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细胞培养中的真菌污染的来源与影响及全面预防策略!

细胞培养中的真菌污染的来源与影响及全面预防策略!

细胞培养中的真菌污染的来源与影响及全面预防策略!

小杨 / 2025-06-18 10:18:22

百欧博伟生物:细胞培养中遭遇真菌污染,绝对是实验室里令人头疼的问题。那种打开培养箱看到漂浮菌丝的心情,我太理解了——不仅意味着实验中断,还可能损失珍贵的细胞系。下面我来系统梳理真菌污染的来源、影响及实用预防措施:

一、来源:真菌孢子无处不在

1、环境空气与灰尘:

实验室空气中飘浮着大量真菌孢子,尤其在潮湿、通风不良或靠近建筑工地、绿化的环境中。

人员走动、开关门、物品移动都会扬起灰尘,携带孢子进入操作区。

2、操作人员:

皮肤、毛发、衣物:人体是重要的真菌携带源(如皮肤癣菌、酵母菌)。实验服不洁、头发暴露、未戴帽子口罩是常见风险点。

呼吸与交谈:说话、咳嗽、打喷嚏会喷出含有微生物(包括真菌孢子)的气溶胶。

不当的操作习惯:手或手套触碰非无菌表面(如门把手、电话、显微镜)后再接触培养物品。

3、培养箱内部环境:

高湿度:为维持细胞生长而设的高湿度环境(>80%)正是真菌生长的温床。

水盘污染:培养箱底部用于加湿的水盘若未定期清洁消毒(如使用消毒剂或无菌水),极易滋生霉菌(如青霉、曲霉)和酵母菌。

孢子沉积与扩散:污染一旦发生,孢子可随气流在培养箱内扩散,污染其他培养物。

4、培养基、试剂与耗材:

灭菌不彻底:培养基、胰酶、PBS等液体试剂过滤除菌不完全或保存不当(如开盖时间过长)。

水质问题:配制试剂用水(超纯水、蒸馏水)储存系统或管道被污染。

血清污染:个别批次胎牛血清可能在采集或处理过程中被真菌污染。

耗材灭菌失效:培养瓶/皿、离心管、吸头等灭菌后包装破损或存放过久。

5、生物安全柜/超净工作台:

表面清洁不彻底:工作台面、内壁、移液器、试剂架等未按要求使用适当消毒剂(如杀孢子剂)彻底擦拭。

高效过滤器失效或泄漏:无法有效阻隔外部空气中的孢子。

操作气流紊乱:手臂频繁快速进出、物品阻挡风口、身后人员走动等破坏无菌风幕。

6、水浴锅:

用于预热培养基或试剂的水浴锅是高风险区。温暖的水体是微生物(包括真菌)的理想繁殖地,尤其未定期换水加消毒剂时。

7、被污染的细胞系:

引入的细胞系本身可能携带潜伏的、未被检测到的真菌污染。

交叉污染:处理污染培养物后未彻底清洁即操作其他细胞。

二、影响:代价高昂的"不速之客"

1、与细胞争夺营养:真菌快速生长消耗培养基中的葡萄糖、氨基酸等关键营养物质,导致细胞"挨饿"。

2、改变培养环境:

pH值波动:真菌代谢产生酸性或碱性物质,使培养基pH急剧变化。

耗竭氧气:大量生长消耗溶解氧,影响细胞呼吸。

积累毒素:许多真菌分泌对细胞有毒性的次级代谢产物。

3、物理性破坏:

菌丝缠绕:霉菌菌丝可缠绕、包裹甚至撕裂细胞。

阻塞孔洞:在过滤系统或细小管道中生长造成堵塞。

4、抑制细胞生长与导致死亡:上述因素综合作用,最终导致细胞生长停滞、形态异常、活力下降直至大规模死亡。

5、实验失败与数据失真:污染培养物无法用于任何可靠的实验(如药物筛选、功能研究、蛋白生产),导致时间、精力、昂贵试剂(如血清、因子)的巨大浪费。

6、交叉污染风险:处理不当极易污染同培养箱内其他细胞、实验室环境和设备。

7、生物安全隐患:某些真菌(如曲霉)可能对免疫低下人员构成机会性感染风险。

三、预防措施:构筑多层防御体系

预防永远胜于治疗!构建一套"人-机-料-法-环"的全面防御体系至关重要:

1、严格的个人卫生与无菌操作规范:

穿戴整齐:进入细胞房必须穿专用清洁实验服、戴一次性帽子(覆盖所有头发)、口罩(遮住口鼻)和手套(进入安全柜前用75%乙醇消毒)。

行为规范:尽量减少说话、禁止唱歌/吹口哨,避免快速移动。操作时身体前部尽量少进入安全柜开放区域。

手部消毒:进入细胞房前、接触任何培养物品前后,严格洗手并用乙醇消毒。

手套管理:进入生物安全柜后,用75%乙醇喷洒手套并待干后再操作。接触潜在污染源(如门把手)后及时更换手套或再次消毒。

培训与意识:所有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严格的无菌操作培训并通过考核。强化污染危害意识。

2、实验室环境控制:

独立空间:细胞培养实验室应相对独立,限制人员进出。

正压与空气过滤:维持细胞房空气正压,安装高效空气过滤器(HEPA),定期更换。

清洁消毒:每天用消毒剂清洁地面、台面。每周或每月进行彻底清洁(包括墙面、天花板、设备表面),使用杀孢子剂(如过氧乙酸消毒剂)。保持环境整洁、无尘、无杂物。

湿度控制:控制细胞房整体湿度(理想40%-60%),减少环境孢子负荷。

3、生物安全柜/超净工作台:

认证与维护:定期(通常每年)进行性能认证(风速、气流模式、HEPA完整性)。

使用前准备:每次使用前开启风机至少10-15分钟(带UV的可在操作前开启UV照射15-30分钟,但UV不能替代化学消毒!)。用75%乙醇彻底擦拭内表面(台面、侧壁、后壁)、所有放入物品(试剂瓶、移液器、支架)外表面。

操作区管理:工作台面只放置本次实验必需物品,分区明确(洁净区、操作区、污物区)。避免阻挡前后风口。移液器、吸头盒等放在两侧靠后位置。

废弃物处理:废液缸、废弃枪头/管等及时清理出工作区,避免堆积。工作结束时立即移出所有物品并彻底清洁台面。

4、培养箱的维护与监控:

水盘管理:

首选:使用无菌蒸馏水/超纯水,并加入专用的无挥发性、无腐蚀性、广谱抑菌抑真菌培养箱消毒剂(如铜离子溶液、特定商用消毒剂)。这是最关键措施之一。

次选/严格操作:若使用普通水,必须加入适量消毒剂(如硫酸铜终浓度0.1-0.2g/L),并每周彻底更换、严格清洁消毒水盘和内壁。风险较高,不推荐。

定期清洁消毒:每月或根据使用频率,彻底清洁消毒培养箱内腔(搁架、内壁、门封条)。取出所有物品后,使用75%乙醇擦拭,必要时使用杀孢子剂。清洁时关闭CO2,避免消毒剂腐蚀。

温湿度监控:定期校准温湿度传感器。维持湿度稳定,避免过高(尤其避免冷凝水)。

减少开门频率与时间。

独立培养箱:有条件可为珍贵或高风险细胞设立专用培养箱。

5、培养基、试剂与耗材管理:

来源可靠:选择信誉良好的供应商。

无菌操作:在安全柜内开瓶、分装试剂。瓶盖开启后朝上放于无菌区域(如用乙醇擦拭过的移液器支架上)。

分装使用:大包装试剂分装至小体积无菌管,避免反复冻融主库存或反复取用增加污染风险。

规范储存:按说明书要求储存(避光、冷藏/冷冻)。定期检查液体有无浑浊、沉淀。

水浴预热:

