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化 万 象 《恶 之 花 》救 赎 观 的 宗 教 文 化 意 义 ◎苏葆荣 (西北师 范大学文史学院 甘肃 ·兰州 730070) 摘 要 《恶之花》在对宗教原型的续写 、移植和宗教话语 、情节的加工变形与教义的承传重构 中蕴含着独特 的宗教文化 意义。其主体化 的上帝形象与 内化 的救赎典型再现了宗教变迁风貌与救赎内涵新变及对宗教文化阐释的主体性作用,也 折射着意识形态领域话语权的激烈争夺 。本文用原型批评 、精神分析、社会批评等方法 ,从形象解析与文本互证出发并上 溯到哲学层面,揭示 《恶之花》的变革性宗教文化 阐释意义 ,透析宗教演变规律 。 关键词 《恶之花》 宗教 救赎 文化 阐释 文章编号 167 1-0703 (2009)09-342-02 《恶之花》通过对基督教宗教原型的续写、移植和宗教话 (创世纪 : - ) 4 3 5 语、情节的加工变形,在教义的继承式表达与重构中表达了独 以上是基督教相关教义的概要。需指出的是,亚当与夏 特的救赎观。在波德莱尔的笔下,上帝的形象被主体化和俗 娃的被逐实质上为启蒙和理性的觉醒所致。而亚伯、该隐的 化后 由自在存在变为 内涵多变的自为存在。救赎 由此质变, 实例又将对救赎理解的质变和赎罪中过度世俗化而消弃宗教 从外在的形式经精神化后 内化为 自主 自足的活动,理性指导、 权威与神圣的革命风暴拉开序幕。 世俗努力的自救成为其最佳和最终的实现途径与方式。他极 二 富时代特色、世俗性与个性的救赎观典型再现了宗教变迁的 现在剖析波德莱尔在诗中对原罪、审判、救赎等的表达, 风貌与其 内涵新变 以及对宗教文化阐释的主体性作用,也折 不难发现他独特的救赎观。 射了话语权的争夺。 《赎金》就按负罪——赎罪——受审的宗教教义为线索展 一 开: 要真正理解《恶之花》的宗教文化阐释意义,必须明析《圣 为了支付他的赎金 人有两块 凝岩地,既深 厚又富有肥 / / 经》的教义,二者间的文本印证也将更有助理解。故下面先对 力,/ 须用理性之铁开垦;/为获得玫 瑰一点点,/为夺取一点点 《圣经》中原罪——审判——救赎的连锁性教义略作考察。 谷穗,/须灰 白额上的咸泪/ 不断地把他们浇灌。/一块艺术,一 亚当和夏娃受惑吃了“智慧之树”的果子懂得了情欲,被 块爱情。/——为了使法官发悲慈,/到了那可怕的日子,/严厉 判罪而逐放于野:“主上帝对亚当说:你听了你妻子的话,偷吃 的审判要举行。/必须向他展示谷仓/和鲜花,粮食满登登,/鲜 了我告诫你不许吃的果子,我将为你的缘故而诅咒土地,你将 花的色彩与外形 要赢得天使们的赞赏。 / 终身劳苦才能由土地中得到你需要的粮食。土地要长出荆棘 —— 《赎金》 杂草,而你要吃田里的庄稼,你要汗流满面地劳作才能吃上 对为了赎罪必须辛勤劳作的描述是将《圣经》中因主对人 饭,直到死后归土。”(创世纪 3 :17- 19) 祖惩罚而人类必定辛劳终生的话语的浓缩加工。“须用理性 因为“罪”,人要经受审判:“我看到了死去的人,不论尊贵 之铁开垦”的强调,乃对节制感情 (特别
相关知识
《恶之花》救赎观的宗教文化意义.pdf
从《恶之花》看波德莱尔的美学观
恶之花——美的另一面
代表神明与救赎的花
恶之花剧情深度解析与分集语音概要
《恶之花》文学意象的审美分析
什么花的花语是救赎
恶之花pdf,txt电子书免费下载
浅析西方中世纪宗教艺术,研究宗教对丹佩拉绘画的影响
整合宗教文化资源
网址: 《恶之花》救赎观的宗教文化意义.pdf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33200.html
上一篇: 必看!甘南双飞 8 天 7 晚跟 |
下一篇: 彼岸花是佛教还是道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