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阿氏普里斯特氏菌及其微生物菌剂在土壤改良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阿氏普里斯特氏菌及其微生物菌剂在土壤改良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土壤改良,尤其涉及一种阿氏普里斯特氏菌及其微生物菌剂在土壤改良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1、这里的陈述仅提供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而不必然地构成现有技术。

2、部分土壤存在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差,蓄水保肥能力差的问题,植物定植困难,且不利于植物的生长。其中,砂质土壤含沙粒多,土壤颗粒间空隙较大,微生物活性低,缺乏粘粒和有机胶结物质,导致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差,蓄水保肥能力差,因此,改善土壤的上述问题,提高其蓄水保肥能力,是提升贫瘠土壤生产力的重要举措之一。

3、土壤改良剂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的理化性质,目前常用的砂质土壤改良剂一般为矿物类、有机质、高分子改良剂,虽对砂质土壤物理结构有明显的改良效果,但也存在一些缺点。例如:矿物类改良剂、秸秆等有机质土壤改良剂存在改良效果不全面或有二次污染等问题;人工合成高分子类土壤改良剂价格昂贵,并不适用于大范围推广。

4、此外,土壤改良剂不是土壤的母体组成,存在施用过少效果不显著,施用过多不仅会破坏土壤结构,也增加了对地表和地下水的污染风险的问题。根际促生微生物(pgpm)是土壤生态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影响着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团聚体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生物因素,将pgpm生物制剂应用到土壤修复中,具有良好的改善土壤的作用,具有极大的经济价值和市场前景,然而现有的微生物菌剂往往功能单一,土壤团聚效果不明显,且稳定性较差,对砂质土壤的改良效果不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阿氏普里斯特氏菌及其微生物菌剂在土壤改良中的应用,至少解决上述问题之一。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阿氏普里斯特氏菌( priestia aryabhattai)f1,该菌株已于2022年11月11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 26111。

4、第一方面所述阿氏普里斯特氏菌( priestia aryabhattai)f1的16s rd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5、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上述阿氏普里斯特氏菌( priestia aryabhattai)f1在土壤改良中的应用。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土壤为砂质土壤。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应用包括如下任意一种或多种:

8、1)促进土壤团聚体形成;

9、2)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

10、3)提高土壤肥力。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应用还包括分解有机物、增加土壤中胶结物质的一种或多种。

12、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微生物菌剂,包括上述阿氏普里斯特氏菌( priestia aryabhattai)f1。

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微生物菌剂包括上述阿氏普里斯特氏菌( priestia  aryabhattai)f1和褐绒盖牛肝菌。

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褐绒盖牛肝菌为外生菌根真菌褐绒盖牛肝菌( xerocomus  badius)。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微生物菌剂中阿氏普里斯特氏菌( priestia aryabhattai)f1和褐绒盖牛肝菌的活菌数的比值为(15000-40000):1。

16、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上述微生物菌剂在土壤改良中的应用。

1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应用包括如下任意一种或多种:

18、1)促进土壤团聚体形成;

19、2)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

20、3)提高土壤肥力。

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土壤为砂质土壤。

22、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微生物菌剂的使用方法,将上述阿氏普里斯特氏菌( priestia aryabhattai)f1和褐绒盖牛肝菌混合稀释后,喷洒到土壤表面,或浇灌到土壤内。

2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砂质土壤栽培农作物时,将上述微生物菌剂混合稀释后喷洒到土壤表面,1-3天内浇水。

2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砂质土壤种植经济林果树时,将上述微生物菌剂混合稀释后直接浇灌到树穴内。

25、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或优点:

26、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阿氏普里斯特氏菌( priestia aryabhattai)f1,该菌株能够在土壤中快速生长繁殖,通过实验发现,且该菌株具有改良土壤的功能,能够改变土壤电荷移动,促进土壤胶结物质产生,提高土壤肥力;尤其针对砂质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差、蓄水保肥能力差等问题,能够促进砂质土壤的团聚体的形成并提高团聚体的稳定性,提升砂质土壤蓄水保肥能力,利于植物生长。

27、2、本发明通过外生菌根真菌褐绒盖牛肝菌( xerocomus badius)和阿氏普里斯特氏菌( priestia aryabhattai)f1之间的耦合作用,进一步提升阿氏普里斯特氏菌f1的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效果,通过两种菌剂联合使用,进一步提高了砂质土壤团聚体的形成和稳定,并进一步提高了砂质土壤的肥力和蓄水保肥能力,改变贫瘠砂质土壤的物理结构和提升其综合肥力。

技术特征:

1.一种阿氏普里斯特氏菌(priestia aryabhattai)f1,其特征在于,该菌株已于2022年11月11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no. 2611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阿氏普里斯特氏菌(priestia aryabhattai)f1,其特征在于,所述阿氏普里斯特氏菌(priestia aryabhattai)f1的16s rdna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3.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阿氏普里斯特氏菌(priestia aryabhattai)f1在土壤改良中的应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阿氏普里斯特氏菌(priestia aryabhattai)f1在土壤改良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壤为砂质土壤。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阿氏普里斯特氏菌(priestia aryabhattai)f1在土壤改良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应用包括如下任意一种或多种:

6.一种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阿氏普里斯特氏菌(priestia aryabhattai)f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褐绒盖牛肝菌;微生物菌剂中阿氏普里斯特氏菌(priestia aryabhattai)f1和褐绒盖牛肝菌的活菌数的比为(15000-40000):1。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其特征在于,褐绒盖牛肝菌为外生菌根真菌褐绒盖牛肝菌(xerocomus badius)。

9.一种如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微生物菌剂在土壤改良中的应用;所述应用包括如下任意一种或多种:

10.一种如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微生物菌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阿氏普里斯特氏菌(priestia aryabhattai)f1和褐绒盖牛肝菌混合稀释后,喷洒到土壤表面,或浇灌到土壤内。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土壤改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阿氏普里斯特氏菌及其微生物菌剂在土壤改良中的应用,该菌株保藏编号为CGMCC No.26111,该菌株具有改良土壤的作用,包括促进土壤团聚体形成、提高蓄水保肥能力、提高土壤肥力等作用,解决了现有的微生物菌剂往往功能单一,稳定性较差,对土壤尤其是砂质土壤的团聚效果不明显,改良效果较差的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刘丙花,马胜国,杨秀苹,宿磊,丁延芹,刘方春,马海林,娄燕宏,诸葛玉平,杨宁,彭琳,刘幸红,孙铭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山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5/16

相关知识

一株莫贾文氏芽孢杆菌及其在防治植物真菌性病害方面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微生物菌剂在育苗基质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pdf
一株巴氏假单胞菌及其在抑制植物病原菌中的应用
2019《微生物菌肥、微生物菌剂技术资料》
农用微生物菌剂在城固县葡萄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微生物菌剂在园林绿化养护中的应用
一株捕食性原囊菌及其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微生物菌剂的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植物免疫系统的研究与应用——以青枯雷尔氏菌无致病力菌株免疫接种剂的研发为例
微生物菌剂调理盐碱地的原理土壤改良

网址: 阿氏普里斯特氏菌及其微生物菌剂在土壤改良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6557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土壤改良剂生产用混匀装置的制作方
下一篇: 基于生物炭和多菌复合体系为核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