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现代文阅读 难度:0.4 引用次数:292 题号:8572409
阅读徐光惠的《开在心里的橘子花》,回答下列小题
开在心里的橘子花
徐光惠
①周日的清晨、穿上运动装前往郊外的南山。山风徐徐,吹拂着脸庞。突然,隐隐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四处张望。并没有看见有花啊。我循着花香一路寻去,转过一座小山坡.顿觉眼前一亮,满眼缤纷,这里竟是一片翠绿的橘林。
②小小的橘子花缀满枝头,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真香啊!它静静的开着,不张扬,不喧哗,自然开放在荒郊僻野。一阵风吹过,几朵小花飘落于掌心,花瓣虽已渐渐枯落,却仍可嗅到淡淡余香,我的心里充盈着满满的感动。
③小时候,故乡很多人都会栽种橘树,父亲在老屋后也种了两棵。用不着精心打理,经过阳光雨露的沐浴,橘树很快长得高大茂盛,绿意盎然。每年清明几场春雨后,初夏的某天,似乎只一夜之间,你家的橘子花开了,他家的橘子花开了,全村的橘子花都开了,整个村子浸透在醉人的花香里。我和小伙伴们常常跑到树下玩耍,摘几朵橘子花别在发间,披着满身的花香,欢天喜地满村子疯跑。这时,父亲看着满树橘花,脸上露出笑容,“看这花开得多好,今年橘子收成一定不错啊!”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
④橘子成熟了,我们几兄妹帮着父母来摘橘子。分享着收获的喜悦。橘子圆溜溜、黄橙橙的,酸甜可口。父母每年都会送些给亲戚、乡邻,自家也留一些。有一年,橘子遭了虫害,收成很少,母亲把橘子锁在柜子里,家里来了客人才拿出来招待,我们才能分到几瓣吃,让人觉得心里欠欠的。
⑤一次放学回家路上,我和同伴路过一片橘林,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刺激着我的味蕾。我咽了咽口水,瞄了一眼身边的同伴,同伴环顾四周悄然无人,便给我使了个眼色,我们迅速摘下了两个橘子,飞也似地逃离橘林,心怦怦乱跳,掰开橘子一阵狼吞虎咽,酸甜的滋味让我们开心不已。我舍不得全部吃掉,便留下几瓣放书包里。
⑥晚上,我悄悄拿出剩下的几瓣橘子,不巧被进屋的父亲发现,他沉着脸问:“小惠,哪来的橘子?”“我,我,别人给的……”我支支吾吾地,低下头不敢看父亲的脸。“是不是在村头树上摘的?听说下午有人偷摘橘子了。”我的脸唰地红了:“爸,我,我错了!”
⑦“你记住了,别人家的东西,咱千万不能拿,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我点点头,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父亲的声音不大,却重重地敲打在我的心上,让我牢记一生,时刻提醒自己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
⑧橘子花开了一年又一年,父亲已过世多年,不知道那老屋后的橘子花开了吗?——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
——摘自《中国电视报》2018年04月19日(有删改)
1.文章以“开在心里的橘子花”为标题,有何作用?
2.从记叙顺序角度看,去掉第①②段将影响文章的表达效果,请说明理由。
3.怎样理解第⑧段画线句“于我,它们一定开了,开在我的心里,芬芳着我生命的每一天”的含义?
