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神·韵
兰花的“色”相当于人的妆容、服饰。古代文豪苏轼有诗云: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清丽淡雅是美,美的清净、自然、流畅;绫罗绸缎、佩金带玉、浓妆艳抹也是美,美得张扬、奢华、夺目。
古人尚素雅、端庄,注重内省、含蓄,自与文人心性有关;现代社会,有更多的人喜欢富丽、繁华,喜欢张扬、表现,也就喜欢鲜艳的、丰富的、对比强烈的色彩。这些都在反映一个时代的特征。对于兰花的色,现代的要求也就不能再仅仅局限在原来的范畴中。当今我们所知的色彩美学,主要是源自西方美学的影响,随着人们对色彩的知识、认知越来越深入,西方色彩美学的接受度和应用范围已经远远超过中国传统美学。兰花欣赏,对于“色”的内容,也应该作一个重点的研究。
色彩的知识广博,对于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色度),我们大部分人都有所认知,但是对于色彩的轻重冷暖、色彩的对比和谐、色彩的情感情绪等,除了专业的学习以外,一般人很难达到一定的高度。就如很多人看不懂抽象油画一样,里面除了点、线、面的构成以外,体现情感主题的主要就是色彩。对于看不懂的,我们不能就拒绝,就如荷兰画家梵高的油画,很多人看到都不会喜欢,但你不能否认他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属于真正的大师。不要认为他的作品拍出的天价背后都是炒作,不要把世界上所有的艺术家、收藏家当弱智。我们要明确的是:并非所有鲜艳的色彩都是高级的,也并非所有灰暗的色彩都是平淡的,这对于兰花色彩的品赏很重要。
兰花的色彩,在缺乏理性知识支撑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利用人的直观感受,从感性上加以认知,也就是凭借美术中所说的“色彩感觉”。在这一点上,大都数女性比男性对色彩更敏感和有品位,女性对服装、家居等色彩的搭配,似乎有天性的优势。兰花中的色出现的最多的是绿、红、白、黄这几种。在这几种色彩互相混合的过程中会衍生出紫色系列、橙色系列。不管出现那一种色彩,纯度要高,不能浑浊;明度要高,不能灰暗。这样才能有“神”;多种色彩组合时,关键在于色调高雅、过渡自然、和谐统一,才能有“韵”。
一、 绿色与红色
绿色,充满生机,象征希望,是宁静的色彩,也是纯洁、幽雅的色彩。欣赏兰花,感觉内心平静,觉得兰花具有清雅的意蕴,从色彩学角度而言,绿色对心理的影响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绿色是国兰最主要的色彩,叶、瓣一般都是绿的,属于兰花整体的主色调(少量高艺草除外),其余色彩的搭配,都要与绿色相协调。
红色是在中国的传统审美里,属于喜庆的颜色。“中国红”也就是明亮的大红颜色,是极为民族化的。红色给人热烈、温暖、灿烂的感觉,给人以火、太阳、热血等联想,是生命的色彩。花若以红色为主色调,比如红花,还有红和粉红、橙红色系的复色花,常给人娇艳、妩媚、热情、张扬的视觉感受,这和很多蝶花、奇花的气质相符,因此红色在此类花中变得尤为重要。
红、绿是一组对比色,所谓“万绿从中一点红”,是最为醒目醒神的。兰花中的红色,正是起到了主体的强调的作用,与绿色的对比中增强彩度,使花在叶中,更为有神韵。江浙传统的瓣型审美中,强调花色的净绿,只有舌点的红作为点缀,其实也是符合瓣型花规矩、谨守、含蓄的气质与神韵,但毕竟有局限,因为不同品类的花有不同的气质,一味固守传统的条框,不利于我们客观的品赏层出不穷的各类兰花。
