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茶用菊花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用菊花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菊花(Dendranthema morifolium)为多年生菊科草本植物,除了野生菊花外,菊花经长期人工选择培育,目前品种已达数千种。菊花有野菊和家菊之分,其中家菊清肝明目,野菊祛毒散火,甘苦微寒,清热解毒,对眼睛劳损、头痛、高血压等均有一定效用。《本草纲目》中对菊花的药效也有详细的记载性甘、微寒,具有散风热、平肝明目之功效。《神农本草经》认为,白菊花茶能“主诸风头眩、 肿痛、目欲脱、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气,轻身耐劳延年。”茶用菊花(Ligularia)的有效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化合物、挥发油成分、绿原酸、氨基酸、微量元素等。近年来,研究工作者对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做了深入的研究,概括来说各有效成分的主要药理作用有抗癌抗肿瘤作用,抗氧化作用,抑菌抗病毒作用,抗心脑血管疾病,抗凝血,抗衰老作用,加快胆固醇代谢的作用,抗炎作用,驱铅、平喘作用等。临床上主要应用于治疗偏头痛、眩晕、眼疾、急慢性咽炎、溃疡性结肠炎等。现代医学也研究证实,茶用菊花具有降血压、消除癌细胞、扩张冠状动脉和抑菌的作用,长期饮用能增加人体钙质、调节心肌功能、降低胆固醇,适合中老年人和预防流行性结膜炎时饮用。对肝火旺、用眼过度导致的双眼干涩也有较好的疗效。历史上,产地湖北大别山麻城福田河的福白菊,浙江桐乡的杭白菊和黄山脚下的黄山贡菊(徽州贡菊)比较有名。产于安徽亳州的亳菊、滁州的滁菊、四川中江的川菊、浙江德清的德菊、河南济源的怀菊花,都有很高的药效。传统的如黄山贡菊,它生长在高山云雾之中,采黄山之灵气,汲皖南山水之精华,具有很高的饮用价值。近年来,湖北大别山麻城福田河的福白菊(C. morifolium cv. Fubaiju)声名斐然,逐步打破了杭白菊一统天下的格局。由于福白菊种植、加工、经营水平的全面提高,其各项技术指标均优于杭白菊等名菊,福白菊迅速得到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在全国主要大中城市的茶用菊花市场处于领先地位。麻城福白菊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产于以福田河镇为中心的湖北省麻城市北部山区的白菊花,因为以麻城市福田河镇为主产区,所以称为麻城福白菊,简称福白菊,又称湖北菊、甘菊。麻城福白菊栽培品种有白菊和金菊两大系列,其中白菊品种有红心大白菊、小白菊等,参见《麻城市福白菊生产加工调查与分析》,湖北农业科学,第50卷第5期,2011-3。用福白菊制备得到的茶用菊花性味微寒、微甘,含有较多的挥发油、黄酮甙、腺苷、香豆精类及生物碱,并含丰富的铁、锌、钙等微量元素。长期饮用,具有清热解渴、益肝补阴、明目解毒、润喉生津、降脂降压、减肥养颜、耐老延年之功效。目前茶用菊花生产方法不科学,导致成本较高,质量较差,产量较低,品相不佳等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茶用菊花的生产方法,包括种植方法、采摘方法和加工方法。通过实施本发明所述的茶用菊花的生产方法,包括种植方法、采摘方法和加工方法,可以克服成本较高,质量较差,产量较低,品相不佳的缺点,进一步实现茶用菊花全方位的“4GMP-10生产标准”,即生态标准、种植标准、采摘标准和加工标准。从而达到严格按制药标准生产菊花、实施全过程生产质量管理,进行科学的量化种植手段、实施全方位的科学管理的目的。具体而言,本发明所述的茶用菊花的生产方法,其在生态环保、气候适宜条件下进行I.经纬度东经 114。45,-114。20,,北纬 31。20,-31。40,, 2.海拔海拔200m 800m的大别山长江淮河分水岭南麓向阳地带,3.气温年平均温度13 °C 16 °C ;极端最低气温-6—16 °C,极端最高气温38-41。。,4.