4.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的二项是( )( )
A.选文语言形象生动,情真意切,有浓郁的抒情意味。B.第③段中“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一句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形象写出了父亲对橘子丰收的憧憬。C.阅读第③④段,可以感受到作者故乡民风的淳朴和家庭的和睦。D.第⑤段中“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个晶莹的红灯笼”是景物描写,生动写出了橘子熟的特点,表现了作者看到满树红橘子的喜悦心情。E.第②段中“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此句中的叠词虽形象地写出了花蕊多而密集的特点,但是却是得语言啰嗦而拖沓了。更新时间:2019/09/10 00:54:14 |
抱歉! 您未登录, 不能查看答案和解析点击登录
相似题推荐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整体分析:这篇文章以诗意笔触勾勒楮树平凡中的生命美学。通过四季轮回中的枝叶、果实与人间烟火交织,赋予楮树谦和坚韧的品格象征。文中糅合个人记忆与哲思,将楮树与老庄“逍遥”精神相勾连,在清愁与通达间,完成对自然朴素生命哲学的深情礼赞,文字如楮叶摇曳,静美而深邃。
【推荐1】岁蔓坡野
宋涛
①在沟渠边,人们时常能见到一种枝干虬曲、旁枝横溢的树,我们叫它楮树。
②楮树在寂寞里等着春天。等,分明是一门打坐的慢功,阳光绿意,需慢慢修来。由此,楮树叶形俗常,干少挺举,缺少了张扬的底气,风来,抖一抖疲惫的枝干,阳光一照,暖一暖薄凉的心神。扶漫的团绿,散落在坡野寂寞里,滋养出楮树们谦和的性情。
③一个暮夏时节里,爷爷拿出两根细细的楮条说,照这样的,我们砍楮条去。幸福河岸边,拨开杂树的枝条,踏着枯叶,寻找楮树。见到一蓬中有粗细均匀、长短适合的,爷爷就拿斧头砍下来,我收拾打捆,用布条捆起来。楮树扑棱子也不是每处都有,我们时而沿着寨墙边找寻,间有杂木横斜身前,也有拉拉秧攀缘其间,小心清除,才抵近楮树;时而沿往李油坊方向的河道坡寻找,砍楮条还要脚下站稳,以免跌到河里。午后的阳光把汗水浸满全身,疲惫袭来,脚酸手沉。两捆楮条已圆滚紧实,小捆放到我肩上,大捆爷爷背起。此后几日,家门口大槐树下,爷爷把楮条揉捏柔顺,搭经纬,编篮子,编箩头。暮夏时节的楮条,结实柔顺,编出的篮子有型耐用。秋收的日子,那结实的篮子,一趟趟把满野的秋果㧟①回家。
④陈抟公园古城墙上,杂木森森,枝摇叶动。每日走过,在一众杂木间,几株楮树或立在晨练步道旁,或伏在城墙半坡上。心形的叶片,覆着细细的毛,那些带云纹的叶片,用风的手,把浓厚的阳光摔碎到城墙上,光浮影斜。南北向的那段步道,常有几位年轻的妇人在打羽毛球,球拍挥起,在空中画出优美的弧线,球有时会落到楮树的脚边,有时会落到楮叶上或杈间。风拂过,枝摆叶摇,仿佛是楮树对晨练人们的称赞,抑或它的情绪也被拉起来:动起来,忘形起来,以至夏日的每一天,都被活力涨满。早起的鸟儿有虫吃,这道理也可以比照赶早的人们吧!慢跑、拉伸、晃腰、耸肩,清爽的风拂面,晨色入眸,空气润肺,和楮树一起摇摆,心,自然也轻灵起来。
⑤楮树的果实,小球样灰青,似在尘土旁玩耍的孩子的脸,灰蒙、青涩、天真、可爱。暮春,阳光的脚步从楮树的身边走过,每一步都踩得深厚,那球状的果,被阳光和雨水养得瓷实膨大,由灰青出落得青碧。六月的风有一些创意,出手就把北地碧绿的麦田抚弄得醉意朦胧,在阳光下一野金黄,麦香撩人。此时村北河坡上,楮树间已挂满红红的楮果:颗颗圆润,在圆果上布满一根根红嫩的果针,每一根果针,底部颜色浅白,上部渐趋深红,顶部膨大有籽。望去像一颗颗圆球形草莓,在风中挂着一树红艳的欢喜!每每从河岗上经过,我和玩伴们总会爬上去,摘下楮果,拿起,先用舌头舔一舔,那清香丝丝浸润唇齿,男孩子们不会矜持,贪婪地放入嘴里,那带着硬劲的果针,在唾液里根根软化,滤出清甜的汁水,慢慢咽下,清香便顷刻通透肺腑。慢慢吐出圆圆的果核,下一枚楮果在手里端详,又续接一轮清甜的体验。在楮树上有摘果的,下边有几个接果的,收获后平均分似乎是个好主意。有时谁吃得快,也是一种优势,最后向伙伴讨要一枚,便顿觉占有更多的美味了。那时,我们隐匿在夏日的翠荫里,令母亲麦忙时寻也不着,楮果的美味,使我们忘记了她们安排的麦田的活儿,乐而忘归。
⑥荒沟僻角间,楮树在夏季的一汪汪翠荫里,随处可见。有一年,我把家安在一乡镇粮管所里,那是妻子的单位,院子宽阔。看到院里住户有养猪的,妻和我商量,想养两头。我回老家请来姐夫,帮忙砌起猪圈。开春,妻子从附近农户家买来两头黑色小猪崽。于是下班后,给猪割草就成为居家生活的一部分。听说猪儿喜欢吃楮叶,于是闲散的时间里,便㧟着篮子到坑塘边、大路旁找楮叶。当把满满一篮楮叶撒进猪圈,看到小猪们欢实地吃着,一些淡淡的幸福萦绕心间。那一篮篮楮叶,就像㧟回家的碎小的愿望,每日都明晰着幸福的主题。收获的日子像秋日清爽的风,突然就来到我们身边,兑现着生活的承诺。暮秋,猪圈里猪儿已膘肥体壮,只待杀猪客估价而出。一个秋日的黄昏,夜幕降临得早些,等两位杀猪客过秤,结账,把号叫的猪儿驱赶上车。望着空空的猪圈,我的心里塞满几分怅然。
