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中药方子大全

中药方子大全

中药方子大全方剂查询方剂快速查询一画二画三画四画五画六画七画八画九画十画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方剂关键字查询窗体顶端窗体底端当前位置:中医外科学 > 方剂查询方剂快速查询附方的剂量参考《中医外科学》或原出处中的剂量,部分原著没有剂量者,编者根据药典及临床经验用红色加注,以示区别。

所有药物的剂量只供临床参考,由此引起的不良后果,著者不负任何法律责任。

一画一号扫风丸 (经验方) 大枫子1750g 苡仁240g 荆芥240g 苦参白蒺藜小胡麻苍耳子防风各120g 白花蛇30g 苍术白附子桂枝当归秦艽白芷草乌威灵仙川芎钩藤木瓜菟丝子肉桂天麻川牛膝何首乌千年健青礞石(制) 川乌知母栀子各60g共为细末,水泛成小丸,干燥后待用。

功用:祛风,利湿,杀虫。

治初期轻型麻风。

用法:成人初用6g,每天2次。

3天后如无呕吐、恶心等反应,可每次加1.5g,至第8天后每天服3次。

方歌:一号癣药水 (经验方) 土槿皮300g 大枫子肉300g 地肤子300g 蛇床子300g 硫磺150g 白鲜皮300g 枯矾150g 苦参300g 樟脑150g 50%乙醇20000ml 将土槿皮打成粗末,大枫子肉捣碎,硫磺研细,枯矾打松,用50,乙醇温浸,第1次加8000ml浸2天后,倾取清液,第2次再加6000mI,再浸2天,倾取清液,第3次加600Oml,去渣取液,将3次浸出的药液混和,再以樟脑用95,乙醇溶解后,加入药液中,俟药液澄清,倾取上层清液备用。

功用:杀虫止痒。

治鹅掌风、脚湿气、圆癖等病。

用法:搽擦患处,每天3,4次,有糜烂者禁用。

方歌: 一扫光 (《外科正宗》) 苦参黄柏烟胶各500g 枯矾木鳖肉大枫子肉蛇床子点红椒樟脑硫磺明矾水银轻粉各90g白砒15g 共研细末,熟猪油1120g,化开,入药搅匀,作丸如龙眼大,瓷瓶收贮。

功用:杀虫止痒。

治白秃疮、疥疮、白屑风等证。

用法:搽擦疮上。

方歌:二画八宝丹 (《疡医大全》) 珍珠3g 牛黄1.5g 象皮琥珀龙骨轻粉各4.5g 冰片0.9g 炉甘石9g 研极细末。

功用:生肌收口。

用于溃疡脓水将尽者,阴证、阳证都可用。

用法:掺于患处。

方歌: 八二丹 (经验方) 熟石膏8份升药2份,各研极细末,和匀。

功用:提脓祛腐。

用于溃疡脓流不畅,腐肉难脱。

用法:掺于疮面,或制成药线插入瘘管,外用膏药或油膏盖贴。

方歌:八珍汤 (《正体类要》) 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当归白芍地黄川芎各30g。

功用:补气补血。

用于疮疡、皮肤病属气血两虚者。

用法:水煎服。

方歌: 八正散 (《和剂局方》) 木通瞿麦车前子萹蓄滑石炙甘草山栀子大黄各500g。

功用:清利湿丁桂散 (经验方) 公丁香肉桂各30g 共研细末。

功用:温化痰湿,散寒止痛。

用法:掺膏药或袖膏内敷贴患部。

方歌:二白散 (《外科大成》) 生南星贝母等分,共研细末。

功用:化痰散结。

用于肉瘤、痰核。

用法:鸡子清和米醋调敷。

方歌: 二陈汤 (《和剂局方》) 陈皮15g 半夏15g 茯苓9g 甘草5g。

功用:燥湿化痰。

用于疮疡痰浊凝结之证。

用法:水煎服。

方歌:二矾汤 (《外科正宗》) 白矾皂矾各120g 孩儿茶15g 侧柏叶250g功用:杀虫止痒。

用于鹅掌风。

用法:水煎,浸泡。

方歌: 二号癣药水 (经验方) 米醋10000g 百部蛇床子硫磺各240g 土槿皮300g 砒石6g 斑蝥60g 白国樟36g 轻粉36g(或加水杨酸330g,冰醋酸100ml,醋酸铝60g) 先将砒石、硫磺、轻粉各研细末,再同其余药物和米醋浸在瓶中或缸中,俟1周后使用。

功用:杀虫止痒,用于鹅掌风。

用法:外搽,每天1,2次,也可浸用,约浸20分钟。

有糜烂者禁用。

方歌:二妙散(丸) (《丹溪心法》) 苍术180g(米泔水漫) 黄柏180g(酒炒) 研为细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子大。

功用:清热化湿。

用于湿疮、臁疮等,肌肤焮红,作痒出水,属于湿热内盛者。

用法:每天9g,淡盐汤送下。

方歌: 二仙汤 (经验方) 仙茅淫羊藿当归巴戟知母黄柏各10g。

功用:调摄冲任。

用于瘾疹属冲任不调者。

用法:水煎服。

方歌: 九华膏 (经验方) 滑石600g 月石90g 龙骨120g 川贝18g 冰片18g 朱砂18g 共研细末,放凡士林油中调匀使成20%的软膏,冬季可适当加入香油。

