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动物所揭示生物入侵风险的全球格局

动物所揭示生物入侵风险的全球格局

动物所揭示生物入侵风险的全球格局

随着贸易的日益全球化,外来物种入侵对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系统功能的威胁持续增加。了解外来物种在全球的入侵热点,即多个外来种适宜的生境,以及这些入侵热点与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的重叠程度,对采取优先保护措施以减轻外来物种对生物多样性的危害至关重要。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李义明研究组选择影响外来种分布的气候、人为活动、植被以及水资源变量,采用多个物种分布模型,集成预测外来两栖爬行动物(279个物种)在全球的入侵热点。两栖爬行动物是陆生变温脊椎动物,在入侵区会导致严重的生态、进化以及社会经济危害(图1)。模型预测显示,在当前的气候条件下,外来两栖爬行动物的潜在入侵风险主要集中在西部非洲、南亚、东南亚、大洋洲岛屿、加勒比地区、南美洲的南部、地中海地区以及马达加斯加东部。在未来2050年和2080年气候变化情景下,潜在入侵风险大多仍聚集在同样的地理区域内,部分最适合的区域会扩展到南美洲的北部、非洲的中部以及欧洲的一些高纬度地区。在当前和未......阅读全文

武汉植物园在入侵生态学和生物防治合作研究中取得新进展

  最近,国际权威生态学期刊Ecological Applications在线发表了中科院武汉植物园在生物防治入侵植物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   生物防治是通过从原产地引入专食性天敌来控制外来入侵生物的方法。其理论依据是入侵生态学中的“天敌理论”,即外来入侵生物在传入地暴发成灾是因为逃

一带一路注重生态理念-助环境监测“走出去”

  “一带一路”建设是党中央从战略高度审视国际发展潮流,统筹国内国际大局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东盟地区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区域,拥有丰富的生态系统和生物资源,属于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但是目前由于气候变化、森林面积锐减、非法砍伐、非法野生动物狩猎、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生物物种锐减、生境破坏、生态系统服务功

大漂的介绍

  “大漂”即“大薸”,大薸(学名:Pistia stratiotes),俗名水白菜、水莲花或是大叶莲,为天南星科大薸属的唯一物种。多年生浮水草本植物,雌雄同株,繁殖迅速,是农业环保的头号天敌,已经被列入我国100种最危险入侵物种名单。大薸属于外来物种,原产地巴西,现在广泛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中

林业有害生物年均造成损失1101亿元

  国家林业局近日披露,自2007年以来,我国林业有害生物每年发生面积均在1.75亿亩以上,占林业灾害总面积的50.69%,是森林火灾面积的数十倍,年均造成损失1101亿元。   国家林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特别是近年来,外来有害生物入侵日益频繁,造成的损失触目惊心,并呈现出加重加剧的趋势。在我国现

土壤环境保护法有望起草

  今年环保部将研究拟定农药使用环境安全监管制度;开展土壤环境保护立法调研,组织起草土壤环境保护法草案。环保部今天公开的《2013年全国自然生态和农村环境保护工作要点》(以下简称《要点》)表示,将研究起草农用地土壤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指导地方继续开展土壤环境监管试点工作。

巴西龟“入侵”济南大明湖-泛滥成灾威胁生态链

  今天,我市大明湖景区传来消息:由于市民放生不断,大明湖巴西龟泛滥成灾,严重威胁湖区生物链。记者了解到,包括食人鲳在内,多种外来入侵生物已出现在我市,存在于景区、山谷、农田,甚至市民家中。农业部门表示会采取措施,清除或杀灭成片出现的、存在潜在危害的外来入侵生物。同时农业部门提醒市

中美入侵植物与全球变化学术研讨会在乌鲁木齐召开

  10月20日至28日,中美入侵植物与全球变化学术研讨会在乌鲁木齐召开。美国内华达大学、杨百翰大学一行6人、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相关科研人员参加了研讨会,本次学术交流活动得到了美国科学基金会(NSF)和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NSFC)的共同资助。  研讨会上,

详细介绍一下逻辑斯蒂增长模型在生态学中的应用

逻辑斯蒂增长模型在生态学中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以下是一些详细的介绍:种群动态研究预测种群规模的变化:通过对种群当前数量、增长率和环境容纳量的估计,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种群大小的发展趋势。这有助于了解种群是处于增长、稳定还是衰退阶段。理解种群的增长规律:揭示种群从初始阶段的快速增长到受到资源限制后的增长

