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霸王茶姬上市了,“快”是给我们所有人的感觉,但是看其股价,似乎缺乏总感觉缺乏动力,霸王茶姬是怎么了?本文我们将从基本面、产品面、市场面等综合角度阐述。
回到标题,大家第一反应,霸王茶姬单店单月居然比蜜雪要多卖8000杯?这是真的吗?不急,我们细细往下看。
2025年4月17日,中国新茶饮品牌霸王茶姬以“美股茶饮第一股”身份登陆纳斯达克,市值突破60亿美元,当然,现在也就在60亿美元上下徘徊。
作为这几年崛起的茶饮宠儿,霸王茶姬上市速度惊人的快,但和蜜雪集团的市值差距却足足有一个海底捞(1000亿)+两个茶百道(2*125亿)这么这么这么大,市值君总感觉,哥们急了点。
也许身处行业其中的人更能体会到这一步来得多不容易。对于茶饮企业来说,此次上市让行业又向前进了一大步——从古早品牌,如今股价只剩1港元的奈雪上市后,茶饮资本化出现了长达3年的断层。
直到一年前,茶百道、古茗、蜜雪等开始纷纷上市,才让市场看到了些许“起死回生”的苗头。而霸王茶姬借此春风,也成为首家登陆美股市场的新式茶饮企业。
“市场不好”。
这句近年来常挂投资人、茶饮老板、消费者嘴边的话,是见证也是预期。
霸王茶姬一路走来,市场见证了它从急速扩张到增速放缓。这家曾经增速超800%的企业,正在重新被审视、被定义。
图片来源:霸王茶姬招股书
PART 01规模是不是幻觉?
提起霸王茶姬,许多人对它的印象都是——速度太快了。
似乎是一夜之间,大街小巷突然冒出了无数家门店,扩张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
众所周知,霸王茶姬的加盟模式是其快速扩张的利器,根据招股书显示,截至2024 年底,其全球已有6440家门店,国内门店达6284家,相比于2023年底的3511家,增速达83.4%。其中97.4%为加盟店。
也许大家对6284家没什么概念。举个例子,根据2024年报数据,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门店数为7596家。霸王茶姬作为一个才兴起不久的网红品牌,短短时间内都快要冲到了星巴克深耕几十年的门店数量。
然而,快速扩张的加盟模式虽说可以在短期内带来规模增长,却也是一把双刃剑。
2024年,单店GMV开始放缓,到了第四季度面临同比下滑达20.56%。这一问题在华东市场尤为突出,已经连续4个季度持续下滑。
换句话说,大规模扩张的短时效果已经开始褪色,霸王茶姬的瓶颈期来了?
不过让市值哥觉得蹊跷的是,单店的营收在减少,按逻辑说是卖得更少了,但霸王茶姬招股书上的出杯量却高到了不可思议的程度。
题目上的答案来了:根据霸王茶姬的招股书显示,单店单月GMV杯量是约25000杯。
我们来做个对比:
古茗单店一年卖出13万杯,一个月11000杯。
蜜雪集团2024前三季度,45302家店卖出71亿杯,折算下来平均单店单月17000杯左右。
沪上阿姨,2024年上半年销售2.9亿杯,8409家店平均每月每店5748杯。
也就是说,霸王茶姬单店单月杯量的25000杯,比蜜雪单店还多出8000杯,比蜜雪单店+沪上阿姨单店出杯量还多!!!!
众所周知,蜜雪冰城是国内数一数二的现制饮品企业,而在霸王茶姬的招股书上,一天却要比蜜雪还多卖近300杯?
截至写稿,蜜雪集团市值超过1780亿港元,霸王茶姬市值60亿美元。一个蜜雪约等于四个霸王茶姬!!!
