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乡村“共富样板”是怎样成长的?——浙江衢州市聚力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多元发展

乡村“共富样板”是怎样成长的?——浙江衢州市聚力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多元发展

盛夏时节,走进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湖镇镇地圩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错落有致、和谐宁静的农家画卷。沿着村路一直向前,便是栽培着10余种仙人掌的仙人掌公园,引人驻足欣赏。在村民的房前屋后,一株株形状各异的仙人掌挺拔而立,长势喜人,展示着强大的生命力。

仙人掌浑身带刺、其貌不扬,但在地圩村,通过发展仙人掌庭院种植和精深加工,一株株“刺头”成为全村增收致富的“金钥匙”。“我们村立足自身资源和特色,重点培育和发展仙人掌、溪流鱼、生姜等特色产业,促进庭院经济和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横向联合打造,形成集聚效应。”地圩村党支部书记徐庭友自豪地说。

与此同时,衢州市衢江区后溪镇泉井边村、衢江区高家镇盈川村、衢州市开化县华埠镇金星村等村庄也同样书写着村级集体经济腾飞的篇章。泉井边村围绕“一根甘蔗”做深做细,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盈川村将村里的闲置农房盘活利用,统一进行改造升级,发展旅游业;金星村依托金星村品牌,推动研学培训、生态旅游与特色农业协同发展。

记者从衢州市农业农村局获悉,近年来,衢州市积极探索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多元发展路径,联农带农夯实基层党建基础底盘,促进农民增收,带动缩小“三大差距”,实现共同富裕。2024年,全市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30万元以上村占92.9%,“十四五”以来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速位列全省第二。

游客在衢州市开化县华埠镇金星村体验水上项目。 受访者供图

立足特色 找准“造血密码”

在徐庭友的带领下,记者来到了地圩村村民徐素玉的庭院内,一盆盆仙人掌颇为“吸睛”,它们在阳光下舒展着翠绿的茎片。继续往里走,便是两个恒温清水鱼养殖桶,探头一看,满满当当全是鱼,正在循着水流打圈。

“在村里的号召下,我在庭院里种植了仙人掌,去年便获得了丰硕的回报,收入超过10000元。没想到这么小的面积就能带来如此可观的收益!”徐素玉高兴地说,“今年5月我又尝试在庭院里养鱼,希望能提高收入!”发展村集体经济,要善于放大优势资源,立足本村特色,寻找适合本村发展的乡村产业。“如果要形容我们村的特色,那就是‘鱼掌兼得共富有甜’。”徐庭友总结道,“一鱼一掌一姜糖,奏响了村里的甜蜜‘共富经’!”

近年来,地圩村引进了浙江永真堂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和浙江渔老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立了仙人掌种植基地和溪流性鱼类繁养共富创业基地。村集体通过土地租金、收益分红等方式来获取收益。

除此之外,庭院经济是地圩村探索出的一条特色共富之路。两家公司通过与村里的紧密合作,提出了“一户一掌”“一户一鱼”的种植和养殖方式。利用家家户户的庭院、边角地、村内闲置地等种植墨西哥米邦塔仙人掌和养殖溪流鱼,由公司统一兜底收购。

2023年,地圩村又与浙江弈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共同建设以甘蔗和生姜为主的农业种植加工项目,成立了“蔗里友你”共富工坊。该项目采用“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合作模式,统一流转地圩村成片土地进行甘蔗和生姜的机械化、规模化、标准化种植,项目完全建成落地后,预计分别带动村集体和农户年均增收50余万元、2万元以上。

而在有着400多年甘蔗种植历史的泉井边村,甘蔗文化底蕴深厚。2022年,泉井边村深化“一根甘蔗”强村富民实践,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泉井边村虽然有甘蔗种植基础,但种植技术落后、品种单一、产业链短,强不了村也富不了民,村民对于发展甘蔗产业存在不少疑虑。”泉井边村党支部书记刘三富回忆道,“在有关部门的协调下,我们村对接了浙江省义乌市果蔗研究所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引入了甘蔗新品种和红糖加工新技术,研发了甘蔗汁、果酒等衍生产品,还注册了‘甜蜜蔗礼’‘第九节’商标。村里自建了一座榨糖厂,配备了两套先进的制糖设备,不仅提高了制糖效率,还改善了红糖的品质。”

此外,泉井边村以“强村公司+农户”模式,鼓励和引导村民通过承包种植、土地流转和产业劳动等多种方式积极参与经营,按照“固定薪金、土地租金、创业金、工坊股金”的“四金”机制进行二次分配。

强化运营 让闲置资源“变废为宝”

宽敞的村道在脚下延伸,一栋栋错落有致的民宿点缀两旁……从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高家镇盈川村村口古牌坊步入村中,共享餐厅、未来乡村生活馆、杨炯纪念馆和悬萝瀑布咖啡馆等设施一应俱全。