如何推测微生物群落的“城堡”是否坚固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4/3/519478.shtm近年来,肠道菌群健康及其对疾病预防和治疗已成为热门话题。人体肠道微生物组在抵抗致病菌定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健康的肠道菌群像是一座坚固的城堡,定殖抗性则是城堡的防御系统,能够识别并抵

英报告称全球约21%植物物种濒临灭绝

  英国皇家植物园10日发布的一份报告称,由于气候变化、栖息地破坏、疾病、外来物种入侵等各类因素,全球21%的植物物种正面临灭绝风险。为此各国需要加大保护力度,加强追踪研究,并采取相应措施。  报告称,许多重要的植物由于人工高产培育,正在逐渐失去抵抗病虫害和气候变化的基因,致使它们在新的环境威胁面前

中办国办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全文如下。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地球生命共同体的血脉和根基,为人类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生产生活必需品、健

浙江农林大学师生携手剿灭“霸王花”

连日来,在浙江省杭州市临安区天目山镇月亮桥村等地的田间地头,来自浙江农林大学现代农学院植物保护学科的师生们,正在和当地农业农村局的技术人一起开展人工清除加拿大一枝黄花行动。加拿大一枝黄花是一种危害极大的外来入侵植物,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潜伏多年的加拿大一枝黄花由观赏花卉彻底变为了“生态杀手”

非洲大蜗牛可危害500多种作物-亟需封堵入侵渠道

  一段时间以来,南宁市区多处出现国家进出境二类检疫性有害生物――号称“田园杀手”的非洲大蜗牛。这类蜗牛不仅侵袭了田间农作物,还侵袭了市区绿化带,已经到了相当严重的地步。为此,广西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外来物种管理负责人表示,针对危害农作物的非洲大蜗牛,由其负责治理;而城市绿化带中出现的非洲大蜗牛,防治

聚焦四类科技问题推动科技援疆

为推动新疆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将引领带动全国农业科技力量,在着力解决水资源短缺、防控外来生物入侵、提升设施农业装备水平、强化绿色发展技术供给等四方面加快科技创新。  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科院院长吴孔明表示,新疆农业多样性突出,农业科技需求类型也相对更多。科技援疆的首要任务就是面向

济南发现疑似外侵物种-专家称需对实物标本鉴定

  昨日,一名济南网友@SUN山在微博上发布消息称在济南黄河大桥北3公里处路西沟内发现了一种紫色花朵黄色花蕊的植物,民间植物爱好者研究认为这是一种外来入侵植物——银毛龙葵,是一种被禁止或受控的杂草,但目前还没有得到专家的证实。   黄河北发现疑似外侵物种 网友说这叫银毛龙葵   “济南黄河大桥北

美国白蛾入侵分子机制获揭示

  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詹帅研究组、黄勇平研究组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等单位合作,揭示了美国白蛾入侵种群的群体遗传学特征,并提出了代谢可塑性促进外来入侵种快速适应新生境的假说。该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自然—生态与进化 》。  美国白蛾起源于北美地区,

3.1万种!海关亮出“国门绿盾2022”最新成绩单

海关总署2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全国海关共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173种,3.1万种次;境外预检淘汰不合格动物4.2万头,淘汰率21.16%;并首次从进境种苗中截获光滑拟毛刺线虫、波斯茎线虫。  数据显示,海关组织实施国门生物安全监测计划,上半年在口岸对144种动物疫病和701种有害生物

阿司匹林研究热点

  近日,来自堪萨斯城退伍军人医疗中心的研究人员在【Laboratory Investigation】上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结果显示,每日服用一定剂量的阿司匹林或可有效阻断乳腺癌的生长。此前研究曾发现阿司匹林或对结肠癌、胃肠癌、前列腺癌等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为了检测阿司匹林是否可以改变乳腺癌细胞的

天津检验检疫连续从进口荞麦壳中检出多种有害物质

  近日,天津检验检疫局北疆办事处工作人员对多批次进口荞麦壳进行过筛查验时,发现了可疑性植物种子、杂草和昆虫,经取样送检,检疫鉴定确定为燕麦、野燕麦、野油菜和活书虱。据悉,此次检出不合格的荞麦壳5批次,总重416.98吨,货值9.65万美元,分别来自俄罗斯和乌克兰。为防止有害生物随荞麦壳的传入扩散,

肝素解毒剂的生理机能

肝素在体内的正常作用尚不清楚。肝素通常储存在肥大细胞的分泌颗粒中,仅在组织损伤部位释放到脉管系统中。有人提出,肝素的主要目的不是抗凝,而是在这些部位防御入侵的细菌和其他外来物质。此外,它在许多不同的物种中被观察到,包括一些没有类似凝血系统的无脊椎动物。它是一种高度硫酸化的糖胺聚糖。它具有所有已知生物

