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吉林松原发现了外来入侵物种“黄花刺茄”,面积达两万余亩。据悉,黄花刺茄原产于北美,生长范围广,破坏能力强,并且植株和果实有毒,对放牧和家畜都会产生伤害。
那么原产于北美洲的“黄花刺茄”为何会在吉林松原发现?我们应该怎样面对这个外来入侵物种呢?
首先,小白来带大家了解一下“黄花刺茄”这种植物。
黄花刺茄,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植物。直根系,主根发达,侧根较少,多须根。茎直立,基部稍木质化,株型类似灌木。高可达70厘米。大家听到这个名字,可能会联想到我们日常生活中吃的蔬菜“茄子”。虽然“黄花刺茄”和“茄子“都属于茄科,但是它们还是有很多的区别。
比如茄子的花是紫色,黄花刺茄的花是黄色。并且相对于茄子来说,黄花刺茄的植株要稍矮一些。当让,最大的区别还是——茄子是土生土长的亚洲植物,无毒;黄花刺茄是北美入侵植物,有毒!
那么北美的黄花刺茄是怎么进入吉林呢?网上有很多“阴谋论”网友,认为在这个特殊时期,北美的植物出现在我国肯定有问题。但实际上,黄花刺茄早在1981年在辽宁省朝阳县就有它分布的报道。而且除中国外,在加拿大,墨西哥,俄罗斯,韩国,孟加拉国等地都有扩散。
其实黄花刺茄最主要的传播扩散方式还是以人和动物为传播媒介,像苍耳一样,通过将种子扎入动物的皮毛和人的衣服进行传播;除此之外,因为黄花刺茄种子非常小,也会和农作物的种子混杂到一起被传播。因此,北美的“物种入侵”主要还是通过植物常见的繁殖方式和手段进行繁殖。
因为黄花刺茄有毒,不能作为牧草或者人为食用,并且其生长会扎入相邻植物根系中汲取营养与水分,破环作物生态,百害而无一利。因此对它的防治也是很重要。但目前为止,主要的治理方法还是在其幼苗时期进行人工拔除或者是在其开花期利用2,4—D(2,4—二氯苯氧乙酸)除草剂进行化学防除。
想要获取更多冷知识,记得持续关注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