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檬说说666赞赞:1944年,汪精卫病逝,陈璧君为他用水泥砌了一座千斤的大墓,葬于南京中山陵附近。
两年后,抗战胜利,汪精卫的墓成了众矢之的。
百姓们怒火中烧,要求铲除汉奸的痕迹。
于是,人们决定炸掉他的坟墓。
炸药爆炸后,坚固的墓穴化为碎石。
令人惊讶的是,汪精卫的遗体保存完好,栩栩如生。
但陪葬品少的可怜,只有一张小小的纸条。
那张纸条上,陈璧君写着四个字:“魂归故里”。
这四个字,是妻子对...
1944年,汪精卫病逝,陈璧君为他用水泥砌了一座千斤的大墓,葬于南京中山陵附近。
两年后,抗战胜利,汪精卫的墓成了众矢之的。
百姓们怒火中烧,要求铲除汉奸的痕迹。
于是,人们决定炸掉他的坟墓。
炸药爆炸后,坚固的墓穴化为碎石。
令人惊讶的是,汪精卫的遗体保存完好,栩栩如生。
但陪葬品少的可怜,只有一张小小的纸条。
那张纸条上,陈璧君写着四个字:“魂归故里”。
这四个字,是妻子对亡夫最后的道别,也是对故土的深深眷恋。
然而,汪精卫最终没能回到故乡。
他的遗体被重新处理,再也没有回到家乡安葬。
只留下那张纸条,诉说着一个汉奸最后的执念。
他生前投靠日本,背叛国家,死后,连家乡都无法容纳他。
他的一生,充满了矛盾与悲剧。
从热血革命青年到臭名昭著的汉奸,他用自己的选择,书写了一段令人唏嘘的历史。
他的故事,警示着后人:忠诚与良心,永远是立身处世之根本。
相关知识
《梅花》梅花汪精卫原文、翻译、赏析和诗意
朱元璋最穷的子孙,死时寒酸下葬,300年后墓被打开,结果不一样
梅花山观梅记——“车轮上的行囊”之四十三,南通网
梅花在南京的历史文化
2016南京梅花山赏梅攻略(时间+地点+票价+交通)
中国古代的丧葬习俗
【朱一龙水仙】【连城璧*花无谢】璧语花香(6)
带“春秋”的诗句大全 ——出自近代·汪精卫《自嘲》
陈谋:中国植物学史上被遗忘的“拓荒者”
古代重庆人有哪些丧葬习惯?明朝时他们会提前买下一座“山”
网址: 阿檬说说666赞赞:1944年,汪精卫病逝,陈璧君为他用水泥砌了一座千斤的大墓,葬于南京中山陵附近。
两年后,抗战胜利,汪精卫的墓成了众矢之的。
百姓们怒火中烧,要求铲除汉奸的痕迹。
于是,人们决定炸掉他的坟墓。
炸药爆炸后,坚固的墓穴化为碎石。
令人惊讶的是,汪精卫的遗体保存完好,栩栩如生。
但陪葬品少的可怜,只有一张小小的纸条。
那张纸条上,陈璧君写着四个字:“魂归故里”。
这四个字,是妻子对...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22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