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网专稿:用鲜花做礼品,已经成为一种时尚。看望朋友,捎上一把花儿,犹如带去一股春意;单位有人过生日,同事们献上一个花篮,友谊尽在其中……,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花卉行业已成为天津市增长速度最快的朝阳行业。花卉作为一种时尚消费品,以其独特的魅力受到市民喜爱,已融入市民家庭生活之中。散落在天津各区大大小小十余处较有规模的花卉交易市场点缀着人们的经济生活。
天津再建目前最大规模的花卉交易市场
天津做为北方重要的商埠水陆码头,很早就有了花卉行业。本世纪初南运河沿岸的大小三元村、曹庄等地的鲜切花,赵庄子、杨庄子的盆花生产以及杨庄子的花卉集市都曾十分兴隆。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绿化、美化的需要,花卉业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997年,天津市花卉种植面积283.8公顷(不计绿化苗木面积),其中露地花卉种植面积254.l公顷、保护地种植面积29.7公顷;年产盆花、地栽花木434.4万盆(株)、鲜切花1241万枝;花卉业产值4620万元。与九十年代初期比较,切花数量增加了7.7倍,产值增长了近9倍。近年天津市的花卉市场发展迅速,除著名的宝鸡东道花市外,又发展了农垦花卉市场等7处,为天津花卉的流通起了很大的助推作用。
近日,记者从市园林部门获悉,正在建设中的东方花木大市场(简称:东方花市),位于天津市区与滨海新区的中间地带,距市中心区仅5.5公里,毗邻京津塘、津滨高速公路、张贵庄铁路货运站、天津国际机场,有着便捷的交通条件。是继曹庄花卉市场之后目前天津最大的以花卉、苗木、园林资材等为主,休闲娱乐为辅的综合性花卉交易市场之一。
据东方花市负责招商的童女士介绍,该花市是由天津市绿化工程公司投资建设,以原1500亩的程林庄苗圃为依托,集生产、销售、园林花木储运及科研为一体的专业化大型市场。即将建成的三幢独立的具备“调光、调温、调湿”功能的全光温室,总计建筑面积达18000平米,主要用于市场展厅。另外,东方花市还具备阳光温室9000平米,全光温室4320平米,可作为花卉仓储基地。
大型花卉交易市场10余个 天津花卉业年销售额超过3亿元
“花卉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新兴产业。目前全国大小花卉批发市场有2000多个,零售花店2万多个,年销售额高达200多亿元。”市园林局科教处王和祥处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王处长说,随着我国近年来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赏花、爱花的兴趣不断增强,花卉生产也获得大力发展。去年全国花卉生产面积为24.6万公顷,比上年增加7成多;鲜切花产量37亿支。北京、上海、广州、昆明和天津等都成为花卉销售的重要城市。天津花卉种植面积达到600公顷,年产盆花600多万盆,全市拥有大型花卉交易市场10余个,鲜花零售店和花艺设计店约上千家,年销售鲜切花1亿多支,年销售额超过3亿元。其中,全国著名的天津曹庄花卉市场拥有3万多平方米的大型室内花卉交易市场,采用荷兰技术,室内有先进的调温控制系统,一年四季均可交易。
王处长说,天津现有国办花卉企事业单位35个,重点花卉生产乡村39个。除了城建、园林部门外,农林、农场系统及大的院校、公司、厂矿也都成为花卉业的新军。位于津西的曹庄村有936户以养花为主业,花卉种植面积达79.6公顷,年产盆栽植物210万盆,鲜切花785万枝,产值1080万元,成为天津市首屈一指的花乡。还有一些大型花卉交易市场分布在市内各个区,如中北花卉市场、东兴花卉市场、津广顺花卉市场、北方花卉市场、潼关道花卉市场、宝鸡东道花鸟鱼虫市场、水上村花鸟鱼虫市场、王串场三号路花鸟鱼虫市场、农垦花卉市场、西沽公园花鸟鱼虫市场等,都有鲜切花、观叶植物、盆花盆景、干花、工艺品供消费者挑选。除此之外,花卉销售还以新兴业态与传统花市摆开了竞争的阵式。超市、购物中心、农贸市场、家具城内都设有不少花卉摊位,还借助电子商务的兴起,出现了网上鲜花销售、电话鲜花速递等形式。这些新的花卉销售渠道与形式,自它面世之后就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挑战着传统的花卉市场。
据记者了解,目前,天津市从事新兴业态花卉销售的约100余家,销售总额占全市年销量的30%左右。
人均花卉消费不到30元 朝阳行业还须引导消费
“发展花卉业,不但要重视生产投入,更要在流通环节、技术引进和引导消费上下功夫。国内国外两个市场都打开了,被称为朝阳产业的花卉业,就会如红日喷薄而出,前景一片光明。”采访中,针对花卉市场的销售前景,王和祥处长作出这一定论。
