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梓县马鬃苗族乡鸡腿菇。王琨荣摄
眼下,正值食用菌采收的季节,在桐梓县马鬃苗族乡石板村,“菌中新秀”鸡腿菇迎丰收。大棚内,一个个鸡腿菇破土而出,长势喜人,菌农正忙着采菇。
今年,返乡创业的毕松了解到,鸡腿菇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又具有药用价值,深受消费者欢迎,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加上桐梓县马鬃苗族乡气温适宜、土地肥沃,适合发展鸡腿菇种植。于是,在他的带动下该镇开始发展鸡腿菇种植。
现场采收的鸡腿菇。王琨荣摄
“种植鸡腿菇,一是产量高,市场也比较稳定。二是他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可以养胃、降低血糖血压。”毕松介绍到他种鸡腿菇的原因。
据毕松介绍,今年,马鬃苗族乡石板村种植了12个棚的鸡腿菇,共2万棒,目前已经入采收期。鸡腿菇可每隔1个多月采收1次,产量一茬将比一茬好,预计可采收至明年年底。
毕松正在采摘鸡腿菇。王琨荣摄
“今年这是第一茬出菇,第一茬出菇我们大概预计采收1000多斤左右,目前采摘了500多斤,预计还能出7-8茬,总产量在7-8万斤左右。”毕松说。
毕松,今年23岁,2021年从贵州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毅然返乡创业,投身现代农业,发展食用菌种植,带领群众一起增收致富。
刚开始由于不懂食用菌种植技术,他便回到学校学习。从栽培、管理、采收到开拓市场,毕松从零开始摸索。通过4个多月的学习后,2021年,他回乡发展了2.6万棒平菇种植,当年收入15万,带动当地群众就近就业增收。“我们去年种了有10个大棚的平菇,有10户左右的群众在基地务工。”毕松说。
毕松展示采摘的鸡腿菇。王琨荣摄
从一名大学生摇身成为了乡村“新农人”,年轻小伙毕松,让这小小菌菇,释放出了大大的“蘑”力。
近年来,桐梓县马鬃苗族乡充分挖掘人才、重视人才、培养人才,让这些像毕松一样的“新农人”,把新思维、新技术带回农村,助力乡村振兴。
“回乡创业,希望带动更多的农户增收就业,同时,吸引更多的大学生或年轻人回乡创业,一起为我们家乡产业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毕松坚定地说。(程建平、王琨荣)
(责编:陈晶晶、陈康清)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相关知识
桐梓马鬃:“菌中新秀”鸡腿菇上市
贵州桐梓:“菌中新秀”鸡腿菇上市 助力乡村振兴
农村野外的“鸡腿菇”,被誉为“菌中新秀”,营养比鸡腿好多了
可以与鸡肉相媲美的菌中新秀
鸡腿菇:又名毛头鬼伞,菌中新秀,有什么作用呢?
夏天最鲜嫩的菌菇,人称“菌中新秀”,味道鲜美,贵点也要买
这种菌类形似鸡腿,被誉为“菌中新秀”,味道鲜美,市场十分畅销
杏鲍菇是不是鸡腿菇
今日分享:鸡腿菇
鸡腿菇:菌中美味
网址: 桐梓马鬃:“菌中新秀”鸡腿菇上市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95379.html
上一篇: 虞姬镇:鸡腿菇绘出乡村振兴新画卷 |
下一篇: 从200㎡到200亩,千菇园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