日照年日照时数2249. 7小时,无霜期> 240天,5.全年彡10°C的平均积温5100°C ;太阳辐射量为96. 0-112. 5千卡/平方厘米,6.降雨量年降水量1112. 2-1688. 7毫米,7. 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为1.5%、碱解氮82 111、有机磷11.9 111、有效钾165ppm,8. 土层深厚,保墒性好,土壤pH值6. 0-7. 5,9.森林覆盖率高达80%,10.灌溉水源大别山举水河源头所在地,水质好,无任何工业污染。进一步,本发明所述的茶用菊花的生产方法,包括茶用菊花种植方法、采摘方法和加工方法。本发明所述的茶用菊花的生产方法,其中所述的种植方法包括下述步骤(I)选地选择海拔高度为200-800米,土壤pH值为6. 0_7. 5,年平均温度在13-16°C,光照充足的山地南麓向阳地带,降水量为1100-1700毫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2)品种选择麻城当地长期种植选育出的菊花;(3)母株选择开花期选健壮、花好、味甘、无病虫害的植株标记;(4)扦插育苗阴历三月清明节后(即4月上旬),苗床保湿保肥。选6-8厘米粗壮、无病虫害的新苗,按6厘米X 20厘米的株行距扦插,当扦插苗高20cm即可移植大田;(5)移植大田立夏前后10天(5月上中旬),按行距40厘米X60厘米,带土移苗,每孔定植I株,浇水保湿;(6)打顶平头打顶分三次进行,第一次6月上旬、第二次7月中旬、第三次在8月底前;(7)培土护根当新枝长到30厘米-35厘米时,用泥土将枝条下部压实,培土时间不超过7月底;(8)灌溉梅雨季节及时清沟排水,伏旱时要灌溉抗旱,在菊花孕蕾期选用无污染水源及时灌溉;(9)施肥使用菊花专用生物肥,施肥、防止病虫害;(10)病虫害防治采取种苗、水肥等管理,实行小地块轮作种植,生物防治等综合措施防治病虫害;(11)地块轮种实行小地块轮作种植,保持土壤肥力、防止病虫害。本发明所述的茶用菊花的生产方法,所述的采摘方法包括下述步骤(I)采摘时间选择胎菊采收为阴历九月九重阳节至阴历霜降前,选择清晨无雨天露水微干时米摘;(2)采摘花蕾选择在初花期采摘花蕊不外露的胎花,此时花瓣刚伸出花蕾,嫩黄 微曲卷,采菊花时,分朵采,忌一把捋;(3)花蕾外观选择完整的一朵一柄,朵长于柄,柄约为朵的1/3 ;(4)花蕾形态选择花型完整、花蕾饱满、大小均匀;(5)花蕾大小选择朵直径不大于I厘米,长度不大于I. 2厘米;(6)花蕾数量选择每I公斤花蕾大约含有6万朵花蕾;(7)花蕾花粉选择花蕾中要保留的完整胎菊花粉,清香扑鼻、味甘醇美;(8)盛装容器选择刚采摘的胎菊,选用植物制备的容器保存;(9)储存采摘后的胎菊在10°C以下的冷库中保藏,以免变质。对于本发明而言,茶用菊花中的加工方法尤其重要,而本发明茶用菊花的加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显著的优点,其带来加工后的胎菊外观“朵大肥厚、花瓣玉白、花蕾深黄”,用此茶用菊花泡制出来的菊花茶具有“汤液清澈、黄金带绿、香气浓郁、味甘纯美”的特性。本发明所述的茶用菊花的生产方法,所述的加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I)加工容器选择直接接触面,均采用搪瓷、竹篾等非金属材质;(2)杀青时间选择采摘以后4个小时以内杀青,以免变质;(3)杀青采用蒸汽杀青,杀青的温度和时间得以控制,保持产品品种高度的均一性;(4)花粉破壁采用微波破壁技术,对菊花花蕾进行破壁,增加菊花花粉营养,保持甘甜味道;(5)气流干燥瞬间气流干燥,减少营养物质损失;(6)风选去尘用净化空气物理除尘,使得纯阳胎菊泡出来后的汤液更加清澈、透売;(7)加工温度选择加工时的车间温度保持在18_24°C ;(8)加工湿度选择加工时车间的湿度保藏在35-60% ;(9)紫外杀菌采取蒸汽灭菌和紫外杀菌技术,对环境无污染;(10)冷藏保鲜加工后的胎菊包装完毕后保藏在10°C以下的冷库中保藏。本发明所述的茶用菊花的生产方法,其中所述的种植方法中菊花选自福白菊,优选选自红心大白菊或红心小白菊,更优选红心小白菊。本发明所述的茶用菊花的生产方法,其中所述的种植方法中无污染水源选自选用无污染的河水,优选选用举水河水源。