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第三届鸟巢艺术节非遗传承板块的重要展演内容,8月19日至23日,“2025 魅力东方艺术盛典”在鸟巢文化中心G层活动大厅正式开启。这场以“彰显东方美学,促进文明互鉴”为宗旨的艺术活动,通过动态展演、传承人对话与多元传播等方式,这场以“彰显东方美学,促进文明互鉴”为宗旨的艺术活动,通过动态展演、传承人对话与多元传播,让传统非遗技艺在鸟巢这一公共美育空间中鲜活呈现,持续践行“艺术赋能生活、美育连接大众”的艺术节理念。
每日主题轮换:非遗技艺的鲜活呈现
盛典以“每日一主题”的形式,全方位展现非遗艺术的丰富形态与文化内涵。8月19日“荣耀时刻 遇见非遗”专场,剪纸、皮影等非遗传承人现场献艺:剪刀在指尖翻飞,片刻间花鸟鱼虫跃然纸上;皮影在光影中灵动游走,演绎着流传千年的民间故事,让观众直观感受传统技艺的指尖魔力。20日“红色新艺 共创未来”将非遗与红色文化融合,红色主题剪纸再现革命岁月场景,革命故事皮影戏传递赤诚家国情怀,让传统技艺成为红色记忆的生动载体。21日“艺路繁华 向美出发”聚焦民乐与戏曲,二胡、琵琶等民乐合奏奏响《春江花月夜》等经典旋律,京剧、昆曲选段展现“唱念做打”的独特韵味,丝竹管弦与婉转唱腔交织,尽显东方美学的温婉底蕴。22日“开开华彩 闪耀中国”带来武术、杂技等非遗项目,刚劲的武术招式展现中华武魂,巧妙的杂技表演演绎力与美的平衡,传递传统文化中的阳刚之气。23日“筑梦新时代 唱响新未来”以跨界融合收尾,民乐与电子音乐创新碰撞,传统舞蹈与现代舞同台共舞,让非遗在当代艺术语境中焕发新活力。
传承人深度对话:解锁技艺背后的文化密码
活动现场专设访谈区,每场展演后邀请2-3位非遗传承人开展交流分享。传承人不仅讲述技艺的历史脉络——从剪纸技艺的南北流派差异到皮影戏的制作工艺演变,从民乐乐器的材质选择到武术招式的实战渊源,更分享自身的传承故事:有面对时代变化的创新探索,还有如何让古老技艺走进校园、融入生活的实践经验。
此外,传承人还现场解读作品中的文化寓意:剪纸中“喜鹊登梅”的吉祥寓意,皮影戏里“岳母刺字”的精神内核,民乐旋律中蕴含的自然哲思,让观众在欣赏表演的同时,更能读懂非遗技艺所承载的文化记忆与精神价值。
多元传播赋能:让非遗之美走向更广阔舞台
为让更多人感受非遗魅力,活动全程进行专业录制,展演内容及传承人访谈将后续登陆中国国际教育电视台《遇见非遗》、中国教育电视台《筑梦新时代》等电视栏目。“现场体验+屏幕传播”的模式,既保障了现场观众的沉浸式互动,又打破了时空限制,让无法到场的观众也能透过镜头感受非遗艺术的温度,进一步扩大“艺术入巢”的辐射范围。
作为第三届鸟巢艺术节的非遗板块活动,魅力东方艺术盛典与同期的鸟巢非遗展览形成呼应。据悉,聚焦木雕技艺的“国韵新章 时光印记”木雕非遗艺术展于鸟巢文化中心同期举办,共同构建非遗传承的立体场景。从动态展演到静态展览,从现场体验到屏幕传播,系列艺术活动让传统非遗在鸟巢的公共艺术空间中“活”起来,为喜爱艺术的朋友打造一次全方位的体验之旅。
(本文来源:大象新闻。本网转发此文章,旨在为读者提供更多信息资讯,所涉内容不构成投资、消费建议。对文章事实有疑问,请与有关方核实或与本网联系。文章观点非本网观点,仅供读者参考。)
相关知识
非遗“鸟巢时刻”:魅力东方艺术盛典演绎东方美学传承
追“竹”时髦,从非遗文化看东方美学
千年凤香邂逅水磨雅韵 红西凤与昆曲共启非遗美学盛典——“澎湃中国红・非遗共此樽”主题活动5月7日苏州启幕
招募非遗传承人共绘东方之美,“拾光之花”非遗焕新公益计划正式启动
【案例】国妆与国装「联姻」,演绎东方美学|SocialBeta
花西子的东方美学创新,刺绣限定系列背后的非遗传承
花西子的东方美妆之路,非遗产业化与文化传承的典范
策展人杨絮子:非遗美学在创新
GLASS三周年盛典,江疏影携梦金园「吉祥宝相」黄金花丝手包闪耀亮相
花西子「苗族印象」系列:结合民族艺术与东方美学
网址: 非遗“鸟巢时刻”:魅力东方艺术盛典演绎东方美学传承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73251.html
上一篇: 合肥芜湖路街道南园社区开展“浪漫 |
下一篇: 雪莲花寓意解读 雪莲花象征意义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