;2006年 6 记者 骆会欣;天安门广场的油松可以深呼吸了[N];中国花卉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郭馨怡;北海公园这棵油松缘何被称“遮阴侯”[N];中国花卉报;2022年 8 记者 蒋忠财;我市完成万余棵油松种植任务[N];海东时报;2017年 9 记者 先朝阳 王小平;庆阳地区实施油松工程[N];甘肃日报;2001年 10 记者 任荣萍;油松有救了![N];山西科技报;2001年

相关知识

浅谈辽西地区油松营养钵育苗技术
适合辽西荒山造林的主要树种
科学网—辽西地区刺槐人工林的经营对策及建议
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植物考古研究
森草净在油松苗圃地的应用
油松自然类型的初步划分
偏雌油松及其利用
渭北浅山干旱地区油松造林技术
榆林南部丘陵沟壑区油松造林技术探讨
侧柏盆景制作与养护

网址: 辽西地区营造油松、侧柏混交林的试验研究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45443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二)        试一试 如
下一篇: 物业客服提升服务品质方案(通用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