“你们从哪里来的? ”“我们从杭州自驾过来的,这次带着全家人在村里住两天!”“好啊,欢迎你们,祝你们玩得愉快!”在村里的游客接待中心,盈川村党支部书记占小林和几位来此度假的游客拉起了家常。

盈川村历史悠久,是初唐古县衙所在地,唐代诗人杨炯曾在此担任县令。这里文旅资源丰富,但之前缺规划、缺项目,发展没方向。

基于村中有大量闲置房屋的情况,盈川村积极探索“旅游公司+村集体+村民”的共富经营模式,将农户、村集体的闲置农房统一进行改造升级,引入了衢州市衢江区腾云文旅发展有限公司进行管理和运作,让游客既能来到这儿,也能留下来。目前,全村已经打造民宿102间,出租房屋的农户每年每户可稳定获得1.5万元的租金。“目前运营状况还是非常可喜的,特别是在旅游旺季,基本上都是满房状态,可以说是‘一房难求’。”腾云文旅发展有限公司盈川站运营总监方丽对记者说。

除了民房出租,村民们还能通过摆摊经营、供应农产品、当民宿管家、在农业园区上班等方式,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如今,盈川村以唐代风情为主题的特色风情街、杨炯纪念馆和悬萝瀑布等“盈川新八景”各具特色,实现了文化和旅游的深度融合。“杨炯出巡”仪式、“趣乡村”拔河比赛、“王者荣耀”电竞比赛等一系列的活动也相继举办。“去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50余万元,我预计今年能突破200万元!”占小林信心十足。

走进金星村,就像走进了一幅村美人和的画卷:远处山川如黛,近处绿水悠悠,民房错落有致。漫步在河岸边,只见青年创业打造的“初心觅乐”水上乐园,桨板等水上项目成为游客们的“夏日新宠”。

马金溪作为金星村的母亲河,流经华埠镇多个村落。“正是因为我们村独特的地理位置,我们想到引进水上项目,在夏日吸引更多游客。”金星村党支部书记徐雨录表示,“‘初心觅乐’是我们在今年引进的,‘五一’假期正式对外营业,目前有桨板、水上摩托艇和游艇等项目。在水上乐园对面,还利用闲置资源建设了配套设施‘觅心’民宿,可以提供餐饮住宿服务。”

茶产业也是金星村的支柱性产业之一,目前全村已有1000多亩名茶基地,5个茶叶加工厂,茶农300多户,98%以上农户种上了茶树,每年能为村里带来700多万元收入。“我们在现有基础上利用闲置建设用地建设了共富茶厂,集茶叶加工、茶文化展示、游客体验等功能为一体,提升村里茶产业附加值。目前外观建设已经完成,正在进行内部装修,预计明年可正式运营。”徐雨录说。

2021年,为了更好发挥党建优势,浙建集团联合开化县国控集团、两山集团和金星村共同投资,谋划建设占地8.72亩的共富中心,共同开发“培训+”产业。去年3月,共富中心投入运营。随后,这个集党建活动、会议培训、民宿酒店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新地标”,迎来了一波波打卡高峰。

如今,茶产业、旅游产业、培训产业等多点开花,为金星村发展注入了全新动能,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突破160万元。2020年以来,金星村依托党建联建,与周边5个村组建“大金星共富联盟”,并与相邻3A级景区花牵谷联动发展,打响“学在金星村,游在花牵谷”品牌,“大金星”各村平均集体经营性收入78.5万元,同比增长23.09%。

今天的衢州市,一个个村庄立足实际、精准发力,通过整合闲置资源,创新模式,全面激发强村带富活力,壮大村集体经济,不断探寻共同富裕新路径。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祖爽

相关知识

浙江实施“千万工程”的林业样板
丰都龙孔镇:打造共富橘园 推动乡村发展
“百千万工程”的南海实践 南海打造全区乡村振兴示范村居第一梯队,走出和美乡村新路径
从“面子”美到“里子”——城区马宫街道长沙村探索党建引领强村共富新路径
湾沚区花桥镇:“农文旅融合”擘画乡村振兴“新画卷”
梅江区金山街道周溪村聚力推动“百千万工程”取得新突破 美化环境绘底色 做强产业壮筋骨
“共富联盟”托起乡村振兴致富梦
延伸葡萄产业链 助推乡村产业共富
广元苍溪:培育壮大村集体经济 激发乡村振兴活力
【抓双战 促双赢】金溪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推动乡村振兴纪实

网址: 乡村“共富样板”是怎样成长的?——浙江衢州市聚力推动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多元发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4838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生姜的栽培方法以及栽培装置制造方
下一篇: 威海荣成农业绿色发展上榜全国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