举水河起源于大别山南麓,其源头工业稀少,河水无污染,常年保持清澈,在菊花孕蕾期选用举水河水源灌溉,能够保证福白菊花蕾顺利生长,并且使胎菊绿色无污染,能确保采摘后制备得到的茶用菊花的优良品质。本发明所述的茶用菊花的生产方法,其中所述的种植方法中使用的菊花专用生物肥选自优质有机农家肥等生物肥,或选自金银花残渣,优选金银花残渣。上述有优质机农家肥选自农作物秸杆、畜禽粪便,金银花残渣可以用于防治病虫害(参见申请人的专利在先申请201110370796. 6),具有化学杀虫剂相似的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茶用菊花的生产方法,其中施肥原则是重施基肥,轻施苗肥,追施分枝肥,重施蕾肥。基肥栽种前,每亩用优质有机农家肥1200 1600kg,结合整地翻耕时施入或开沟条施;活苗肥栽种活棵后,每亩用优质有机农家肥60 100kg,兑水浇施,促使发棵;压条肥压条前,在菊苗行两边铺施优质有机农家肥每亩1000kg、尿素10 15kg,并用松土覆盖,然后压条;分枝肥8-9月份在每次摘心后施入,每次亩用优质有机农家肥120 150kg,对水浇施或施复合肥IOkg ;蕾肥也称吊蕾肥,9-10月上中旬是菊花现蕾期,这时菊花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需肥量大,可亩施尿素或进口复合肥15 20kg,促使花蕾增多,提高开花整齐度,也可视生长状况再施肥I 2次。本发明所述的茶用菊花的生产方法,其中所述的采摘方法中植物制备的容器选自竹篓或柳藤篓,优选竹篓。其具有独特的竹叶香味,更容易保存采摘的花蕾。本发明所述的茶用菊花的生产方法,其中所述的加工方法中的杀青时间优选为4个小时以内。杀青时间在4小时之内能够有效地减少胎菊的变质和香味损失,最大程度的保持胎菊独有的香味、色泽和外观。通过本发明所述生产方法制备得到的茶用菊花。本申请带来的有益效果根据本发明生产得到的茶用菊花成品不仅绿色、环保,而且口感极佳,具有良好保健作用和经济效益。本发明可以生产出优质茶用菊花,提高茶用菊花产量,解决市场上茶用菊花供不应求的局面,有利于推广茶用菊花种植,增加国民收入。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工作流程、使用方法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实施例I菊花种植地选择种植地选择的经纬度为东经114° 45’-114° 20’,北纬31° 20’-31° 40’的地区,选择在海拔200m 800m的大别山长江淮河分水岭南麓向阳地带种植,这一区域的气温年平均为13°C 16°C,极端最低气温-6—16°C,极端最高气温38-4TC,温度适宜菊花种植,其年日照时数达到2249. 7小时,无霜期> 240天,全年彡10°C的平均积温5100°C;太阳辐射量为96. 0-112. 5千卡/平方厘米,降雨量为年降水量1112. 2-1688. 7毫米,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其中有机质含量为L 5%、碱解氮82口口111、有机磷11. 9ppm、有效钾165ppm,且土层深厚,保墒性好,土壤PH值6. 0-7. 5,种植地周围的森林覆盖率高达80 %,无污染工业,空气质量优良,另外,灌溉水源是大别山举水河源头所在地,水质好,无任何工业污染。菊花的种植
品种选择麻城当地长期种植选育出的福白菊,福白菊可以选自红心大白菊或红心小白菊等,优选红心小白菊。母株选择开花期选健壮、花好、味甘、无病虫害的植株标记,对母株要严格筛选,对不合格的母株,尤其对花色不纯正的菊花母株要坚决排除,避免品种退化、菊种变异、纯度不高、品质不一等一系列问题。扦插育苗4月上旬,通常为农历清明节之后,将苗床保湿保肥,选6-8厘米 粗壮、无病虫害的新苗,按6厘米X 20厘米的株行距扦插,当扦插苗高20cm即可移植大田。在生产实际中,根据天气等特殊原因可以适当放宽对新苗尺寸的要求。移植大田立夏前后,按行距40厘米X60厘米,带土移苗,每孔定植I株,浇水保湿。注意移植的天气阴天为宜,避免太阳暴晒,时间选择早晨为宜,在生产实际中,根据天气等特殊原因可以适当放宽为小雨天气或傍晚进行移植大田。打顶平头打顶分三次进行,第一次6月上旬、第二次7月中旬、第三次在8月底前。打顶有利于菊苗分枝和菊枝间生长的平衡,防止倒伏,另外,可以保持新枝高度大致相同,使其下部枝芽均衡生长、花期整齐,采摘时容易进行。