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湖南长沙:种质资源数字化 生物育种更高效

湖南长沙:种质资源数字化 生物育种更高效

湖南长沙:种质资源数字化 生物育种更高效

三农 来源:央视网 2021年10月20日 10:32 A-A+ 二维码
扫一扫 手机阅读

ADCountdown Time 0:00 | 广告

 尊贵的用户,已为您跳过广告

 您上次观看至-:-处,已为您续播

正在加载 视频播放器。

当前时间 0:00

时长 0:00

加载完成: 0%

  种业创新是农业科技创新的核心问题,我国与种业自主创新的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首要解决的就是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问题。在湖南长沙,有科研团队在探索种质资源数据化建设,把水稻、玉米等作物的基因变成数据存储起来,让生物育种更精准、更高效。

  总台央视记者 姜恺:生物的基因组实际上数据量是很庞大的,像一株水稻它的数据量就能达到400M左右,而我手中这样一个64G的闪存盘也只能储存十几株水稻的基因组数据。所以,建设数字化的种质资源库必须要依靠海量存储和高性能计算技术,才能为接下来的人工智能育种打下基础。

  常规的种质资源库也被称作“种子库”,会保存各种各样农作物的活体种子,像一个种子的图书馆或是资料室,育种家培育新品种需要什么样特性的品种就可以来这里找。有的种子库甚至会储存多达几十万甚至上百万份的作物种子,而把这些海量种子的基因数字化,就需要强大的计算机储存空间。

  华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物种业超算中心首席数据官、博士 贾高峰:我们普通的个人电脑现在的存储容量大概在几个T,而我们海量存储的生物数据现在大概在PB级以上,所谓的PB级就是1个P就是1000个T。

  新品种培育很多时候就是把多个品种的优良基因恰当的组合在一起,育种家往往需要尝试多个组合,才能找到最合适的搭配。而有了数字化的基因数据之后,育种家就可以利用超级计算机综合基因型、表现型和环境等因素建立模型,快速找到合适的搭配。

  华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物种业超算中心首席数据官、博士 贾高峰:我们常规育种假如有20000个组合,我们在田间通过人工选择的方式大概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但是我们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我们就可以在机房、在实验室完成,时间大概一周左右。

  通过人工智能的筛选,需要去田间实际验证的组合数量被大幅度压缩,试验田的利用效率也因此提高了。

  华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试验基地负责人 李宙炜:我们20000个组合的话,如果一个组合大概种3到5平方米,可能我们需要的面积在120亩以上,而我们通过AI育种技术之后可以缩减至15至20亩,我们通过节省的土地能够进行更多研究。

相关知识

烟草种质资源与生物育种创新团队
花卉种质资源创新利用.docx
花卉种质资源与遗传育种研究进展.docx
菊花种质资源与育种.ppt
分子标记种质资源鉴定和分子标记育种.docx
隆平高科加快生物育种技术创新应用
国家基因库发布全球最大生菜种质基因资源数据库
菊花种质资源与育种的研究
【人民日报】让种质资源保护更高效
菊花种质资源与育种的研究.ppt

网址: 湖南长沙:种质资源数字化 生物育种更高效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2290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三蔬菜农业生物学分类法
下一篇: 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