王处长说,目前,天津花卉市场的前景虽然看好,但消费者对鲜花的消费热情不是很高,总觉得花上20、30元钱买花倒不如买更实惠的东西。近两年来,每逢春节到来的时候,花卉市场总会掀起一股不小的购买热浪,就以去年春节为例,天津各个花卉市场生意都很火爆,除夕当天前去购花卉盆景的顾客有增无减。曹庄花卉市场最高客流量达到近20万人次,日营业额突破300多万元,整个市场近20%的摊位都销售一空,售价在几千元的富贵桔,榕树盆景等行情看俏。初一至初三,每天顾客也达一万多人,比去年增加一倍多,市民多是举家出行,以观赏花卉休闲为主。市内各花市也同样火爆,玫瑰花、凤梨蝴蝶兰、郁金香、火鹤、天鹅绒、波浪竹芋、丽格海棠,公主百合,小凤仙,几内亚凤仙等品种都销售火爆。但除了传统节日外,平日里消费情况却是平平,不甚景气。所以,当前我们不仅要研究“情人节”、“母亲节”等国外的花卉文化,还要研究我国的花卉消费习惯,把花卉消费和我国的传统节日及少数民族的节日联系起来,提高花卉的文化底蕴,培育和扩大花卉消费市场。
王处长还说,花卉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消费品。经济发达地区,花卉消费已成了一种时尚。在天津,目前全市年人均花卉消费不到30元,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10,消费水平和消费观念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人们对各类花卉的养护知识、花卉的特性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多,报刊、杂志、电台、电视及其它公共传媒,应向人们介绍这方面的知识,引导消费。
买支鲜花像买份报纸 花卉市场亟需规范管理
据记者了解,当前天津花卉市场有三个特点:一是花卉的个人消费比例迅速上升,弥补了集团、单位消费比例下降的市场份额;第二,鲜切花市场价格下降,有进入买方市场迹象;第三,起点高、规模大、资产雄厚、能不断开发出新品种的花卉基地发展势头良好。但在发展迅速的同时,花卉业从种植到销售的一系列环节都存在着一些问题。记者就此采访了天津市农林局花卉产业中心的一位负责人。
这位负责人如实的称,“天津花卉市场在继续开发的同时,的确要进行规范化管理。”
他说,我国花农大多是从菜农、果农转过来的,受文化、科学水平的限制,对新技术和新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差,市场意识比较淡薄。由于盲目扩张生产规模,造成了一些花卉老品种的过剩,而新品种开发缓慢。近两年来,天津乃至全国都掀起了花卉购买热,各地纷纷投资兴建花卉市场,且不断提高档次。但由于缺乏合理规划,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以天津为例,目前,全市有10余处花卉批发市场,上千家鲜花店。但已有几家花卉市场经营很不景气,许多花商因效益差或艰难维持或索性关门。
记者近日在天津的宝鸡东道花卉市场上看到,20支一匝的玫瑰花卖8元或10元,即一支0.4元或0.5元,然而在鲜花店一支却卖到了2元或2.5元。由于知名度低或交通不方便等原因,到花卉批发市场买花的个人是有限的。而花店里的花,因为几经转手,价格已翻了几番。如何减少流通环节,通过建立合理的市场网络来降低价格,是开发花卉消费潜力的关键。一位姓刘的花商说,如果在天津市各个主要街道设立鲜花连锁店,统一价格、统一销售,就像报刊亭那样,使人们买支鲜花像买份报纸那样方便,岂不让花农、花商、消费者都受益?
在天津的街边、路边,火车站、医院等公共场所,人们时常可以看到有小贩以极低的价格出售鲜花。花卉批发市场和花店的经营者都愤慨地称他们为“卖垃圾花的野摊”。中山路一位姓于的鲜花店主说,那些人不交摊位费、不纳税,逃避工商管理部门的管理,实际是人为地扰乱花卉市场,同时也是对消费者的欺骗,因为那种花即将败落,放在家里不出一两天就得扔了。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众多业内人士的呼吁,希望成立一个花卉行业组织,制定花卉行业规定,加强行业管理,规范市场,使得花卉业能在一个健康有序的竞争环境中发展。(北方网记者/刘雁军)
相关知识
上海人均花卉消费全国第一 鲜花年销4.5亿支
节日花卉价格涨了一成 “小清新”花卉成新宠
像买饮料一样买鲜花 “自动售卖机”引领“鲜花经济”
买鲜花像买饮料一样方便?鲜花售卖机商机涌动
鲜花消费逐渐日常化
大众花卉消费习惯与需求变化——2021-2022年花卉消费意向调查结果分析 |“年宵花”专题
鲜花消费走向多元多样
买鲜花、买海鲜……你的“消费欲”被地铁新商业唤醒了吗?
上海人均花卉消费量全国第一 鲜花年销售4.5亿支
鲜花市场分析(精选5篇)
网址: 花卉人均消费不足30元 天津满街鲜花谁在买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463.html
上一篇: 鲜花消费市场迎来增长,深圳时令芍 |
下一篇: 花卉消费者研究需求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