将装有培养基/试剂的瓶子完全密封(旋紧瓶盖,最好用封口膜包裹)后再放入水浴锅。

水浴锅水必须定期(最好每天)更换并加入消毒剂(如0.1% 专用水浴锅消毒剂)。

取出后立即用75%乙醇彻底擦拭瓶子外表面再放入安全柜。

强烈推荐使用干式恒温器替代水浴锅。

耗材:使用无菌、一次性耗材。检查包装完整性,过期勿用。灭菌玻璃器皿应彻底清洁干燥,在有效期内使用。

6、细胞操作规范:

来源清晰:引入新细胞系需进行严格的支原体、真菌、细菌检测。

定期检查:每天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状态,留意培养基是否浑浊、有无菌丝、酵母菌团或异常pH变化。

生物安全柜内操作:所有涉及开放培养皿/瓶的操作(传代、换液、加药)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内进行。

专用移液器与吸头:尽量为不同细胞系配备专用移液器,至少确保吸头不交叉使用。

及时处理污染:一旦发现污染,立即将培养物密封(用封口膜或自封袋),移出培养箱和安全柜,按生物危害废物处理规程(高压灭菌)处置。彻底清洁污染区域(培养箱搁架位置、安全柜台面)和接触物品(移液器),使用杀孢子剂。

7、避免滥用抗生素:

常规细胞培养不应在培养基中添加抗真菌抗生素。其作用有限(对许多霉菌效果差),可能掩盖低水平污染,诱导耐药性,并对某些细胞有毒性。仅在特殊需求(如原代培养初期)且了解风险时短期使用。

总结

真菌污染是细胞培养实验室的主要威胁之一,其孢子来源广泛且难以彻底消除。污染后果严重,导致资源浪费、实验失败和潜在风险。最有效的策略是建立并严格执行以"预防为主"的多层次防御体系:

强化人员培训与无菌意识(最关键)。

保证生物安全柜性能良好并正确使用和维护。

严格管理和维护培养箱(特别是水盘)。

规范操作培养基、试剂和耗材(尤其水浴环节)。

保持实验室环境清洁、有序、受控。

对新引入细胞系进行检测,对现有细胞定期仔细观察。

一旦发现污染,立即、安全、彻底地处置。

保持警惕、注重细节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是最大限度降低真菌污染风险、保障细胞培养实验顺利进行和数据可靠性的根本之道。每次实验前花几分钟做好清洁和准备工作,往往能省下数周甚至数月的重复工作,值得你投入这份耐心!

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拥有对菌种、细胞、培养基、配套试剂等产品需求者的极优质服务,对购买项目的前期资料提供,中期合同保证,后期货物跟踪到最终售后的确保项目准确到位,都有相关人士进行维护,确保您在微生物菌种查询网中获得最优质服务!也正因为此,北京百欧博伟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与国内外多家研制单位、生物制药、第三方检测机构和科研院所院校、化工企业有着良好、长期和稳定的合作关系!

下载附件 上一篇:甘油保护菌种的冷冻机制之菌种在冷冻状态下冻而不死! 下一篇:热脱氮地芽孢杆菌热脱氮亚种的基本特性及功能与应用!

相关知识

细胞培养中的真菌污染的来源与影响及全面预防策略!
细胞培养中霉菌污染问题
广州深圳上海微生物实验室培养物的污染及预防措施
植物组织培养苗之污染来源与污染鉴定
如何预防皮肤病:全面策略与实用建议
花卉病虫害预防策略
花生黄曲霉毒素的污染及预防
细胞培养
球果真菌病害的发生规律与防治策略
花卉植物组织培养外植体真菌污染来源排查及杀菌消毒防控措施

网址: 细胞培养中的真菌污染的来源与影响及全面预防策略!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5307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鸡蛋常见“风险”及管控措施
下一篇: ELISA实验操作中注意事项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