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湖南农大实践团:在溆浦热土书写“实践育人”与“高校助农”双重答卷

湖南农大实践团:在溆浦热土书写“实践育人”与“高校助农”双重答卷

湖南农大实践团:在溆浦热土书写“实践育人”与“高校助农”双重答卷

来源:红网 作者:贺佳 丁永康 编辑:高芹 2025-07-30 18:45:35

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贺佳 丁永康 溆浦报道

近日,溆浦县统溪河村的青山绿水间,湖南农业大学“红韵星火”芙蓉学子实践团的旗帜格外明显。这支由 7 名学生党员与多名学生干部组成的队伍,以农业高校的专业优势与乡村振兴需求精准对接,在溆浦这片热土写下了“实践育人”与“高校助农”的双重答卷。

红色基因:在赓续传承中焕发新生

“向警予在诗溪江劝学的故事,要逐字逐句核对老人口述史料,才能确保真实鲜活。”实践团成员手中的《红韵统溪故事集》,收录了8篇历经10天走访整理的红色故事。

1.jpg

这正是湖南农业大学“实践育人”理念的生动实践。团队实地参观向警予纪念馆、红色茶马古道陈列室、穿岩山景区,通过“重走长征路”主题教育活动,以切身感悟制作红色微党课、设计红色研学路线、打造红色文旅宣介片,让红色教育从书本课堂延伸到田间地头,让红色基因在行走中的“大思政课”代代相传。

专业赋能: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

“乡村振兴,产业是根基,人才是关键。”湖南农大副校长吴波在统溪河村座谈会上的话语,指明了实践团的行动方向。自2022年校地签订乡村振兴合作协议以来,该校已在杂交水稻制种、山银花产业升级等领域为溆浦提供了坚实专业支撑。

实践团由多专业学生协同组成,精准把统溪河村的“需求清单”转化为“任务清单”:社科类专业学子结合村情深入走访50余户村民,提出构建多元投入机制、吸引劳动力回流等契合村情的治理建议;设计学专业学子融合向警予形象、瑶寨吊脚楼等元素创作墙绘,既传播红色文化,又助力普通话推广,以专业实践为当地提供实实在在的成效。

2.jpg

心灵灌溉:以青春之力守护成长

“要做一粒好种子,扎根乡土向阳生长。”实践团联合省外高校,为统溪河镇学校的孩子们打造了别样的“七彩假期”:“生命之花”绘画中,孩子们用花瓣记录成长轨迹;“种子开花”游戏里,输赢之间领悟坚持的意义;推普课堂上,瑶寨孩童用标准普通话讲述家乡的红色故事。

3.jpg

教育帮扶不止步于暑期。实践团建立“云课堂”长效机制,将推普课程、红色故事转化为共享资源库;启动“心灵树洞计划”,持续为乡村少年提供心理疏导与关怀,让关爱跨越时空。

从红色故事挖掘到产业难题破解,湖南农大实践团在十余天里,播撒下三颗希望的种子:红色文化的种子、产业振兴的种子、心灵成长的种子。这跃动于溆浦热土上的“星火”,正汇聚成农业高校实践团助力青年成长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的燎原之势。

来源:红网

作者:贺佳 丁永康

编辑:高芹

本文为教育服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edu.rednet.cn/content/646941/74/15167571.html

相关知识

湖南农大实践团:薰衣草基地点亮绿色发展之路
湖南农大实践团助力红星村乡村振兴:薰衣草基地点亮绿色发展之路
实践纪实
厚基础、强综合、促创新的生物学一流本科实践育人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电商助农实践团”走进平山县温塘镇》
2. 馆校联动高校农耕文化劳动教育实践育人体系建构
铜梁区团碾小学5000余斤西瓜丰收背后的劳动育人实践
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启动“花香果甜铺筑振兴路”主题实践活动
芦荟花开振兴乡村,莆田学子实践助力
青岛农大群芳圃,太好看!科研教学实践基地成学生最爱打卡地

网址: 湖南农大实践团:在溆浦热土书写“实践育人”与“高校助农”双重答卷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2948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花所中心敬
下一篇: 《纪念碑下的小花》| 生命教育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