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记得自己还是孩子的时候,一度对死后的世界非常着迷。
当人们不再是生前的样子,他们会做什么?那个世界是否永远黑暗?无知觉到底是种怎样的体验?
其实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有两种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性教育和死亡教育。一种拥抱自己,一种认识自己。
而死亡教育并不会让孩童心生灰暗,反而会让他们认识生命,解除恐惧,活出精彩。
但是这种教育偏偏最难开口。无论怎么把握,总难免偏了分寸。用什么形式能让孩子在年幼的时候就认知死亡呢?或许动画是个不错的类型,那么纵观动画界,哪路高手最谙此道?即便你见识过宫崎骏的《千与千寻》,也不该错过最会讲道理的皮克斯。
故事依然简单,小男孩在亡灵世界懂得了家人的爱,并用尽力量保护家人。但是皮克斯的电影里从来都有另一部片子。这次的另一部片子主题是,只要珍惜家人的爱,你在哪个世界又有什么分别?
Part 1/ 死后的世界
《寻梦环游记》讲述了一个面对死亡,让人感动而温馨的故事,故事背景是墨西哥的亡灵节。
每年的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祭拜家族的先人——他们用花瓣铺路指引,逝去的人会通过花瓣桥的连接,与家人团聚。
电影的主人公米格,就是在这一天,不小心闯入了亡灵世界。
他发现亡灵世界和人间没有什么区别,这里有楼房,有酒吧,有演出,有交通工具,甚至是,各种各样你在人间见到的一切生活方式。
人死后的世界是怎样的?
也许,正是带着我们在人世间的记忆所构建的。
亡灵节,是很重要的一天,因为逝去的人有机会回到人间,去看看自己的亲人孩子,去看看他们还深爱着的人。
但要走过花瓣桥,有个必须的条件,那就是,你还存在于人间某些人的记忆中。
对于死去的人,死亡已不是最恐怖的事,他们不害怕死亡,只害怕被自己深爱着的人忘记。
Part 2/ COCO
有人说,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
电影英文名为《COCO》。
COCO是谁?是主人公米格的曾祖母。为什么以她的名字命名?
直到电影最后的五分钟,导演才用会心一击告诉你他的苦心。
其实每一个曾祖母,最开始都是小女孩,谁说她不曾扎着小辫子,仰着脸,听着她的父母唱“亲亲我的宝贝”那样的歌?
她来到这个世间时,也同我们一般柔软而惹人怜爱。导演皮尔斯是残忍和悲悯的,他让COCO那么老,老到几乎记不起一切,却告诉我们COCO曾经那么小,小到她抬起头来,我们就会想到世间一切美好之物。
她们也曾这么年轻,我们也会这样老去。
而最重要的事,是记住和被记住。
Part 3/ 人生的三次死亡
有人说,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
第一次,当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逝,你在生物学上被宣告了死亡;
第二次,当你下葬,你在这个社会上不复存在,你从人际关系网里消逝,你悄然离去;
第三次,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记。于是,你真正地死去了。
电影里,有一个鬼魂,在被世上最后一个记得他的人遗忘过后,化作了尘埃消逝在亡灵世界。
哪怕肉身消亡,但我在你心中还有个位置;而被人忘记,就意味着,我已经不再存活于任何人心中。
鬼者,归也。
不能归者,不能存活于任何人的记忆中,即使在亡灵世界,也将没有自己的位子。
也许,我们害怕的,不仅是肉身的消亡,我们更害怕的,是我们之间的爱,随着记忆的消失而终极的逝去。
Part 4/ 生命的结束≠爱的分离
有位朋友说,从小跟父母出门,父母走得很快,她跟不上。
有时候她会想,为什么爸爸妈妈不牵着我,为什么他们走这么快?他们不怕我跟在后面跟丢了吗,他们是不是不在乎我?
她说常常会做一个梦,黑暗的世界里面,只剩她独自一人。这种感觉,比死去还难受,没有人,只有冷。
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父母(养育者)便是孩子的世界,如果这个世界“死”了,怎么办?
无法想象。
很多时候,我们会在谈论死亡时感到伤痛与寒意,其实更多的,是源于不确定我们想要的爱还在不在,我们害怕死亡会带走一切。
孩子所害怕的,也是父母对他的爱是否还在。
所以,作为父母,当孩子和你谈及生与死的话题时,你的态度比你谈话的内容更重要。
我们可以先问问自己:对于这个话题,我是否愿意坦然的面对?
如果自己本身都很忌讳,很恐惧去谈及这个话题,那么无论我们怎么样去回应或引导孩子,孩子都会容易感受到成年人传递过来的焦虑与恐惧。
而成年人从容坦然的态度,可以让孩子无法承受的情感体验得到抱持,多次反复之后,孩子便可以在成年人身上学会面对死亡的态度和处理方式。
生和死,都是生命的一部分。
死亡,是生命的结束,不是爱的分离。
Part 5/ 「请记住我」
在电影《寻梦环游记》的最后,主人公米格回到人间,他对着曾祖母弹唱起了「请记住我」。
曾祖母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场景,变回了当年的小女孩,她跟着音乐轻唱着,看到爸爸弹奏着吉他,为她唱起「请记住我」这首歌。
爸爸为女儿唱着歌,只给她一个人唱。
这首歌,也正是曾祖母的父亲,为女儿写的歌。
听着那温柔的歌词,我已经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泪如雨下。
永远不要忘记,有人在某个地方爱着你,也永远不要忘记,那些深爱过你的人。
Part 6/ 爱活在心中
死亡,必然会带来分离,带来丧失,带来悲伤和难过。我们不但要告知孩子这些,还要引导他们面对现实的丧失,面对分离的悲伤。
人们害怕谈及死亡,害怕说“死”会带来不吉利,是因为我们觉得死亡会带走一切。
我们害怕死亡,其实是我们更害怕被所爱之人永远的遗忘。
死亡,结束的是生命,而不是我们之间的爱。
生命终会逝去,爱,却会在生命的流逝中传递下来。
电影有句台词:当世界没有任何一个人记住你的时候,你也将从这里彻底消失。每个人都不是孤岛,与自己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互相铭记关心,赋予人生温度,才是生命的意义。
你记住了我,我就活在了你心里。
如果我们铭记所爱之人,爱,依然可以从心里活出来。
如果我们住在彼此的心里,死亡就不是分离。
Remember me!
Remember each other!
阅读原文
责任编辑:
相关知识
寻梦环游记 | 关于死亡教育的完美诠释
真正的死亡是被遗忘
一节网络课程诠释了生命教育的真谛
寻梦鲜花批发加盟 寻梦鲜花批发加盟费 加盟怎么样
教师节送花,尊敬与感激的完美诠释!
陈珊:“寻梦”鲜花
2022德阳“宜居旌城·花簇月季”大学生市花月季花境设计大赛获奖作品
宣城90后“寻梦鲜花”
科学网—【花果山田野游记】灵长类的近亲繁殖回避原因小论
西峰区博物馆开展“布上生花 染中寻梦”手工扎染青少年主题教育活动
网址: 寻梦环游记 | 关于死亡教育的完美诠释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29845.html
上一篇: 中式婚礼布置效果图 |
下一篇: 婚礼求婚策划 浪漫婚礼求婚创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