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张波:传统制造业的“破壁人”
编者按: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5年7月15日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请张波、王兴兴、王臻、刘百奇、刘长云等5位民营企业家代表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十四五”期间,随着民营经济促进法出台,民营经济获得了更大发展空间,民营企业抓住机遇,积极探索自身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努力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国新闻周刊》专访上述5位民营企业家,推出系列人物报道,讲述新时代民营企业家守正创新的故事。今日刊发系列报道第一篇。
魏桥创业集团云南工厂。 受访者供图
“民营企业作为个体要服从全局”
让人意外的是,长期扎根于纺织、电解铝这样典型的传统制造业,张波聊到第一个让他兴奋的话题,是人工智能。
56岁的张波,是民营企业山东魏桥创业集团董事长。他对大模型的参数设定、数据投喂、算力中心等专业术语非常熟悉。
在中国民营企业中,魏桥堪称一个传奇。过去四十多年间,创始人张士平从山东一个小镇起家,将看似“夕阳”的纺织和铝业生产,都做到了全球第一。到2024年,魏桥已连续13年入选《财富》世界500强。
2018年9月,张波正式成为魏桥创业集团董事长,组建新一届董事会。在前一年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中,魏桥排名第三,仅次于华为和苏宁。但张波上任时,却面临集团最艰难的时刻。
2017年,电解铝行业被推上风口浪尖。过去几年电解铝因基建火热快速扩张,年产量超过全球一半。同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四部委发文整治违规项目,严格控制新增产能,防止行业无序扩张。
山东是全国最大的电解铝产地,魏桥又占山东七成以上的产能,无疑成为去产能的风暴中心。2017年8月,魏桥被核定违规产能268万吨,五个刚投产不久的项目被叫停——近三分之一产能被砍。与此同时,在环保督察之下,作为配套供电的燃煤机组也要关停。自建燃煤热电厂一度是魏桥发展的特色,但同时带来环境污染。2018年,山东省明确未来三年各市的减煤目标,魏桥需要重新调整赖以生存的供电体系。
彼时,魏桥“总舵手”张士平已因病住院。张波独自上场,外界都在观望,这位新接班人能否稳住“这艘风浪中的大船”。7月17日,在接受采访时,张波坦言当时心里非常痛苦,但他很快接受了事实,“现实无法抗拒,只能顺势而为,把损失降到最小”。
电解铝耗电极大,他迅速做出判断,要完成减煤任务,只能将部分产能转移出去,云南是最佳选择。与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相比,水电发电量大、发电稳定,云南水电装机容量居全国第二位,电价低廉。
搬迁并不容易。但张波只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做出转移决定,“其中大部分时间,我们是在和云南方面沟通土地、用工、电力等保障条件”。2019年10月,魏桥和云南省签下转移202万吨产能的协议。仅195天后,第一期绿色铝项目正式投产。
在张波如今看来,他跳出了小的舒适圈,反而给发展创造了更大的舒适圈。此次合作中,云南方面为魏桥预留了400万吨电解铝产能,占全省总产能的近一半,相当于为魏桥未来的减煤转型腾出了一块“安全屋”。
实际上,顺应趋势去产能,如今也让张波“尝到了甜头”。在电解铝行业去产能时,因国家设定产能天花板,反而成了行业的护城河。
“这已经弥补了那几年的损失,当时觉得很痛苦,但现在反而印证了当时国家政策的正确性,民营企业作为个体,还是要服从全局。”他说。
“不能约束一个科学家”
7月初,魏桥刚刚举办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大会。张波在会上强调了学习,尤其是对数字化的学习。
在他看来,眼下魏桥面临的挑战,并非外部的政策变化,更多来自企业内部。“我们过去做的是以操作为主的传统制造业,但当下面临转变,未来工厂会以指挥机器操作为主,对于集团员工的知识结构和综合能力提出挑战。”张波感受到危机,要求全员数字化“扫盲”,每周甚至每天都要学习新知识。
2016年,张波和专家团队曾花半天时间讨论一个主题:十年后,中国在铝合金应用端会有哪些痛点。彼时,魏桥的铝板块还如日中天。中国铝业一片“红海”,行业普遍亏损,但魏桥逆势扩张,2014年产能超越俄铝,登顶“世界铝王”。
但张波指出,当时判断,中国铝产业“大而不强”,虽然在几内亚解决了上游铝土矿资源的问题,更关键的是要打通下游应用链条。