⑦在四季的散章里,楮树是清愁的。片片楮叶摇曳成明黄,立站沟渠,局促无助,春天遗弃的孩子。薄寒时有莽撞,黄叶一地,似明澈的心绪。立在原野,站在坡头,那一树明黄,是楮树四季的通透,曾经的,晨光漫过眼眸,鸟语叽喳四起,经过热闹,历过寂静,季节又一次轮回。俗语说:“楮扑棱子难成才。”是指它既难成才,也不成气势,说是树,却很少有主干挺挺的,多为多干散发,或一干弯曲,自然也就少招致砍伐,少受伤害了。
⑧在世间,楮之精神,得老庄的“逍遥”之理,丑美自安,岁蔓坡野。
(选自《散文选刊·下半月》2024.10有删减)
【注释】①㧟:kuǎi〈方〉用胳脾挎着。
1.请根据文章内容、补全下面的表格。
2.请从
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⑤段中画线句。
【参考角度:①多处使用叠词②使用一系列动词】
每每从河岗上经过,我和玩伴们总会爬上去,摘下楮果,拿起,先用舌头舔一舔,那清香丝丝浸润唇齿,男孩子们不会矜持,贪婪地放入嘴里,那带着硬劲的果针,在唾液里根根软化,滤出清甜的汁水,慢慢咽下,清香便顷刻通透肺腑。慢慢吐出圆圆的果核,下一枚楮果在手里端详,又续接一轮清甜的体验。
3.第⑥段中“望着空空的猪圈,我的心里塞满几分怅然”,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作者“怅然”的原因。
4.“岁蔓坡野”的褚树很是“俗常”,却寄寓了作者丰富的情思。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散文主旨的理解。
2025/03/22 | 481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2】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最温暖的墙
马国福
(1)玲玲是一名中学教师。她的职业性质决定了她要经常与粉笔打交道。当粉笔灰尘雪花一样把她的世界装点得银装素裹的同时,也悄然腐蚀着她的手指。
(2)几年下来,她的右手拇指和食指结了厚厚的一层老茧。尤其是冬天,天冷的时候,她手上的老茧裂开了口子,一堂课板书下来,疼痛不已。上课前擦的润肤油,不到几分钟的时间被粉笔灰吸得一干二净。为了减轻疼痛,下课后她经常用热水袋捂住冰凉疼痛的手指。
(3)有一堂课,她需要板书一黑板内容,写到一半的时候,她手上的裂口流出很多血。那点点血迹像梅花一样,竟将自己的粉笔点缀得分外引人注目。
(4)玲玲拿出纸擦掉手上的血,继续书写。不专心上课叽叽喳喳说话的学生见状后不再说话。教室里静极了,只听见粉笔头在黑板上轻轻发出的沙沙声,就像秋天的叶子,一片一片凋落在草地上发出的轻微声音。
(5)第二天上课时,她一走进教室,发现学生们的眼神和往常不一样,有一种期待、一种激动,那种神情意味深长,就像捉迷藏的孩子希望自己的秘密不被人发现。班长喊起立,全班学生向老师问好,他们并没有把目光放在老师身上,眼睛全盯着讲台上的粉笔盒。这让她感到很蹊跷,莫非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当她从粉笔盒里拿出粉笔准备书写时才发现,那些粉笔整整齐齐全部穿上了外套,一根根粉笔被五颜六色的彩纸裹了起来,像花园里多彩的花枝。
(6)玲玲以为学生们在和她开玩笑,准备撕掉包裹粉笔的彩纸时,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喊:老师先不要撕,请先看看那些字!那纸上面有字。
(7)轻轻撕开纸,纸上密密麻麻写着:“老师,天冷了,我们看到你板书时手上流血,就用纸把粉笔包起来。这样你写字时手就不会疼了!”在那些粉笔中有一支特别独特,没有包纸,被一个硬壳的彩色笔筒包着。拿起来仔细一看,原来是一个已经用尽,可以随意拧着伸缩的唇膏筒!这是多么诗意美好的创意啊!这些纯真的孩子,把母亲用来化妆的唇膏筒也给拿来了。
(8)几十双眼睛盯着她。她的眼睛湿润了,泪水像地下泉水,慢慢地涌了出来。她微笑着向学生们道谢。转过身,书写。粉笔灰像雪花一样飘落,竟使这寒冬的教室显得格外婆娑和妩媚。握着那细细的粉笔,她感觉自己握着的不是一支粉笔,而是一双双温暖的小手,一支支有力的橹桨,在爱的海洋里划呀划。他们用薄薄的一张纸,在寒冬,给老师筑起了一堵最温暖的墙。此刻,她的心里涌动着一种说不出的力量。她知道,那些孩子的心,像细微的炭火一样,默默燃烧着。(选文有删改)
1.请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第(5)段的划线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句中的“有一种期待”,学生们“期待”什么?