培土护根当新枝长到30厘米-35厘米时,用泥土将纸条下部压实,培土时间不超过7月底。培土护根时,把枝条向两边分,揿倒在地,每隔IOcm左右压上泥块,保证枝条与松土充分接触,有利菊苗节节生根和节部侧枝生长。待新侧枝长到20cm左右,进行第二次压条。这时压条的方向由密处压向稀处,使菊苗生长趋于平衡。灌溉梅雨季节及时清沟排水,伏旱时要灌溉抗旱,在菊花孕蕾期选用无污染水源及时灌溉。无污染水源为无污染的河水,例如举水河水源。举水河起源于大别山南麓,其源头工业稀少,河水无污染,常年保持清澈,为优质的灌溉水源。施肥使用菊花专用生物肥,用于施肥、防止病虫害。选自优质有机农家肥等生物肥,或选自金银花残渣,优选金银花残渣。优质有机农家肥主要有猪、牛、羊栏肥,鸡鸭粪等,并配施适当量的草灰或有机磷肥。金银花残渣是由金银花或其枝叶制备得到的,作为绿色有机月巴,其不仅能够作为有机肥,还起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例如对白粉病、褐斑病、枯萎病、锈病、霜霉病、黄萎病、花叶病或病毒病有防治作用,对菊蚜、菊叶螨、红蜘蛛、菊天牛、地老虎、菊潜叶蝇或粉風等菊花害虫也有相当的杀虫作用。病虫害防治采取种苗、水肥等管理,实行小地块轮作种植,生物防治等综合措施防治病虫害。菊花常见的病害有根腐病、霜霉病、褐斑病等,例如在多雨季节,菊花易发生全株叶片枯萎,拔起一看,根系霉烂,严重影响菊花的生长。防治方法采用防治为主,在种植和田间管理时采取合适的方法,发现病株要及时处理,防止病虫害的蔓延。尽量不用化学制剂防治病虫害。地块轮种实行小地块轮作种植,保持土壤肥力、防止病虫害。可以在小地块轮作种植时,在没有种植菊花的地块进行休整或种植合适的作物,保持土壤肥力和墒值。通过地块轮作种植,可以防止病虫害,例如可以有效防止菊天牛、地老虎等害虫的繁殖和发展。实施例2菊花的采摘采摘时间选择胎菊采收为阴历九月九重阳节至阴历霜降前,选择清晨无雨天露水微干时采摘。 为了防止突然出现下雨,可以在库房里设置相应烘干设备以备处理。米摘花蕾选择在初花期采摘花蕊不外露的胎花,此时花瓣刚伸出花蕾,嫩黄微曲卷,采菊花时,分朵采,忌一把捋。这样可以保持胎花的美观一致。花蕾外观选择完整的一朵一柄,朵长于柄,柄约为朵的1/3。花蕾形态选择花型完整、花蕾饱满、大小均匀;花蕾大小选择朵直径不大于I厘米,长度不大于I. 2厘米;花蕾数量选择每I公斤花蕾大约含有6万朵花蕾;花蕾花粉选择花蕾中要保留的完整胎菊花粉,清香扑鼻、味甘醇美;盛装容器选择刚采摘的胎菊,选用植物制备的容器保存;植物制备的容器选自竹篓或柳藤篓,这样的容器既能够很好的容纳胎菊,也使胎菊不易失去水分和香气。储存采摘后的胎菊在10°C以下的冷库中保藏,根据胎菊的数量,可以选择不同容量的冷库。实施例3茶用菊花的加工加工容器选择直接接触面,均采用搪瓷、竹篾等非金属材质;杀青时间选择米摘以后1-6个小时以内杀青,以免变质;杀青采用蒸汽杀青,杀青的温度和时间得以控制,保持产品品种高度的均一性;花粉破壁采用微波破壁技术,对菊花花蕾进行破壁,增加菊花花粉营养,保持甘甜味道;具体操作,使用微波炉(青岛产)进行微波破壁,将菊花花蕾进行微波辐照,当菊花花蕾温度达到100°C时,继续辐照30-40分钟。由于采用微波破壁技术,对菊花花蕾进行破壁,使得花蕾中的花粉保存完整,又经过活化处理。因此,饮用该胎菊时不必在茶杯中放冰糖,喝起来一样味甘醇美。气流干燥瞬间气流干燥,减少营养物质损失;使用气流干燥器(单级负压脉冲式干燥器,浙江产),由于气流干燥适合于处理粒径小、干燥过程主要由表面气化控制的胎菊。对于胎菊,不论初始含水量如何,使用气流干燥器一般都能将含水量降为O. 3% O. 5%。风选去尘用净化空气物理除尘;旋风除尘器大多用来去除O. 3μπι以上的粒子,并联的多管 旋风除尘器装置对3 μ m的粒子也具有80 85%的除尘效率。选用耐高温、耐磨蚀和服饰的特种金属或陶瓷材料构造的旋风除尘器,可在温度高达1000°C,压力达500X 105Pa的条件下操作,使得胎菊相对纯净。加工温度选择加工时的车间温度保持在18_24°C ;加工湿度选择加工时车间的湿度保藏在35-60% ;紫外杀囷采取蒸汽灭菌和紫外杀菌技术;冷藏保鲜加工后的胎菊包装完毕后保藏在10°C以下的冷库中保藏。实施例4 :胎菊的加工后效果福白菊作为湖北特色农产品,在国内市场中药材上被称为“湖北花”。