功用:消肿止痛,生肌润肤。

用于内、外痔发炎及内痔术后。

用法:外用。

方歌:九黄丹 (经验方) 制乳没各6g 川贝6g 石膏18g 红升9g 腰黄6g 朱砂3g 炒月石6g 冰片0.9g,各研极细末,和匀。

功用:提毒拔脓,祛瘀祛腐,止痛平胬。

治一切痈疽已溃,脓流不畅,肿胀疼痛者。

用法:将药粉掺于患处,用膏药或抽膏纱布盖之。

方歌:九一丹 (《医宗金鉴》) 熟石膏9份升药1份各研极细末,和匀。

功用:提脓祛腐。

用于溃疡、瘘管流脓未尽者。

用法:掺于疮面,或制成药线插入疮口或瘘管。

方歌:七宝美髯丹 (《邵应节方》) 制首乌1000g 牛膝400g 补骨脂400g 茯苓400g 菟丝子400g 当归身400g 枸杞子400g 分制后,共研细末,炼蜜为丸。

功用:补肾元,乌须发。

用法:每天3次,每次9g,空腹,淡盐汤或开水送下。

方歌:七三丹 (经验方) 熟石膏21g 升药9g 共研细末。

功用:提脓祛腐。

用于流痰、附骨疽、瘰疬、有头疽等证,溃后腐肉人参养荣汤 (《和剂局方》) 党参白术炙黄芪炙甘草陈皮肉桂心当归各30g 熟地黄五味子茯苓各22g 远志15g 白芍90g 大枣8g 生姜6g。

功用:补益气血,宁心安神。

用于疮疡溃后气血虚弱,久不收敛者。

用法:上锉散。

每服12g,水500ml,加生姜6g,大枣8g,煎至300ml,去滓,空腹服。

方歌:三石散 (经验方) 制炉甘石熟石膏赤石脂各90g 共研细末。

功用:收涩生肌。

用于皮肤病滋水浸淫者。

用法:麻油或凡士林调搽患处。

方歌: 十全大补汤 (《医学发明》) 党参6g 白术茯苓各9g 炙甘草3g 当归9g 川芎6g 熟地黄12g 白芍9g 黄芪12g 肉桂3g。

功用:补气补血。

用于疮疡气血虚弱,溃疡脓液清稀者。

用法:上锉散,每服9g,加生姜6g,大枣8g,水500ml,煎至300ml,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方歌:十全流气饮 (《外科正宗》) 陈皮赤苓乌药川芎当归白芍各3g 香附2.4g 甘草1.5g 青皮1.8g 木香0.9g 生姜6g 大枣8g。

功用:疏肝解郁,健脾理气。

用法:水煎服。

方歌:三画大补阴丸 (《丹溪心法》) 黄柏知母各120g 熟地黄龟板各180g。

功用:养阴清热。

用于红斑性狼疮、阴茎癌肝肾阴虚者。

用法:上为末,猪脊髓、蜜为丸。

每服6,9g,空心盐温水送下。

方歌: 大承气汤 (《伤寒论》) 生大黄(后下)12g 枳实12g 厚朴24g 芒硝(冲服)6g。

功用:泻热攻下。

用于疮疡、皮肤病、急腹症里热实证。

用法:水煎服。

方歌:大分清饮 (《类证治裁》) 茯苓猪苓泽泻木通山栀车前子枳壳各9g。

功用:清利湿热。

治疗精浊、溺浊、水疝。

用法:水煎服。

方歌:马勃膏 (经验方) 马勃20g 凡士林80g 马勃研末高压消毒后,用凡士林调成油膏。

功用:生肌收口。

用法:敷贴患部方歌: 马齿苋合剂 (经验方) 马齿苋30g大青叶,5g 紫草10g 败酱草10g 桃仁l0g 红花l0g 赤芍l0g功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用法:水煎服。

方歌:千捶膏 (经验方) 蓖麻子肉150g 嫩松香粉300g (在冬令制后研末) 轻粉30g(水飞) 铅丹60g 银朱60g 茶油40g(冬天需改为75g)须在大伏天配制。

先将蓖麻子肉入石臼中捣烂,再缓入松香末,俟打匀后,再缓入轻粉、铅丹、银朱,最后加入茶油,捣数千捶成膏。

功用:有消肿止痛,提脓祛腐之功。

用于一切阳证,如痈、疽(有头)、疖、疔等。

用法:隔水炖烊,摊于纸上,盖贴患处。

方歌: 千捶膏 (简易制法) 蓖麻子油90g 嫩松香360g 轻粉30g(水飞) 铅丹60g 银朱60g 。

功用:有消肿止痛,提脓祛腐之功。

用于一切阳证,如痈、疽(有头)、疖、疔等。

用法:先将蓖麻子油和嫩松香一并入砂锅内千金散 (经验方) 煅白砒6g 制乳香制没药轻粉飞朱砂赤石脂炒五倍子煅雄黄醋制蛇含石各15g 共研细末。

功用:蚀恶肉、化疮腐。

用于一切恶疮顽肉死腐不脱者,以及干日疮、鸡眼、痔瘘等证。

用法:将药粉掺入。

相关知识

调理月经的中药方子
中药方子大全
中药减肥方子都有哪些种类呢
溃疡性结肠炎中药方子有哪些药
宝宝慢性咳嗽中药方子
小儿哮喘的中药方子
有治疗皮肤病中药的方子不?
这个药方子需要多少钱
温经散寒最有效的中药方子
中药调理肺部的方子有哪些

网址: 中药方子大全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8757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中药方剂情况.pptx
下一篇: 伏花的中药别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