3.你是怎样理解文章标题“最温暖的墙”?
4.爱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大爱无言,只需行动。在你的生活中也有体现人间真情的事例,请举出一例,并作简要分析。
2017/05/10 | 42次组卷
现代文阅读 | 较难 (0.4)
名校
【推荐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故乡的槐树
丁皎年
①故乡,很适合槐树生长。树苗成活率高,清秀深绿,郁郁芊芊。长大移种的时候,砍得只剩树头和老根,随便放几天也没事。栽上,浇水,一个星期就发芽了。一个夏秋过去,就长成一棵很像样子的树了。几年后,树冠硕大浓密,可遮阴乘凉。一棵槐树,挺秀葳蕤;一片槐树,蔚然成林。
②大槐树颇具魅力,冬日的雪中或寒风里,它依然挺拔,枝条萧疏劲道,足以让不惧冷风的寒鸦和喜鹊停歇、筑巢。春天,它的枝叶紧随早春先发芽开花的银翘、杏花、桃花、迎春花等,很快变绿,叶叶细密,枝枝厚实,可谓生机勃勃。夏日村口的大槐树下,浓荫蔽日,河水潺潺,老人们在树底下乘凉,聊天,喝茶,看风物。妇女在河边浣衣,纳鞋底。繁密的枝叶间开着繁密的白色碎花,散发出如丝如缕的幽香。有时,闲聊的妇女们不知说了什么,笑声很响,惊飞了大槐树上的鸟儿。笑声过后,安静了,一会儿,说话声又响起了,像河中深水处回旋的波浪那样有规律。靠河岸的浅水处,几片树叶如小船晃悠,一天或数日好像就是这几片叶子,好像又替换成新的了。距离大槐树几十米的河段,豁然开朗,阳光灿烂,一条河分两半,一半温热一半清凉。河的上游燕子飞掠,荞麦田里蝴蝶翩翩。麻雀叽喳,斑鸠藏荫,喜鹊立枝,大槐树是它们的聚会场所。村里有些人家,虽门前的槐树不是很大,但他们常浇水,常修剪,枝叶非常翠绿,呈团状、叠状、伞状、梭状。有的槐树下枝柔软,有杨柳的风致,早晨人们给枝条泼几盆水,空气一下凉爽了,带着泥土的气息和树叶的生涩味。秋日,北方的天空比其他季节更蓝,更阔大:槐叶变黄,簌簌地落了满地。碧空映衬着黄色的槐叶,天地色泽明晰,令人心旷神怡。
③故乡的槐树,常见的有两色,白含浅绿色,红含淡紫色,所开之花皆可食。槐树初夏开花,花从树叶间耷拉下来,有紫藤萝的三分之一大。一串串繁花,白色的很像雪,而不及雪那么白;浅紫的很像玫瑰,而不及玫瑰那么深红。花蕾呈圆形,在没有舒展开之前,花朵嫩嫩的,掐一瓣,揉碎了,嫩得几乎留不下汁叶痕,正可食用。低处的,手可摘;高处的,在长长的竹竿上绑个铁钩或者镰刀,选花串最多的树枝,树枝因花多沉重,往下垂着,用钩子挂住,用力一拉,花枝便“咔嚓”一声从树上掉下来。捋下来的槐花用清水洗净,放入锅里蒸熟,撒少许盐,滴几滴香油,便可食用。还有一种吃法,将槐花摘下,收集,洗净,揉一揉,尽量保持花形和花骨朵,拌入干爽的面粉蒸熟,拌匀,盛到碗里就可以吃了,吃到嘴里明显有两种味——面味、槐花味。现在有了新的吃法,蘸上油泼红辣椒,佐以泡菜、咸菜、老酸菜、蒜泥、鸡丁,刺激味蕾。槐树间的蜜蜂或蝴蝶也许看到了、闻到了,萦绕着槐花飞舞,嗡地一嗅一蜇。有一种很黏甜的吃法,加糖和佐料,把槐花当作饺子、包子的馅儿,增加花色和风味。
④故乡,有一条河叫清水河。昔日,因一个亲戚住在河那边,我常过河去玩。夏季除了河水暴涨那几天,浅处可见游鱼细沙,深处可见碧波涟漪。我过河的那一段,没有桥,只能涉水。一到渡河,我就兴奋了。挽裤,扛起背包或自行车,开始涉水。入水了,腿脚的肌肤清凉舒服,有一丝痒痒,水和小鱼嬉戏似的绕着腿脚游走。脚底的细沙,不黏不陷,踏实可靠。掬水而饮,神清气爽。水线与膝盖齐平,远水与碧天一色。河有二三十米宽,河岸有浓密的灌木,不时有雉鸡出没。常常,我虽过河了,但喜欢这河水,又返回河中再玩一会儿,看一会儿风景再上岸。我望着河上游朦胧的景象,觉得很有风致,于是产生涉水而上探个究竟的欲望。阳光洒在河面,产生了许多色彩,波光粼粼的河面仿佛一幅色彩缤纷的油画。两岸皆是树,林深处便是高大的槐树,鹧鸪声声。
⑤村里有一位大爷常坐在槐树下喝茶。他的茶味汤色深,他喝得津津有味。
