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植物胚胎学在中国的发展

植物胚胎学在中国的发展

植物胚胎学在中国的发展

相关推荐

植物胚胎学在中国的发展

植物胚胎学在中国的发展大体可划分为3个时期: (1) 初始时期, 主要在裸子植物胚胎发育的观察和实验研究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 (2) 在20世纪50年代后的十几年是学科的建立时期.这期间培养了一些植物胚胎学的人才和开展了许多胚胎发育的描述性研究.(3)近二十几年,随着国际上这一学科的发展,进入植物生殖生物学的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中,以被子植物为对象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第一,在结构与功能关系方面,研究小孢子发生过程中细胞质改组,雄配子体发育中营养核与生殖细胞的关系;雄性生殖单位与雌性生殖单位的结构,细胞质遗传的细胞学机理;生殖系统中的细胞骨架和传递细胞的结构与分布;胚珠中细胞衰退与其物质的迁移.第二,生理活动方面,研究钙在受精过程中的作用,ATP酶在胚珠物质运输中的参与,受精过程中与识别作用相关的柱头表膜和精细胞质膜蛋白的分离与组分的分析.第三,与育种相关的胚胎学研究,包括雄性不育性、无融合生殖及远缘杂交等.在以裸子植物为对象的研究中,首先是对许多我国特有的属种的胚胎发育作出详细的描述,以及为讨论系统位置提供胚胎学佐证.这方面的研究是独具特色的.其次,在受精作用和精细胞的光镜和电镜的研究也获得了突出的成果.

植物胚胎学在中国的发展

作 者: 胡适宜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100871  刊 名: 植物学报  ISTIC SCI 英文刊名: ACTA BOTANICA SINICA  年,卷(期): 2002 44(9)  分类号: Q944.4  关键词: 植物胚胎学   植物生殖生物学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plant embryology   sexual plant reproductive biology   angiosperm   gymnosperm  

【植物胚胎学在中国的发展】相关文章:

中国的发展作文11-30

结构植物学在中国的五十年发展04-27

中国关于发展的作文12-19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与中国经济发展的模式选择04-27

中国:新的发展观04-29

中国能源发展之路04-28

中国能源发展之路04-26

现代岩溶学在中国的发展04-29

中国的发展作文5篇[精]12-07

绿色发展与绿色崛起--关于中国发展道路的探讨04-26

免费领课

打印

相关推荐

植物胚胎学在中国的发展

植物胚胎学在中国的发展大体可划分为3个时期: (1) 初始时期, 主要在裸子植物胚胎发育的观察和实验研究方面开展了一些工作. (2) 在20世纪50年代后的十几年是学科的建立时期.这期间培养了一些植物胚胎学的人才和开展了许多胚胎发育的描述性研究.(3)近二十几年,随着国际上这一学科的发展,进入植物生殖生物学的发展时期.在这一时期中,以被子植物为对象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第一,在结构与功能关系方面,研究小孢子发生过程中细胞质改组,雄配子体发育中营养核与生殖细胞的关系;雄性生殖单位与雌性生殖单位的结构,细胞质遗传的细胞学机理;生殖系统中的细胞骨架和传递细胞的结构与分布;胚珠中细胞衰退与其物质的迁移.第二,生理活动方面,研究钙在受精过程中的作用,ATP酶在胚珠物质运输中的参与,受精过程中与识别作用相关的柱头表膜和精细胞质膜蛋白的分离与组分的分析.第三,与育种相关的胚胎学研究,包括雄性不育性、无融合生殖及远缘杂交等.在以裸子植物为对象的研究中,首先是对许多我国特有的属种的胚胎发育作出详细的描述,以及为讨论系统位置提供胚胎学佐证.这方面的研究是独具特色的.其次,在受精作用和精细胞的光镜和电镜的研究也获得了突出的成果.

植物胚胎学在中国的发展

作 者: 胡适宜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100871  刊 名: 植物学报  ISTIC SCI 英文刊名: ACTA BOTANICA SINICA  年,卷(期): 2002 44(9)  分类号: Q944.4  关键词: 植物胚胎学   植物生殖生物学   被子植物   裸子植物   plant embryology   sexual plant reproductive biology   angiosperm   gymnosperm  

相关知识

植物胚胎学在中国的发展
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室开放教学的实践改革
组织学与胚胎学双语教学教学模式探索
组织学与胚胎学
外来入侵植物牛膝菊的胚胎学研究.doc
壳斗科雌花不同发育时期比较胚胎学特征初探
黄檗的胚胎学研究
浅谈妇产科学在胚胎学概要讲授中的应用
杜鹃兰授粉方法和胚胎学研究
白穗花属的花器官发生和胚胎学的研究

网址: 植物胚胎学在中国的发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5535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组织学与胚胎学双语教学教学模式探
下一篇: 老上海(引种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