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威海荣成农业绿色发展上榜全国典型案例名单

威海荣成农业绿色发展上榜全国典型案例名单

近日,农业农村部公布的第三批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名单里,威海推介的“荣成市:陆海协同 蓝碳助力 打造沿海农业发展绿色转型高地”案例入选,是山东省唯一一个入围案例。

更“聪明”种地,是念好“绿”字诀的第一步。在荣成,越来越多农户开始“用数据说话”。威海市翠虹果品股份有限公司的5000亩苹果园里,技术员用手机就能实时查看土壤温湿度、检测果实养分,系统会精准提示作物生长需求。“以前施肥凭感觉,现在系统说缺啥补啥,省了不少事。”企业董事长岳建东说,如今,土壤改良、水肥一体化技术落地见效,再加上物联网追溯系统,种地早已告别“老把式”。

目前,荣成市建成苹果、花生、鲍鱼大数据平台,培育17家省级智慧农业应用基地,实现亩均节本30%、增产20%、综合增效30%;6处“智慧化”分拣示范基地年分拣能力达4.5万吨,比传统人工效率提升50倍。通过“1+4”共富产业联盟,荣成推动30万亩规模粮田标准化生产,完成万亩老旧果园改造,发展标准化现代果园90个,现代苹果种植面积占比升至60%,地里的“绿色”越来越浓。

守好土地的同时,如何让海洋资源既生效益又护生态?荣成市引导渔业企业向现代海洋牧场转型,建成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12处、省级16处,贝类和藻类年产量达92.8万吨,相当于碳减排24万吨。

眼下,在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爱伦湾海洋牧场的6.8万亩海区,工人们正忙着给龙须菜分苗。“别瞅这菜不起眼,一年收15万吨,生态价值大着呢!”荣成市爱伦湾海洋休闲旅游有限公司运营经理卞大鹏算起生态账,“这里种海带、龙须菜,养贝类,一吨干藻能固1.1吨碳,一吨贝类能固0.33吨碳。”

不只是养殖,荣成还在修复近海生态。在支付宝“蚂蚁森林·神奇海洋”平台上可认养的荣成海草,就来自全国首个海草床公益修复项目。自2017年起,荣成市率先开展大叶藻规模化修复,建成鳗草高效繁育基地,让海底渐渐长出“绿毯子”。

在世代海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带可以变成肥料反哺农田。5月采收的鲜海带经六级破碎、发酵酶解后,分离出的“金酶”上清液与“绿酶”残渣,被加工成复合微生物肥料、有机水溶肥料,广泛用于水果、花生、生姜等作物种植,日均产量达60吨。

如今,这样的“渔农互补”模式在荣成已形成规模效应。当地依托牡蛎壳、深海鱼类下脚料和海带等资源,研发出土壤修复调理剂、高纯度鱼蛋白肥、海藻肥等产品,年加工能力突破40万吨,实现海洋资源“上岸”反哺农业、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的良性闭环。

荣成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深入推进农业“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推动特色农业种植、仓储保鲜、农产品初加工等全产业链与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实现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数字化感知、智能化控制和精准化投入,持续构建“陆海协同、生态反哺”路径,打造海洋反哺陆地的新型生态循环体系。(Hi威海客户端记者 员雯 通讯员 曲奕臣 王超)

相关知识

点燃“希望之火” 临潼石榴产业入选全国农业生产典型案例名单
桂林市兴安县创新“稻米菜花肥”生产模式入选2023年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
兴安“稻米菜花肥”高效循环农业模式入选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
聚焦智慧农业,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这项案例入选“国家级”名单
庙垭油菜花乡村旅游节入选全国首批“一县一品”特色文化艺术典型案例
全国典型案例名单公布!黑龙江1个案例入选
山东省威海地理标志产品
祝贺!全国典型!
【2021年全国农业绿色发展典型案例】 陕西省宝鸡市眉县:推动猕猴桃产业全域全链发展 实现农业绿色崛起
玉玲花香满荣成——2015玉玲花产业发展高端论坛在山东荣成举办

网址: 威海荣成农业绿色发展上榜全国典型案例名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48381.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乡村“共富样板”是怎样成长的?—
下一篇: 【乡村行·看振兴】高台:引进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