⑥那时的槐树下,一群孩子听故事。故事像铁石一样踏实,像星辰一样高远,像槐树一样富有生机。有一个人,他讲到《天仙配》,我们顺着他手指的方向遥望星辰,辨认哪一颗是牛郎星,哪一颗是织女星,他会唱一句黄梅戏《天仙配》里的唱词:“待到春暖花开日,槐荫树下把子交。”他讲故事的间隙,会忽然安静下来,没什么声音,只有月色如水、星辰灿烂,这本来是说话的人歌一歇,缓一口气,再接着说,但又仿佛是艺术的留白,给听故事的孩子们遐想的余地。而这遐想,竟成了恒久的回忆。
⑦现在,我的脑海里常常浮现一幅画面:在村口的一棵大槐树下,流水潺潺,河鱼游弋,远山逶迤,村镇安静,孩子们玩闹,车辆缓缓往来,村民乘凉聊天,槐花愈发灿烂,槐树棵棵茂盛……
(有删改)
1.“形散而神聚”是散文的特点。本文围绕“故乡的槐树”写了哪些内容?请写出五点。
2.文章第②段写槐树,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写,而是先写“冬日”,然后写“春、夏、秋”呢?
3.揣摩下列句子,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那时的槐树下,一群孩子听故事。故事像铁石一样踏实,像星辰一样高远,像槐树一样富有生机。(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
4.文章结尾段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024/05/09 | 931次组卷
相关知识
阅读 开在心里的橘子花 徐光惠 ①周日的清晨,穿上运动装前往郊外的南山。山风徐徐,吹拂着脸庞。突然,隐隐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四处张望,并没有看见有花啊。我循着花香一路寻去,转过一座小山坡,顿觉眼前一亮,满眼缤纷,这里竟是一片翠绿的橘
阅读徐光惠的《开在心里的橘子花》,回答下列小题开在心里的橘子花徐光惠①周日的清晨、穿上运动装前往郊外的南山。山风徐徐,吹拂着脸庞。突然,隐隐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
徐光惠《开在心里的橘子花》阅读练习及答案
徐光惠:开在心里的橘子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开在心里的橘子花徐光惠①周日的清晨,穿上运动装前往郊外的南山。山风徐徐,吹拂着脸庞。突然,隐隐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四处张望,并没
徐光惠《开在心里的橘子花》阅读练习及答案(2018年湖北省襄阳市中考题)
开在心里的橘子花阅读理解答案解析最新 开在心里的橘子花阅读理解答案
开在心里的橘子花阅读附答案
开在心里的橘子花 阅读附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面小题。开在心里的橘子花①周日的清晨,穿上运动装前往郊外的南山。山风徐徐,吹拂着脸庞。突然,隐隐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四处张望,并没有看见有
网址: 阅读徐光惠的《开在心里的橘子花》,回答下列小题开在心里的橘子花徐光惠①周日的清晨、穿上运动装前往郊外的南山。山风徐徐,吹拂着脸庞。突然,隐隐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93420.html
上一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开 |
下一篇: 【诗里花香】橘花如雪细吹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