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鸡腿菇七成出旧县!走进江北最大的鸡腿菇养殖基地
2008-12-02 18:09:33佚名
编辑:
(特约记者 徐家文)眼下,又到了鸡腿菇大量上市的季节。东平县旧县乡11个村的菇农都忙着把自家土洞生产的鲜菇卖给收购点。今年鸡腿菇价格看好,收购价在每公斤6元以上,菇农们口袋鼓了起来,心里乐开了花。示范大户任德祯说:“现在,旧县乡每天销往北京、广东、上海等地的鸡腿菇都在10吨以上,供不应求。”据介绍,旧县鸡腿菇采用直销方式,在北京市蔬菜批发市场设有28个批发点,销售份额占当地市场的70%以上。
利用地瓜加工后的下脚料——酒糟搞食用菌养殖,是近年来旧县乡新发展起来的富民产业。菇农依托乡食用菌养殖协会,在技术、管理、资金、销售等方面高度统一。食用菌的栽培、成熟加工等环节在专家的监督下生产。
为实现以优良食用菌品种带动产业化发展,这个乡又着力推广了鸡腿菇的生产,进行反季节土洞栽培。去年,在9个食用菌养殖专业村发展鸡腿菇养殖,养殖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由于全部实行恒温式山洞栽培,生产的鸡腿菇个体大,口味纯正,耐储存,比常规大棚增产亩均250公斤,亩均增收800——1200元。
由于鸡腿菇属反季节蔬菜,土洞养殖规模江北最大。目前,旧县乡食用菌协会会员已达3200多人,全乡拥有鸡腿菇养殖土洞800多个,面积达50万平方米,销售收入达2500万元,年创利润1000万元。每个大棚或土洞可接纳10-20人生产,不但当地人可在家门口打工挣钱,还辐射到了周边乡镇和平阴县的孝直镇、洪范池镇等乡村。食用菌产业成为农民致富的主渠道,并成为江北最大的鸡腿菇养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