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师节仪式在泰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可追溯至古代时期。在古代,泰国人接受教育主要有三种途径:宫廷教育,由王室主导,为贵族子弟提供系统学习;师徒教育,以一对一或小范围传授技艺为主,注重实践与经验的传承;庙宇教育,则依托寺庙开展,涵盖宗教、文化、道德等多方面知识。今天小编将带大家了解泰国的拜师节,并通过2025年泰国瓦莱阿隆功皇家大学的拜师仪式来展现这一节日的独特魅力。
一、拜师节的起源
无论学生选择何种教育方式,在每学期开学之际,都会举行一场庄重而神圣的拜师节仪式。仪式上,学生们会精心准备象征敬意与感恩的花塔和礼物,恭敬地献给老师,以此表达对老师辛勤耕耘的认可,以及对他们无私奉献精神的深深感激。
这一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历经岁月的洗礼,不仅得以延续至今,还在泰国各地不断发扬光大。它宛如一场心灵的盛宴,对学生进行精神上的熏陶与洗礼,已然成为泰国现代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泰国古代对天文历法有着独特的认知,将日、月、火、水、木、金、土这七颗星体称为七曜。在古人的观念里,木星是七曜中非常庞大的行星,它宛如一位睿智的导师,为世间万物带来生命智慧的璀璨光芒。
正因如此,星期四,也就是木曜日,在泰国文化中被赋予了特殊而重要的意义。泰国将拜师节选定在星期四举行,既体现了对知识与智慧的尊崇与追求,也是对老师在社会中崇高地位的有力肯定。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传承已久的传统美德。而泰国的拜师仪式,更将老师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展现得清晰明确。泰国把素质教育置于教育体系的核心位置,学生们的一举一动常常能触动人心。这既源于他们的传统、信仰与内心准则,也因为他们深谙谦卑与敬畏之道。泰国,这个“微笑之邦”,再次以其独特的方式给我们的心灵带来深刻触动。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泰国瓦莱阿隆功皇家大学2025年的拜师仪式,领略这一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
二、VRU2025年拜师节仪式
2025年7月17日,星期四,由泰国瓦莱阿隆功皇家大学(泰国唯一一所由皇室全资赞助的大学)教育学院主办的拜师仪式在Phetchaburi Witalongkon会议厅举行,气氛庄重而热烈。仪式荣幸地邀请到了泰国瓦莱阿隆功皇家大学校长Sombat Khachonsit副教授博士担任主席。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院长、行政人员以及教育学的师生们齐聚一堂,共同参加。
本次拜师仪式流程丰富多样,每一个环节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师生间的真挚情感。
拜师节仪式开始前,VRU校长焚香向神明祈福。全体师生敬拜国王画像,学生代表发言。全体学生为老师们唱赞歌。礼毕之后,学生代表手捧花塔,学子尚留学VRU中国办事处也受邀参与了此次拜师仪式。来自学子尚留学VRU中国办事处学生何逸雯与和岚晨曦作为学生代表,提前一天和班级同学一同准备精美的花塔,他们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老师们的感激之情,展现了中国留学生的良好形象和精神风貌。
VRU中国办事处(学子尚留学)学生何逸雯与和岚晨曦作为全体中国留学生的代表,手捧精心准备的捧花,缓缓走向主席台。当他们来到教授面前时,将捧花举过头顶,俯身低头行礼,将捧花献给教授。教授微笑着接过捧花,双手合十,以泰国传统的礼仪向学生们还礼,表达了对他们的祝福与期望。这一温馨而感人的画面,成为了仪式上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中国留学生参加泰国拜师节仪式,感受泰国尊师重道的拜师文化,同时也是激励自己在未来的留学生涯中更加勤奋努力,以优异的成绩回报老师的栽培和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情。
随后,教育学院院长Thapana Joycharoen助理教授博士也发表了讲话,进一步强调了师生情谊和教育传承的重要性。
接着是教材点粉仪式,这一传统习俗寓意着知识的传承与启迪。老师们手持香粉,轻轻点在教材上,象征着将智慧与知识传递给每一位学生。学生们则怀着崇敬的心情,认真聆听老师的教诲,感受着知识的力量。
最后,仪式还为成绩优异学生颁发了证书。这些证书不仅是对他们努力的肯定与鼓励,更是对泰国教育优良传统的传承与弘扬。
结语
本次拜师仪式不仅是一场庄重而神圣的盛会,更是教育学院与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共同传承泰国教育优良传统的坚定宣言。它让我们看到了泰国人民对教育的重视和对教师的尊敬,也让我们感受到了师生间深厚的情谊和感恩互助的精神。
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泰国瓦莱阿隆功皇家大学将继续秉承这一优良传统,不断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也希望更多的学生能够珍惜与老师相处的时光。
相关知识
传承精神,共筑梦想 成都市二仙桥学校举行这场师徒结对拜师仪式
传统拜师仪式
拜师仪式流程,如何详解?
鞠躬、呈帖...25位中医现场拜师,弘扬中医传承之道
拜师仪式ppt
拜师仪式流程
这场拜师礼,“仪式感”满满
青蓝同行,共筑教育梦想——化学工程学院新教师拜师仪式圆满举行
教师节拜师仪式主持词准备
教师节拜师仪式主持词准备(完整版)
网址: 泰国瓦莱阿隆功皇家大学2025年拜师仪式:传承师道,共筑感恩华章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33169.html
上一篇: “非遗”进校园,美育润童心——音 |
下一篇: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艺路生花”筑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