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基于生物炭和多菌复合体系为核心的生态型土壤改良剂的制作方法

基于生物炭和多菌复合体系为核心的生态型土壤改良剂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土壤改良,具体为基于生物炭和多菌复合体系为核心的生态型土壤改良剂。


背景技术:

1、土壤改良剂是一类用于改良土壤理化性质、增强土壤肥力和促进作物生长的重要农业投入品。传统的土壤改良剂包括有机改良剂(如堆肥、动物粪便等)、化学改良剂(如石灰、硫酸铝、氮磷钾复合肥)以及单一生物制剂(如某些特定微生物制剂)。这些改良剂在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养分含量和调节酸碱度等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2、传统改良剂在盐碱地治理中的作用有限,如单用生物炭虽然降低了一部分土壤ph值和含盐量,但幅度不够明显;而使用化学改良剂甚至无法显著降低土壤ph值,导致现有改良剂缺乏对盐碱土壤进行综合性物理、化学和生物改良的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基于生物炭和多菌复合体系为核心的生态型土壤改良剂,解决了现有改良剂缺乏对盐碱土壤进行综合性物理、化学和生物改良的的问题。

2、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基于生物炭和多菌复合体系为核心的生态型土壤改良剂,包括以下量份数的原料:

3、生物炭:300~400份;

4、山茶果皮:160~220份;

5、混合改良菌剂:80~150份;

6、蚯蚓粪:200~300份。

7、优选的,所述生物炭来源于植物残渣的热解炭化。

8、优选的,所述混合改良菌剂为绿色木霉、枯草芽孢杆菌和胶冻芽孢杆菌按照1:1:1的比例混合搅拌制备而成。

9、优选的,所述绿色木霉、枯草芽孢杆菌和胶冻芽孢杆菌的活菌含量均为1×108cfu/g以上。

10、一种基于上述改良剂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1、s1、将植物残渣经热解炭化处理,制备得到具有高比表面积的生物炭;

12、s2、将山茶果皮进行粉碎,过60目筛后备用;

13、s3、将绿色木霉、枯草芽孢杆菌和胶冻芽孢杆菌按照1:1:1的比例混合,制备活菌含量均为1×108cfu/g以上的混合改良菌剂;

14、s4、将生物炭、山茶果皮、混合改良菌剂和蚯蚓粪混合均匀,搅拌制备得到土壤改良剂。

15、优选的,所述热解炭化处理的温度为400~500℃,炭化时间为2~4h,以获得孔隙率为50%~80%的生物炭。

16、优选的,所述山茶果皮的粉碎过程采用冷粉碎技术,以保持其活性成分不被破坏。

17、优选的,所述混合改良菌剂在制备过程中通过液体发酵培养,培养温度为28~32℃,培养时间为24~48h。

18、优选的,所述搅拌过程中添加基于配料总量的10%~20%的水,搅拌时间为10~20min,以确保原料均匀混合。

19、优选的,制备完成后的土壤改良剂经自然晾干至水分含量小于10%,然后密封包装保存。

20、本发明提供了基于生物炭和多菌复合体系为核心的生态型土壤改良剂。

21、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22、1、本发明的基于生物炭和多菌复合体系为核心的生态型土壤改良剂,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多层次的协同作用,有效地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微生物生态以及作物的生长环境。

23、2、本发明的生物炭在提升土壤物理结构和吸附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山茶果皮通过释放有机质和活性成分对土壤碱性和养分循环起到调节作用;多菌复合体系通过提高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多样性显著增强了土壤生态活性;蚯蚓粪则通过补充有机养分和促进土壤团聚结构实现了肥力的长效提升。

24、3、本发明通过盐碱地改良实验和微生物活性实验的对比数据充分证明,本发明不仅在传统化学改良剂和单一生物改良剂中具有显著优势,而且能够针对不同土壤问题实现多功能改良效果,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特征:

1.基于生物炭和多菌复合体系为核心的生态型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量份数的原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物炭和多菌复合体系为核心的生态型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炭来源于植物残渣的热解炭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生物炭和多菌复合体系为核心的生态型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改良菌剂为绿色木霉、枯草芽孢杆菌和胶冻芽孢杆菌按照1:1:1的比例混合搅拌制备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生物炭和多菌复合体系为核心的生态型土壤改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绿色木霉、枯草芽孢杆菌和胶冻芽孢杆菌的活菌含量均为1×108cfu/g以上。

5.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改良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良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解炭化处理的温度为400~500℃,炭化时间为2~4h,以获得孔隙率为50%~80%的生物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良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山茶果皮的粉碎过程采用冷粉碎技术,以保持其活性成分不被破坏。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良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改良菌剂在制备过程中通过液体发酵培养,培养温度为28~32℃,培养时间为24~48h。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良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过程中添加基于配料总量的10%~20%的水,搅拌时间为10~20min,以确保原料均匀混合。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改良剂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制备完成后的土壤改良剂经自然晾干至水分含量小于10%,然后密封包装保存。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土壤改良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生物炭和多菌复合体系为核心的生态型土壤改良剂,包括:生物炭:300~400份;山茶果皮:160~220份;混合改良菌剂:80~150份;蚯蚓粪:200~300份。所述生物炭来源于植物残渣的热解炭化。所述混合改良菌剂为绿色木霉、枯草芽孢杆菌和胶冻芽孢杆菌按照1:1:1的比例混合搅拌制备而成。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多层次的协同作用,有效地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质、微生物生态以及作物的生长环境。在传统化学改良剂和单一生物改良剂中具有显著优势,而且能够针对不同土壤问题实现多功能改良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牟超,曾文波,匡双便,李建平,郭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南耘润合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5/2/27

相关知识

基于生物炭和多菌复合体系为核心的生态型土壤改良剂的制作方法
土壤改良剂中竹制生物炭有什么作用
定西市农技站开展矿物生物炭土壤改良剂试验
国家生物炭研究院
土壤改良剂改良酸化土壤的研究进展
好书推荐 | 《生物炭和有机肥对土壤的改良作用》
生物炭对盐碱化农田土壤微环境和大豆生长的影响
生物炭配施土壤改良剂对酸性土壤特性及烤烟品质的影响
基于生物炭技术的南方稻田土壤改良培肥与固碳减排研究及应用
不同土壤改良剂对杧果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网址: 基于生物炭和多菌复合体系为核心的生态型土壤改良剂的制作方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6557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阿氏普里斯特氏菌及其微生物菌剂在
下一篇: 气化炉渣腐植酸改性生产土壤调理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