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竹子因为象征高洁的品质而被世人熟知,但是竹子不但象征寓意好,而且在中药里运用也比较多,和竹有关的药也有好几种。
竹叶
淡竹的干燥叶。 味甘、辛、淡,性寒。归心、胃、小肠经。具有清热泻火,除烦,生津,利尿之功效。 用于热病烦渴,口舌生疮,小便短赤涩痛。阴虚火旺、骨蒸潮热者不宜使用。
竹叶还常用于作药粥。
据清代曹庭栋名医所编的《老老恒言》记载:“竹叶解渴除烦,中暑者宜用竹叶一握,山桅一枚,煎汤去渣下米煮粥,进一、二杯即愈”。
淡竹叶
淡竹叶的干燥茎叶。 味甘、淡,性寒。归心、胃、小肠经。体轻渗泄,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利尿通淋的功效。对于牙龈肿痛、口腔炎等有良好的疗效,民间多用其茎叶制作夏日消暑的凉茶饮用。阴虚火旺、骨蒸潮热者不宜使用。
竹沥
是将竹竿劈开,经火炙,收集两端滴出的竹汁。 味甘、苦,性寒。归心、肝、肺经。具有清肺降火,滑痰利窍的功效。 用于中风痰迷,肺热痰壅,惊风,癫痫,热病痰多,壮热烦渴,子烦,破伤风。
本品性寒滑利,寒痰及便溏者忌用。
竹茹
是竹茎刮去绿色皮层后,再刮取第二层之物,亦称“竹二青。 味甘,性微寒。归肺、胃,心、胆经。
具有清热化痰,除烦,止呕的功效。
用于痰热咳嗽,胆火挟痰,惊悸不宁,心烦失眠,中风痰迷,舌强不语,胃热呕吐,妊娠恶阻,胎动不安。
天竺黄
为禾本科植物青皮竹或华思劳竹等秆内的分泌液干燥后的块状物。 味甘,性寒。归心、肝经。具有清热豁痰,凉心定惊的功效。
用于热病神昏,中风痰迷,小儿痰热惊痫、抽搐、夜啼。
鉴别用药:竹茹、竹沥、天竺黄均来源于竹,性寒,均可清热化痰,治痰热咳喘;竹沥、天竺黄又可定惊,用治火热或痰热所致惊风,癫痫,中风昏迷,喉间痰鸣。然竹沥性寒滑利,清热涤痰力强,惊痫中风,肺热顽痰胶结难咯者多用;天竺黄化痰之力较缓,但清心定惊之功较好,多用于小儿惊风,热病神昏抽搐;竹茹长于清心除烦,多用治痰热扰心的心烦失眠,并能清胃止呕,用治胃热呕逆。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话说回来,人把竹用到极致,竹竿可以做栅栏,竹叶能入药也可以做笤帚,还有竹子皮(竹茹)、竹子水(竹沥),甚至放在其他生物身上就是病变的天竺黄都能入药。
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版权声明:
相关知识
竹药是什么(竹入药部位)
物以天成,药以象知——以竹类药意象与功能为例
竹类形态特征
竹类
第11代竹编传人:竹篮比塑料袋环保,不能断在我这一辈
药姑山竹子:探秘竹文化魅力,解锁多重价值
乱竹侵红药,病花羞晚春。
竹类栽培技术
竹类生长
苗族竹文化探析
网址: 竹类药 | “竹竹”辈辈全是药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73405.html
上一篇: 竹子叶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 |
下一篇: 【竹子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