麻城福白菊(Chrysanthemum machengfubai ju),又称福田白菊、湖北菊、甘菊,是产于以福田河镇为中心的湖北省麻城市北部山区的白菊花。通过本发明所述的“4GMP-10生产标准”进行福白菊种植、采摘和加工,得到胎菊5000g,选取任意其中100克,其外观“朵大肥厚、花瓣玉白、花蕾深黄”。再取胎菊10克,纯净水烧开泡制,用此茶用菊花泡制出来的菊花茶具有“汤液清澈、黄金带绿、香气浓郁、味甘纯美”的特性。最重要的是通过“4GMP-10生产标准”生产的菊花质量更容易控制,不同于之前各个农户生产的质量没有保证,品质也更高。经湖北中医学院、华中农业大学、湖北省科技厅、武汉市药检局等科研专家的认定,麻城福白菊原产标本核定为采自以福田河镇为中心的湖北省麻城北部山区范围内生长的菊科植物菊(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的头状花序,按传统工艺或现代工艺在当地加工而成,通过本发明上述生产方法得到的茶用菊花具有“朵大肥厚、花瓣玉白、花蕊深黄,汤液清澈、金黄带绿,气清香味甘醇美”等品质特征,为药食兼用型中药材。在饮用通过本发明上述生产方法得到的茶用菊花时,可根据不同需求选择。清香宜人的甘菊适合泡茶饮用,来自绿色大别山一带产的白菊更是上选。泡饮菊花茶时,最好用透明的玻璃杯,每次放上四至六粒,再用沸水冲泡2-3分钟即可。待水七八成热时,可看到茶水渐渐酿成微黄色。每次喝时,不要一次喝完,要留下三分之一杯的茶水,再加上新茶水,泡上片刻,而后再喝。若是饮用的人多,可选用透明的茶壶。通过本发明上述生产方法,可以达到菊花茶品全方位的“4GMP-10生产标准”,即生态标准、种植标准、采摘标准和加工标准。这个标准的核心就是要严格按制药标准生产菊花、实施全过程生产质量管理。进行科学的量化种植手段、实施全方位的科学管理。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 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1.一种茶用菊花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方法包括种植方法、采摘方法和加工方法。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茶用菊花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种植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选地选择海拔高度为200-800米,土壤pH值为6.0-7. 5,年平均温度在13_16°C,光照充足的山地南麓向阳地带,降水量为1100-1700毫米,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2)品种选择麻城当地长期种植选育出的菊花; (3)母株选择开花期选健壮、花好、味甘、无病虫害的植株标记; (4)扦插育苗阴历三月清明节后,苗床保湿保肥,选6-8厘米粗壮、无病虫害的新苗,按6厘米X 20厘米的株行距扦插,当扦插苗高20cm即可移植大田; (5)移植大田立夏前后10天,按行距40厘米X60厘米,带土移苗,每孔定植I株,浇水保湿; (6)打顶平头打顶分三次进行,第一次6月上旬、第二次7月中旬、第三次在8月底N / .IIJ ; (7)培土护根当新枝长到30厘米-35厘米时,用泥土将枝条下部压实,培土时间不超过7月底; (8)灌溉梅雨季节及时清沟排水,伏旱时要灌溉抗旱,在菊花孕蕾期选用无污染水源及时灌溉; (9)施肥使用菊花专用生物肥,用于施肥、防止病虫害; (10)病虫害防治采取种苗、水肥等管理,实行小地块轮作种植,生物防治等综合措施防治病虫害; (11)地块轮种实行小地块轮作种植,保持土壤肥力、防止病虫害。