月球表面发现“天外来客”

  月球表面有“天外来客”吗?“天外来客”能为月球提供水?基于“嫦娥四号”获取的具有超高空间分辨率的影像与光谱数据,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等单位的研究人员首次在月球表面识别出年龄在一百万年以内的碳质球粒陨石撞击体残留物。研究表明,富含挥发成分的碳质小行星的撞击或仍然为现在的月球提供水源,同时,比

月球表面发现“天外来客”

月球表面有“天外来客”吗?“天外来客”能为月球提供水?基于“嫦娥四号”获取的具有超高空间分辨率的影像与光谱数据,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等单位的研究人员首次在月球表面识别出年龄在一百万年以内的碳质球粒陨石撞击体残留物。研究表明,富含挥发成分的碳质小行星的撞击或仍然为现在的月球提供水源,同时,

吴孔明陈万权:应全面发展植保科技

吴孔明 陈万权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强调农业科技创新,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其中对农业植保科技提出许多明确要求,在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 植保科技面临重大挑战  科学合理地控制粮食作物的生物灾害是我国植物保护研究任务的重中之重。然而,在新时期我国农作

对于免疫细胞治疗,你了解吗?

免疫细胞治疗  人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是防卫病原体入侵有效的武器,具有以下功能:免疫防御:识别和清除外来入侵的抗原,如病原微生物等。  免疫监视:识别和清除体内发生突变的肿瘤细胞或其他有害的成分。  免疫自稳:识别和清除体内变性、衰老、 死亡的细胞,维持体内环境相对稳定。  免疫细

河北:生物防治美国白蛾

  记者17日从河北廊坊市政府获悉,面对外来入侵有害物种美国白蛾对环京津周边地区林木的严重威胁,廊坊市林业部门在当地投放了5亿头美国白蛾的天敌——周氏啮小蜂,在全市范围开展生物防治。   廊坊毗邻京津,是两大直辖市重要的生态屏障。近年来,廊坊等环京津周边地区大力开展植树造林,营造环京津“绿色长城”,

让青藏高原成为更好的生态安全屏障

青藏高原位于中国西南部,被誉为“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土壤保持、防风固沙、碳固定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是我国乃至亚洲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区和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区域。为保护青藏高原生态环境,我国实施一系列生态保护修复政策与工程,建设了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为代表的自然保

循环介导的等温扩增早期检测苛养木杆菌等检疫性病原体

  近日,AMB Express发表的一篇文章中,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可靠、快速的诊断检测方法,用于早期检测苛养木杆菌(Xylella fastidiosa)等检疫性病原体。  近年来,自然生态系统在面对非生物和生物破坏时的脆弱性越来越明显,这主要是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增加了生态系统的环境压力。随着管理

入侵兔子惹人厌

可爱的兔子在澳大利亚却并不惹人爱。在那里,入侵兔子给当地生态系统带来了灾难性的影响——威胁到约300种动植物,每年造成的农业损失达数亿美元。8月22日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一项基因组分析表明,入侵澳大利亚、大量繁殖的兔子种群可能起源于1859年圣诞节抵达墨尔本附近的20多只英国野兔。而这些野

农业农村部部署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工作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做好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的通知》,全面部署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工作。  《通知》指出,农业生态环境监测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开展农业生态环境监测,对于准确判断我国当前农业生态环境形势,精准实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行动计划,不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具

昆明动物所揭示星云湖大头鲤及其它鲤鱼种质现状

  星云湖是云南九大高原湖泊之一,属富营养化湖泊,其分布有很多云南特有的鲤科物种。其中大头鲤Cyprinus pellegrini由于其特有性及珍贵性,已被列为国家II级保护动物。近年来,星云湖外来物种入侵较为严重,了解目前星云湖土著鲤鱼种群构成和生存状态,可对星云湖土著鲤鱼种群保护提

相关知识

生物入侵的研究与几种外来入侵动物.docx
生物入侵与城市生态安全
七 生物入侵与生物安全
生物入侵与生物安全素材.ppt
生物安全跟外来生物入侵.ppt
生物入侵问题的防控策略及思考.doc
浅谈生物入侵及防治对策
外来生物入侵和植物检疫
华南植物园揭示植物枝条支撑叶片面积的全球格局及其驱动因子
生物入侵论文范文

网址: 动物所揭示生物入侵风险的全球格局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289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农业类资料:植物保护学通论打印1
下一篇: 我国近年植保研究工作的重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