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日语学习:日本文化

日语学习:日本文化

花道历史

花道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佛教活动。唐宋时代,中国有向佛祖“供奉鲜花”的习俗,后来这习俗和佛教一起传入日本。这就是原始的花道,在日本现存最古老的史书《古事记》中记载有当时供花的记述,花枝要向着天空摆放,以表示诚与信。《万叶集》、《古今集》中也有“大宫人戴花冠”、“瓶中斜插花”的描述。日本花道经历了古典插花艺术,自然主义插花艺术和现代插花艺术三个阶段。

起初,插花人并不讲究花的华丽美,只求自然简朴,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在茶室里只插一轮向日葵或在花笼上画上几枝竹花。从8-12世纪,插花逐渐摆脱了佛教色彩,演变为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室町时代,涌现出以插花为业的花道家,其中池坊专庆创立了“立花”插花术,并把它规范成一门独立的艺术。专应的后代专荣在整理插花构成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真、副、副清、真隐、见越、流枝、前置的“七种工具插花法”。再后来专好又进一步发展了插花技术,在七种工具的基础上又推出了扣、胴作、大叶、后围、木留、草留、会释,由于插花技艺不断的进步,使插出的鲜花比真花的姿态更富于变化,出于自然美又超出自然美。

15世纪,室町幕府的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崇尚简朴、自然,喜欢在室内的壁龛上摆放插花艺术品,这时期花道形式已成为日本各阶层人民都能接受和欣赏的艺术。这时期又推出了一种新的插花法“投入花”,其形式是把花材以最自然的方法插在花瓶里,使插花艺术更具自然美。由于投入花较立花省工、省时、省钱,很快在中、下层町民间普及起来,并很快从茶道中分离出来,自成一派。

到了江户时代,形成了许多插花流派,且都追求天、地、人“三才”的和谐统一。江户时代后期把以前的“立花”、“生花”、“投入花”等统称为花道。1717年,《花道全集》专著问世,使花道事业更为昌盛。明治维新后,插花艺术更日臻完善。19世纪90年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盛花”,它更集中地呈现出自然美。

目前,花道从大方面可分两大派:一是传统的日本插花派,二是昭和时代兴起的用铁丝、玻璃、石头等材料造型的现代插花派。花道艺术必须做到面、点、线呼应,主客枝相宜。好的插花就像一个艺术品,既能陶冶身心,又是美的享受。

在日本,花道不是单纯的插花,它与道德修养联系在一起,被推崇为日本妇女的必修课。日本有许多花道学校和培训班,每年有几百万女性学习插花技术,插花爱好者更是多达日本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可见花道已是日本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花道精神

日本花道最早来源于中国唐朝的佛堂供花,传到日本后,其天时,地理,国情,使之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先后产生了各种流派,并成为女子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各流派其特色和规模虽各有千秋,但基本点都是相通的,那就是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这种思想,贯穿于花道的仁义、礼仪、言行以及插花技艺的基本造型、色彩、意境和神韵之中。花道并非植物或花型本身,而是一种表达情感的创造。因此,任何植物, 任何容器都可用来插花,任何人都可能漂亮地完成插花。花道通过线条、颜色、形态和质感的和谐统一来追求“静、雅、美、真、和”的意境。因此,从深处看,花道首先是一种道意,它逐步培养从事插花的人身心和谐、有礼。其次花道又是一种综合艺术,它采用园艺、美术、雕塑、文学等人文艺术手段。花道还是一种技艺,可用来服务于家庭和社会。最后花道是一种易于为大众所接受的,可以深入浅出的文化活动。

插花并不讲究花材的数量和花的华丽。在古代和现代的一些茶室里,只插上一枝白梅或一轮向日葵等简单的花草就能营造一种幽雅、返朴归真的氛围。另外插花的优劣还取决于插花的形态和不同的花材所呈现出的不同的精神。如蔷薇花象征美丽与纯洁,百合花代表圣洁与纯真。梅花象征高洁与坚毅,兰花高雅,被誉为“花中君子”,牡丹雍容华贵,杜鹃花婀娜多姿,桃花妩媚芬芳、荷花出污泥而不染,象征高尚品德。而热爱大自然的日本人最爱的还是樱花,因为这是大和民族精神的象征。

相关知识

日语学习:日本文化
中华全国日语演讲比赛优秀选手体验日本花道文化
端午节来临,樱花日语带你看看日本粽子
日语口语学习
草坪绿化日语培训
日本的花道文化[日语论文]日本の生け花文化について
东瀛文化:细解日本花道的精髓
日本花道文化:生花
日本传统文化:花道——贯通日本文化频道
举办日本文化周(花道)活动方案设计.pdf

网址: 日语学习:日本文化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565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花道的意思
下一篇: 日本花道(最新整理版).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