同年,魏桥与苏州大学共建魏桥(苏州)轻量化研究院,面向全球招募科研团队,专注于研发轻量化铝合金新材料,推动其在汽车端的应用。该研究院院长、苏州大学特聘教授张海多次对媒体提到,张波当时将铝的应用方向瞄准交通轻量化,这一判断“大胆又前卫”。更重要的是,张波对科研规律的尊重:不干涉、不设时限、不惧失败。
张波记得,张海有一次问他:“老板,你知道你对我们最大的支持是什么吗?就是你什么都不管。”科学家感慨,他此前也与其他企业合作过,不少负责人要求三年内必须出成果,否则不给立项。而张波的要求则格外简单:只要研究方向正确。
“你不能约束一个科学家,让他按照你的要求去工作。我想得很明白,自己不懂,就尊重专业的人,给他们平台和时间,从0到1哪有那么容易出成果。”张波说。连续几年,张波只是问科研团队“经费够不够用”,经费从第一年的500多万元人民币,增加到了如今近5000万元。
2016年那次讨论后,张波为科研团队设定了三个关键攻关方向,如今都陆续取得突破。第一个是提升铝的强度、硬度和韧性,使其具备替代钢材的潜力。铝合金与其他材料的连接工艺是另一个技术难点。团队通过自主研发,提高了焊接材料的性能和工艺稳定性,显著降低了衰减率。第三个方向,是提升铝的回收再利用价值。如今,苏州团队使得回收后的铝合金可升级用于制造汽车零部件。
而这只是魏桥投入科技研发的一个分支。2019年,魏桥创业集团投资100亿元,联合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信信托成立魏桥国科高等技术研究院,目前已组建航空宇航、智能技术、能源与环境等八大研究中心,并配套了60亿元的科创引导基金,打造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共同体。
此外,张波和董事会将集团投入的研发经费设立了一个比例:30%用于助力现有产业转型升级,50%投入用于新方向的应用研究,20%投入基础研究。在他看来,作为民营企业,有能力也有责任主动承担国家的重大攻关任务,造福社会。
在高位寻找第二增长点
张波对科技创新的重视,背后也源自一种危机感。“没有任何一个产业会一直好。”他说。
对产业周期的警觉,正是张士平一手教给他的。1999年,张波正式进入魏桥时,公司刚刚完成一次关键转型——控股当地最大的国营棉纺厂,实现成功改制,扭亏为盈,跃升为山东最大的民营企业。但两年后,这家纺织巨头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进军与纺织毫不相关的电解铝行业。
彼时,中国的铝产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张士平看准了它的增长潜力。魏桥的纺织板块正处在盈利高峰,也有能力培育一个全新产业。这一豪赌在十年后得到回报,作为魏桥旗下的铝板块主要运营公司,中国宏桥于2011年在港股上市,上市当天给张士平家族带来近400亿港元的财富,助推其成为山东首富。
二十多年之后,张波站在一个相似的节点上:2021年以来,魏桥纺织经营的纺织、电力及蒸汽业务市场面临压力,业绩亏损,而电解铝盈利能力强劲,他已经开始提前为十年后布局新的增长点。“魏桥对大形势有独特的洞察力,我们的判断准确,更关键的是我们的决策效率非常高。”张波说。
这一次,他选择把目光投向新能源、新材料、合成生物和人工智能四个方向。近年来,魏桥一度被外界讨论是否要“造车”。2020年,魏桥投建铝制轻量化基地项目,2021年以来与福田汽车等多家汽车厂商合作。2023年动作更密集,通过收购领途汽车和北京汽车制造厂,拿下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并投资领途汽车,入股极石汽车母公司洛轲智能等。张波对外澄清,“造车永远不是我的主业”,这些动作是为了更高效地测试新材料在汽车领域的应用,进行产业链布局。
身处传统产业,在接受采访时,张波多次强调理念不能守旧。在2018年接手魏桥时,他就将公司发展的目标定为打造百年制造企业。2024年,张波推动董事会改组,迈出“去家族化”的关键一步,原本11名董事中有7位来自家族,如今董事会精简为9人,家族成员缩减至4人,引入更多专业董事。更具突破性的是,他主动放弃了决策权,仅保留重大事项否决权。“企业内部对某一个人的过度依赖,是非常危险的。”张波说。
(原文发于2025.7.28总第1197期《中国新闻周刊》,有删节)
相关知识
蜂花粉是破壁的好还是不破壁的好
喝黄芪,要破壁,草晶华破壁黄芪“饮养”满分好吸收
破壁机
破壁菊花的功效与作用
破壁孢子粉怎么种植(培育破壁孢子粉的简单方法)
破壁机花样五谷杂粮
【破壁机】百香果菠萝汁
吃花粉要不要破壁
关于“不破壁花粉可消化吸收性的研究”
茯苓破壁饮片的功效
网址: 张波:传统制造业的“破壁人”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48758.html
上一篇: “豆腐姑娘”何以打动人心(暖闻热 |
下一篇: 纵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