与此同时,通过招股书数据我们发现,2024年的费用支出相比2023年增长了167.01%,其中大头出在营销开支,由2023年的2.6亿激增至2024年的11.09亿,增幅达326.54%。
怪不得市值君身边的媒体朋友都在感叹,霸王太有钱了,连F1赛车现场都有品牌露出。
这在茶饮行业中是显著高于竞争对手的——
古茗销售及分销开支仅4.8亿,对应87亿的营收;蜜雪销售及分销开支16亿,对应248亿的营收,基本控制在5-6个点。而霸王却要接近9个点。
与此同时,营销却迎来了翻车。霸王茶姬的策略本是将自身与“国货”“国潮” 等概念深度绑定,今年初却在海外社交平台将 “春节” 译为 “Lunar New Year”,而非 “Chinese New Year” 或 “Spring Festival”,被国内网友纷纷指责。
为了活下去,上市,似乎也是霸王茶姬不得不做的选择了。
PART 02 大单品依赖的创新枯竭
不同于其他赴港上市的茶饮品牌,霸王茶姬选择了登陆美股市场。霸王茶姬表示,赴美上市能够面向更具流动性、更鼓励创新企业。这个解释市值君认为挺牵强的,流动性和公司价值有重要关系,况且港股目前随着地位不断攀升,吸引着大量资金涌入,优秀企业的流动性一样巨大。
以至于创新,恰恰是霸王茶姬需要奋起努力的点。
根据招股书显示,2022,2023,2024年,霸王茶姬在中国市场分别有接近79%,87%,91%的GMV来自招牌tea lattes产品,其中约44%,57%,61%的GMV来自其最畅销的三款。
除了伯牙绝弦,你还能说出几个霸王茶姬其他饮品的名字?业绩高度依赖超级单品,这种“单品霸权”虽能短期内推高营收,却埋下结构性风险。
我们可以看到,公司的确在做创新,但不是用在产品上。霸王茶姬花了大精力研发自动化制茶,如今已经能将单杯出餐率控制在8秒一杯,口味误差率控制在千分之二。
但似乎并没有解决产品单一的事实。尽管公司尝试出过所谓的新品,但在口感上来看似乎多为配料排列组合,远远做不到出一款火一款的程度。
创新之于饮品的重要性,从瑞幸身上便可窥知。不断的新品成为爆品,成为瑞幸取之不尽的营收来源。
况且,霸王茶姬专注于原叶鲜奶茶,技术门槛较低,被模仿几乎可以视为不计成本的事。瑞幸的轻轻茉莉,市值君认为口味并不输伯牙绝弦,而价格只要9块9,甚至连包装风格两个品牌都高度相似,数据显示,轻轻茉莉上市首月销量就突破了4400万杯。
而紧接着,又一款新品轻轻乌龙轻乳茶紧跟着面世了。如果再有平替,市值君认为COSTCO(开市客)里售卖“木兰茶语”的茉莉鲜奶绿口味也很不错,49.9元8瓶,单瓶仅6块多。还有不少博主喜欢动手DIY,在超市买瓶旺仔牛奶+茉莉清茶,再加点冰块,更便宜实惠的平替版也来了。
茶饮市场已今非昔比。很多城市就是一片红海!
如今,蜜雪冰城以6-8元超低客单价下沉市场,曾经是高端代表的喜茶、奈雪的茶纷纷宣布降价,霸王茶姬的“中间价位”战略似乎腹背受敌。
再加上品牌对加盟商的监管力度不足,导致产品质量和消费者体验参差不齐。截至目前,黑猫平台投诉达3945条,涉及异物混入等食品安全问题,以及对员工的投诉。若无法强化供应链管控与加盟商培训,此类隐患或将成为其全球化扩张的难点。
PART 03热度退潮,茶饮将何去何从?
一路走来,新茶饮赛道的热度,已骤然发生改变。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数据显示,现制茶饮市场规模增速预计将从2023年的44.3%骤降至2025年的12.4%。如今奈雪亏损已达9亿,茶百道上市不久却录得2024年营收同比下滑13.78%。
在此背景下,霸王茶姬的IPO更像是为了完成一个任务。
按2024年净利润计算,霸王茶姬的发行市盈率仅15.66倍,远低于蜜雪冰城的40.35倍,和古茗的32.29倍。再加上2024年第四季度门店GMV同比下滑严重,市场对其增长持续性存疑。
曾经的巨头喜茶今年年初宣布了“暂时停止接受事业合伙申请”的消息,也许是初代的茶饮网红已然发现,靠门店数量增长的泡沫已经破灭了。怎样打赢这场战,还需要继续探索出路。
也有不少茶饮品牌选择出海来对抗这一局面,企图占领更大的市场份额。霸王茶姬就宣布在北美市场的第一家门店将在近期于洛杉矶开业。
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海外扩张看似美好,实则步履维艰。霸王茶姬海外同店GMV的增长已于2024年第四季度出现大幅放缓,而局势尚未明朗的政策也可能会促使企业增加额外的巨额成本,进一步加剧不确定性。
新茶饮行业已经从野蛮生长步入残酷洗牌的阶段了。霸王茶姬比谁都明白,财报中的高增长数据,难以掩盖增速放缓、行业热度退潮的危机。若无法构建真正的壁垒,这场以六千店规模为燃料的资本狂欢,或将沦为一场市值幻觉的终结。
当潮水退去,茶饮赛道的竞争终将回归商业本质——谁能用一杯茶留住消费者,谁才能穿越周期。
相关知识
霸王茶姬单月单店比蜜雪多卖八千杯,市值却差了一千四百亿
霸王茶姬、蜜雪冰城们为何难攻香港市场?
霸王茶姬从0到10000的品牌逻辑 产品没有贵贱之分,只有值不值得。在竞争异常激烈的茶饮赛道,霸王茶姬只花了6年时间就开了3500多家,仅2023年就开了2...
10款最好喝的霸王茶姬奶茶排名 霸王茶姬必点的10款饮品
桂馥兰香“以茶会友”,霸王茶姬的情绪价值疗愈了谁?
霸王茶姬的徽章营销刷屏了
瑞幸复刻霸王茶姬
霸王茶姬融资故事:一手烂牌打到逆天改命
霸王茶姬 发展历程(2017
36氪首发 |「霸王茶姬」完成超3亿元融资,主打原叶鲜奶茶,想做东方茶饮文化代表
网址: 霸王茶姬单月单店比蜜雪多卖八千杯,市值却差了一千四百亿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63410.html
上一篇: 绿霸王在医药上有什么价值? |
下一篇: 芳村花市“装卸霸王” 获刑十年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