红、绿这两种对比色在一起,会很有神,但又很容易显得俗气,也就是不和谐,所谓“大红大绿”,是极为艳俗的色彩搭配。要脱俗又要对比强烈,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在于:1、改变色彩的比例。“一点红”的美在于“万绿”的陪衬下;2、色彩的明度、纯度调节,也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方法。比如红色太俗气时,变成粉红色或者橘红色,或者改变翠绿成浅绿或黄绿色,色彩效果就大不一样。3、利用过渡色减弱对比强度,就如在两个高低音之间再加一个中间音,使紧张的节奏得到缓解。比如配以黑、白、金、银这些极色或者黄、紫、蓝色等,都可以使矛盾缓解。叶艺品正是起到了这一作用,所以艺草艺花中罕有出现色彩搭配不和谐的现象。色彩的过渡自然、搭配和谐是韵味的体现。
而红色的体现主要在花的唇瓣上,少量的红色起到了画龙点睛、醒神的作用,而大都数瓣型花,我们都会觉得,舌上的红点有比没有更加漂亮。比如宋梅,偏阴种养一般开黄绿色,白舌上正中一朱砂红点(所谓“一点红”开品),极为动人;若是白舌开品,反而觉得少了什么,心中有一点点失落感。仔细分析,是色彩的对比产生的效果。红色在白底、黄绿色以及绿色的衬托下,非常鲜艳有神。此外,又有着和谐的色彩过渡,除了白、黄以外,花杆的浅绿、浅红、灰紫色系的变化,使红到绿的衔接层次丰富而自然,色彩饱满、韵味十足。西神舌上一点红,也当属此类的代表。
蕊蝶、牡丹的色块,随着红色的增多,因此,给人感觉热烈、艳丽、灿烂的感觉,非常喜气热闹,是“神”的一种体现。这是普通瓣型花、素花之类所达不到的。但是又很容易造成色彩搭配的不和谐,让人感觉这红色红的太俗气了,而此时,舌的白色显得更加地重要。因此在蝶花、牡丹、奇蝶等鉴赏过程中,色彩是否对比统一,对花的格调是否高雅,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而瓣型花中,红色分量少,少有此类现象发生。
兰花唇瓣上的红色各种各样,贵在纯度高、色净、色沉(指的是色彩不浮于表面)。灰暗、陈旧的红色缺乏对比没有神,浮而不实的色没有重量感,也没有神。对比与统一常常矛盾,“艳丽”与“艳俗”只是一字之差,就色彩而言,兰花中的红色,可以说是决定兰花品位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蕙兰整体感觉常常不够明快,主要原因有:一是红色与绿色两个鲜艳的对比色在一起时,色彩的分量、面积平均了,视觉冲击力反而减弱了。尤其是赤蕙,花的红色素在整杆花中比例增大,更是减弱了对比。再由于整体在明度上的差异小,特别是明度比较高的颜色缺乏,如白色,在色彩明度上缺乏节奏变化;二、红色与绿色混合了,对比色相加出现了灰暗的浊色。赤蕙的花杆、柄、甚至外瓣都是紫灰色,还有舌上的红点、红块,底色是绿苔,虽然色彩有了过渡,但仍然显得灰暗。绿蕙相对就比较亮而清爽,就相对有神,尤其是舌上红点集中呈红色块的,所以大都数人都喜欢绿蕙。蕙兰黄花,感觉比绿蕙更加亮而有神,蕙兰色彩最漂亮的是缟花,出现明亮的黄、白、粉红色彩,单就色彩而言,是最有神韵的花。所有这些,都是色彩造成的视觉效果。
二、白色
白色,是纯洁的象征,是素净、神圣的颜色。在藏传佛教里,哈达是白色的,作为佛塔和高僧陵寝的白塔,也是白色的;在国画中,讲究“留白”,留白处给人想象的空间,让人留有余味,所谓意境。白色是既古典、又现代的颜色。白墙黛瓦,小桥流水,典型的江南水乡意韵;黑白的设计、家居装潢,又给人很现代的视觉效果。白色丰富的意蕴,给人太多的联想。
在兰花中,白色最多的出现是在唇瓣中,唇瓣中的白色,明亮醒目,是目光的焦点,尤其是在与红色搭配时,白的更白,红的更艳,因强烈的对比而使花更有神。在素花中,纯净的白舌,在绿色体系中产生变化,似乎起到了灯光聚焦的作用,花变得更加明亮,使中宫主体更加突出有神。而绿色与白色的搭配变化又是简约的、纯净的,所以我们感觉素花特别清雅纯洁、宁静安详,这种神韵似乎更让现代人享受、满足和留恋。
春兰的素心与蕙兰相比,就单朵花而言,我们会感觉春兰素心更明快、更纯洁、更有“出淤泥而不染”的神韵,关键就在于春兰唇瓣是洁白的,而蕙素在一个明度接近的绿色系中变化,节奏感、层次感便嫌不足。若蕙素花上出现白色(唇上起白边)便使花更加生动而有层次,但是少见,看到过一个网络照片叫“复轮素”,舌头与捧瓣出现了白边,极具神韵。