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茶用菊花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采摘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采摘时间选择胎菊采收为阴历九月九重阳节至阴历霜降前,选择清晨无雨天露水微干时米摘; (2)采摘花蕾选择在初花期采摘花蕊不外露的胎花,此时花瓣刚伸出花蕾,嫩黄微曲卷,采菊花时,分朵采,忌一把捋; (3)花蕾外观选择完整的一朵一柄,朵长于柄,柄约为朵的1/3; (4)花蕾形态选择花型完整、花蕾饱满、大小均匀; (5)花蕾大小选择朵直径不大于I厘米,长度不大于I.2厘米; (6)花蕾数量选择每I公斤花蕾大约含有6万朵花蕾; (7)花蕾花粉选择花蕾中要保留的完整胎菊花粉,清香扑鼻、味甘醇美; (8)盛装容器选择刚采摘的胎菊,选用植物制备的容器保存; (9)储存米摘后的胎菊在10C以下的冷库中保减。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茶用菊花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1)加工容器选择直接接触面,均采用搪瓷、竹篾等非金属材质; (2)杀青时间选择采摘以后1-6个小时以内杀青,以免变质;(3)杀青采用蒸汽杀青,杀青的温度和时间得以控制,保持产品品种高度的均一性; (4)花粉破壁采用微波破壁技术,对菊花花蕾进行破壁,增加菊花花粉营养,保持甘甜味道; (5)气流干燥瞬间气流干燥,减少营养物质损失; (6)风选去尘用净化空气物理除尘; (7)加工温度选择加工时的车间温度保持在18-24°C; (8)加工湿度选择加工时车间的湿度保藏在35-60%; (9)紫外杀菌采取蒸汽灭菌和紫外杀菌技术; (10)冷藏保鲜加工后的胎菊包装完毕后保藏在10°C以下的冷库中保藏。
5.如权利要求1-5任选所述生产方法制备得到的茶用菊花。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茶用菊花的生产方法,其中所述的种植方法中菊花选自福白菊,优选选自红心大白菊或红心小白菊,更优选红心小白菊。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茶用菊花的生产方法,其中所述的选自无污染的河水,优选选用举水河水源。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茶用菊花的生产方法,其中所述的种植方法中使用的菊花专用生物肥选自金银花残渣或有机农家肥。
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茶用菊花的生产方法,其中所述的采摘方法中植物制备的容器选自竹篓或柳藤篓。
10.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茶用菊花的生产方法,其中所述加工方法中的杀青时间优选为4个小时以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茶用菊花的生产方法,包括种植方法、采摘方法和加工方法。通过实施本发明所述的茶用菊花的生产方法,包括种植方法、采摘方法和加工方法,可以克服成本较高,质量较差,产量较低,品相不佳的缺点,进一步实现茶用菊花全方位的“4GMP-10生产标准”,即生态标准、种植标准、采摘标准和加工标准。从而达到严格按制药标准生产菊花、实施全过程生产质量管理,进行科学的量化种植手段、实施全方位的科学管理的目的。
文档编号A01G1/00GK102696823SQ20121017434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31日
发明者程雪翔 申请人:湖北凤凰白云山药业有限公司
相关知识
一种茶用菊花种植用节水式灌溉方法.pdf
一种茶用菊花种植用节水式灌溉方法与流程
一种菊花枣酒的生产方法
一种槟榔花止咳平喘茶及其生产方法.pdf
一种提高菊花鲜切花产量和商品率的生产方法技术
色素万寿菊花保健茶及其生产方法
一种提高菊花鲜切花产量和商品率的生产方法与流程
一种槟榔花止咳平喘茶及其生产方法
一种虫草基饲用免疫增强剂及其生产方法
一种菊花薄荷茶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网址: 一种茶用菊花生产方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68170.html
上一篇: 枥乙女草莓苗种植技术 |
下一篇: 种植养花知识培训课件.ppt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