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阎侠)8月27日,复星医药2025年半年度报告已出炉。2025年上半年,复星医药实现营业收入约195.14亿元,同比下降4.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7.02亿元,同比增长38.9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约9.61亿元,同比下降23.39%。
截至2025年6月30日,复星医药的资产负债率为49.24%,较2024年年末的48.98%略有上升。
对于业绩变动的原因,复星医药表示,营业收入同比减少主要受药品集中带量采购续标及部分地方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开展的影响,但报告期内创新药品收入稳健增长;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加主要系出售和睦家剩余权益以及其他非核心资产的收益贡献。
对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同比减少,复星医药解释称影响因素主要有三个,首先是营业收入同比减少;其次,在2024年第四季度由合营企业转为全资子公司的复星凯瑞尚处于投入期,对其持股比例的增加导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亏损相应增加;第三,部分联合营公司收益报告期内同比减少。
今年上半年,复星医药通过供应链管理等措施持续优化经营现金流,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1.34亿元,同比增长11.90%。复星医药持续推进非战略非核心资产的退出和整合,优化资产结构,加速现金回流,2025年以来已签约处置项目总额超20亿元。
复星医药直接运营的业务包括制药、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医疗健康服务,并通过参股国药控股覆盖到医药商业领域。其中,制药业务为复星医药的核心业务,包括创新药业务、成熟产品及制造业务以及疫苗业务。医疗器械与医学诊断业务通过业务整合与协同提升,已初步构建形成以医疗美容、呼吸健康、专业医疗、体外诊断为核心的业务分支。
2025年上半年,在治疗药物方面,复星医药自主研发及许可引进的4个创新药品共5项适应症于境内外获批、4个创新药品申报上市,57个仿制药品种于境内外获批。2025年上半年,复星医药研发投入共计25.84亿元;其中,研发费用为17.17亿元。
复星医药可能面对的风险包括产业政策调整、市场竞争风险、业务与经营风险、管理风险、汇率波动风险、不可抗力风险。
随着药品和耗材集采的常态化推进以及创新药政策的持续支持,医药行业的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一方面创新药行业面临国内政策和市场环境变化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也面临着来自跨国药企与本土创新药企的多方角逐。同时,若药品研发与临床需求不匹配,或药品上市后因竞争加剧等因素导致销售不畅,均可能影响到前期投入的收回和经济效益的实现,进而对复星医药的盈利水平和发展构成不利影响。同时,随着生物类似药集采等政策的推进,也为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部分生物类似药可通过集采扩大市场份额,但也可能面临降价压力。
对此,复星医药的应对措施是:持续跟踪和把握行业及政策发展的变化趋势,坚持创新研发,持续丰富产品管线、优化产品结构、提升研发效率;同时,在生产运营方面提升规模化效益,积极提质增效;营销方面进一步加大市场开拓力度、提高产品力,以扩大市场覆盖度。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柳宝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