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端午习俗里藏着的健康秘籍你知道吗→

端午习俗里藏着的健康秘籍你知道吗→

(来源:成都市温江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除了吃粽子、划龙舟外,端午节也是一个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大节日。

端午节前后,天气逐渐升温,雨量增多,湿热交织,这种湿热的环境下,蚊虫、病菌容易滋生。所以,农历五月又称“百毒月”或者“恶月”。针对这样的气候变化,故我国民间提出“五月五过端午,粽子香囊身配伍,祛病强身邪不侮”。

端午养生

健康一夏

首重养阳

中医提倡“春夏养阳”。端午之后即将迎来阳消阴长的夏至节气,阳气至盛之日,也是阴气渐长之时;而湿疫毒邪俱属阴邪,易消耗人体阳气。

天气炎热,无节制的使用空调,过食生冷寒凉的食物,耗伤人体阳气,损害脾胃功能,导致免疫力下降,会引起感冒、胃肠功能紊乱等。所以,端午时节需顺应天时,保养人体阳气。

民间有端午灸的传统。中医艾灸是运用艾绒对腧穴的温熨刺激,通过经络的传导,起到益气温阳、温通气血、散寒除湿、拔毒祛邪作用的一种治法。端午前后辨证运用艾灸,可养阳扶正,增强体质,防病祛邪。

除湿辟秽

端午时节湿邪较重,人们常感身体困重、食欲下降,甚至皮肤过敏、湿疹,尤其脾胃虚弱者易出现便溏、腹泻。外界环境中滋生的蚊虫毒物病菌等从外而感,成为秽浊之气侵袭人体,会导致皮肤、呼吸道、消化道感染。所以,许多端午习俗就具有除湿化浊辟秽的养生保健之道。

粽子是端午节的特色食品。粽子又名“角黍”,其中糯米味甘性平,能补气健脾开胃;粽叶具有清热利湿的作用;有的还加入利水除湿的赤小豆,补中益气的红枣。粽子可健脾补中、清化祛湿,是端午时节清淡平补的食疗方,但老人、小儿、脾胃虚弱者、糖尿病患者不可多食。

驱毒避邪

端午节五毒尽出,故以“五瑞”驱毒辟邪。“五瑞”是指艾叶、菖蒲、蒜头、石榴花、龙船花,这五种可悬挂的植物,都具有驱避邪毒的功效。

蒜头性温,能解毒、杀虫。石榴花、龙船花在五月盛开,蕴含平安、祥和的寓意,且具清热解毒之功效。此外还有蜀葵,也在端午前后开花,能清热利湿解毒,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其花被称为“端午花”。端午节古人有饮雄黄酒以杀毒驱瘟的习俗。雄黄性温,味辛、苦,有大毒,可燥湿、杀虫、解毒,外用治疗恶疮、蛇虫咬伤。因雄黄含硫化砷,使用时需谨慎。

端午节的各种习俗

反映了自古以来人们对自然生命的敬畏

防病却病的祈盼,以及养生保健的理念

温小卫特别提醒

↓↓

“人心是最大的政治”。得人心,就能无惧前行道路上的风险挑战,汇聚起磅礴的奋进力量。瓜连蔓子蔓连根。在长期艰苦的革命岁月,我们党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香囊虽有 有避邪驱瘟之意,但一定要注意: 每个人的身体素质、健康状况不同,香囊应在中医师的辨证指导下,根据个人情况选用合适的药材。尤其是孕妇及过敏者一定要特别注意。

端午食粽“八不宜” :1、不宜一次食用过多;2、不宜与寒性瓜果同吃;3、不宜空腹吃;4、不宜凉吃;5、不宜同时喝冷饮;6、不宜当夜宵;7、不宜吃未熟透的;8、不宜存放太久。

供稿丨温江区中医医院

编辑丨王晓春

责编丨杨铠

审核丨吴家全

相关知识

端午习俗里藏着的健康秘籍你知道吗→
藏在端午节习俗里的健康知识,你知道吗?
端午安康丨端午节里的中医药文化,你知道吗?
开花植物的催花秘籍,你知道吗
“端午”起源于古代祭祀,在端午节要做的这些事,你都知道吗?
千年习俗里的烟火与传承
端午家韵:沙枣花香里的时光密语
“天中五瑞”和端午相关的这五种祥瑞花草,你知道吗?
端午习俗大解密
嘉兴端午习俗

网址: 端午习俗里藏着的健康秘籍你知道吗→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4643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6月5号芒种,今年芒种不一般?有
下一篇: 【丰宁丰宁坝上历史气温】丰宁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