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温暖、心境平和之时,无晴之中就有了晴的气息。不信,您试试!
农历六月来了,那梅子黄了,杨梅红了,柿子也青了,这雨踏着节点不期而至。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这时节的江南天,或是细雨绵绵,或是暴雨如注。尽管没得功夫闲愁,可这天着实让人烦闷,湿漉漉,潮兮兮,把人的欢颜也给顿滞了。
顿滞的不仅是人的欢颜,还有人的脾气。中医体系中将人的五脏对应四时,心为火,对应夏,脾为土,土生于火,因夏之气得以壮大。有一种说法,将农历六月称为“长夏”,脾就与长夏相通应,脾气在长夏时节最为旺盛。
六月长夏,天暑下迫,地热上腾,阴雨潮湿。脾属太阴,为太阴湿土。加以此时大气环境热蒸水腾,湿气淫胜,湿上加湿之际,脾脏极容易受到侵犯。
这个时节我从不尝味自己珍藏的茶,天气潮热,茶味、茶香都被抑制,脾胃困顿,味蕾敏感度下降,只有高手能够从蛛丝马迹中,感受到茶本体之妙。可高手不是我啊!但是,但是,有一种茶是例外……陈皮普洱。
如同《十五贯》拯救了昆剧,陈皮普洱在这几年拯救了萎靡不振的广东茶市场。由于有了陈皮普洱茶大军,许多茶商积压下来的数以吨计的普洱茶都销售一空。广东地区储存的普洱茶,可能存在湿仓的问题,有时候喝茶之中,总会有一种毛毛剌剌的感觉,让人不舒服。而陈皮中的挥发油、总黄酮、橙皮柑等物质则可以中和普洱中的陈味,让茶味尽量转向柔顺醇香一面。
潮热闷湿的环境中,我总愿饮一壶陈皮普洱茶。
为什么呢?陈皮可以行脾胃之气。所谓的行脾胃之气,是指陈皮温能养脾、辛能醒脾、苦能健脾。普洱熟茶,这时正是可以养身体内里的阳气。两者相配,恰好适合长夏。
药典中定义的陈皮是芸香科植物橘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中药材中陈皮分为两类:陈皮、广陈皮。陈皮由福橘、朱橘、大红袍、温州蜜柑等柑橘的果皮制成。广东产的茶枝柑果皮所制的即为广陈皮,广陈皮又以新会所产的为上品。
成熟果实的果皮和年份是陈皮的必要条件,这样的果皮才有理气、调中、燥湿、健脾和胃的功效。但是,这一定义总不为人所注意,我看到身边很多朋友不分青皮和陈皮,尤其喜欢小青柑普洱茶。
青皮和陈皮源于一物,但功效不同,一个主“破”、一个主“和”。青皮用的是未成熟的果实的青色果皮所制,擅长破气,适用实症,实症是指一个人体质很好,因外邪侵袭而突生病症,属风、寒、暑、湿、燥、火六邪侵入人体,超出了人体正常调节和适应范围。特征是邪气亢盛。青皮的力量峻烈,疏肝胆、泻肺气。陈皮主运化水湿,温和不俊,行气力缓,擅长理脾胃气滞,入肺经燥湿化痰。现在虚症的人多,运动不够,空调环境包围,亚健康、正气不足是普遍现象。如果一个人先天体质很好,但是生病日久,更不能轻易用破的手法,破气不仅伤血,还伤了精气。到底用青皮,还是用陈皮,得根据个人体质,相须为用。一般来说,疏与和的方法不偏不倚,是饮茶养生之道。
药典中的定义,将柑和橘的成熟干燥果皮都称为陈皮,不分柑皮和橘皮。柑和橘却是有区别的。李时珍《本草纲木·果部》说:“橘实小,其瓣味微酢(意与酸同),其皮薄而红,味辛而苦;柑大于橘,其瓣味酢,其皮稍厚而黄,叶辛而甘。”柑的外形果形正圆,色黄赤,皮紧纹细不易剥,果肉多汁甘香;橘的外形扁圆,色红或黄,皮薄而光滑易剥,味微甘酸的叫橘。柑皮和橘皮的功效也有些许差异,橘皮在驱风上更胜一筹,柑皮化水利湿更为专注。因此,伤风所引起的肠胃不适,用橘皮更恰当。内、外之湿所引起的脾胃不和,建议用柑皮。
不过,现在无论药房或者日常生活中,陈皮中不区分柑皮和橘皮。对于长夏季节的暑湿浊阻滞中焦(脾胃),两者都有缓解的功效。我们既无能也不能太拘泥细微的差别。
长夏之中,我时常来一壶茶,用陈年的普洱熟茶搭配五年以上的陈皮,感受陈皮的芳香甜润、细味普洱熟茶的深厚温暖,体验二者结合的醇香温润气息。身体温暖、心境平和之时,无晴之中就有了晴的气息。不信,您试试!
萬殊一體 味覺自然
<完 >
文字版权归万殊文化所有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扫描二维码 关注万殊文化公众号
相关知识
江南的梅子黄时雨,落下的是千年的诗情
梅子黄时雨
又见梅子黄时雨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杜鹃啼处血成花,梅子黄时雨如雾。
江南梅雨季 又见梅子黄时雨
梅子黄时是什么季节?到底是晴还是雨?
甘肃农民报仲夏梅子黄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全诗赏析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网址: 葉襄:梅子黄时,雨敲落,来一壶陈皮普洱可好?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46530.html
上一篇: “梅子青,梅子黄,菜肥麦熟养蚕忙 |
下一篇: 夏天的味道:一瓯冰水和梅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