西部春兰,常有开足后甚至初开时,舌苔有泛黄的现象,使花色对比减弱。江浙春兰在开久之后也是舌头泛黄,在此时,我们就觉得,神韵伤了,花败了。这这一色彩现象,对蝶花、牡丹之类、以唇化瓣作为突出赏点的品类来说,极损神韵、非常尴尬,笔者所养的“蝴蝶夫人”便属此列,贵州下山的有着工整荷形外瓣的蕊蝶,开一星期就舌苔开始慢慢变黄了,实为遗憾。 蕙兰中有一类红舌,感觉色彩很是鲜艳,但缺少白色,总有一点生硬与不调和。尤其是绿花红舌,就如女子的鲜红唇彩,像是描上去一般,缺少天然去雕饰的生动,这就说明少了花的韵味。而外瓣浅绿或黄色的,与大红色块在一起,感觉调和很多,没有那种俗气的感觉,也相对会有神韵一些。在此时红色、绿色的纯度、冷暖、明度的变化是否和谐生动,就变得微妙而不可言传。
兰花瓣上的“白头”、“白边”是不可或缺的,这些“白”的存在,使花瓣色彩自然由深向浅过渡,造成一个渐变的色系,产生节奏,由此生韵。增厚的“白头”与变薄的“白边”,又是一种体积感的变化,白头使起兜的捧瓣,厚硬却不死板,自然婉转;白边常呈半透明状或肉白色,产生玉般的晶莹剔透的视觉效果,使花、叶的色、质更具韵味。
兰叶上带白边、爪、缟艺,给人更为明亮灿烂的视觉效果,对比强烈,极为有神。先明性的白色叶艺草,花上带艺的概率极高,且花艺对比度往往比较好,常常显得极为有神,这在蕙兰缺少亮色的花里,便更显得稀贵,近年来可见的蕙兰艺草素花、艺草缟花等,万金难求也就不难理解。
三、复 色
所谓复色,在兰花里应该指花的五瓣除了绿色以外,明显带有其他色彩偏向的色块、色晕。略有色彩偏向的,一般都不足以把它归入复色花,只有花色带有明显的色彩偏向,并有别于常见的绿、黄绿瓣色,才将它纳入复色系列。而很多复色花,由于土壤、气候、光照等因素,开品的色彩常有变化,要开出一样的色很难,因此,带“型”的色彩稳定的复色花便难能可贵。
复色花在江浙,并不多见,复色瓣型花就更少,传统老种里,荷型复色水仙红龙字,大概是属于比较有代表性的,开好时是很有特色的复色荷形水仙,是很有“神”的花。由于其瓣型的稳定性颇有非议,且红筋蛇皮纹明显,感觉韵味不足。带瓣型的复色花,色彩只是属于此花的一个特点或个性的附加因素,所以也一般纳入瓣型花来欣赏。江浙下山的春兰品种里,真正稳定、上品的依然屈指可数,近些年可以看到的像海晨梅、洛神、杜字等,可以算是复色瓣型花的代表。
叶艺草开复色花是最常见的,先明性、白色边、爪、斑、缟艺的草,开花时比后明性、黄色艺草开的花,上色可能性要大,对比度要好。而且边、爪艺的草开复色花比斑、缟艺的要稳定,后者常常花随艺走(并非一定),也就是草上艺好,花也上色好。并且另有不稳定因素在于每次开花,上色的位置、面积的大小常有差异。缟草有变性、缟花也有变性,自然的造化并非一律,变性很大。就此而言,水晶艺草开的水晶复色花相对稳定。缟草尤其是高艺的草相对难养,这是由于叶上叶绿素缺乏,光合作用效能很低,能量积聚不足所造成,再加上经不起强光照射,常常造成“一年看草两年看盆”的结局。尽管如此,依然有许多兰花爱好者对其趋之若鹜,其魅力何在?
常云“观叶胜观花”,这是一种常见的想法。叶上带色,或斑、或线、或缟等,叶上产生明暗、色彩的丰富变化,比普通青叶更是让人惊喜、并感觉到丰富变化的韵味;第二个原因便是花、叶上带着黄、白或透明色,对比增强,使整体更加明亮,从而更加有“神”;第三、这些黄白金银的色彩,使红、绿、紫、灰等各种色彩有机统一在一个色调中,就如国画工笔和装饰性绘画里的勾线,使整体统一和谐,产生别样神韵。
西南内陆地区的国兰的花色,是江浙所不及的。云、贵、川等内陆地区由于气候、地质、光照等原因,许多花色彩绚丽,彩度很高,且变化多端。无论春兰、莲瓣兰还是春剑,各种漂亮色花品种层出不穷,可以说,国兰当今“色”的概念,主要受其影响。内陆地区春兰质地比不上江浙厚糯,因此花型花守常常不及江浙所产的春兰,而优点在于丰富的色彩,特别是奇花类型,由于色的渲染衬托,也就更加艳丽多姿。
我们见到的朱金花大多数是属于复色花,由于其色纯度高,整花感觉就是鲜艳明亮的红、黄、橙色,或者有红、黄、橙色与绿色相并列、相渗透,美其名曰“朱金”,的确也十分形象地描述出了其神韵,这是色彩让人产生的直观感受。豆瓣的朱金花彩度之高,是其他国兰所不及的,可惜常不香或淡香。
与之关联的还有五瓣呈红、黄、白、粉色等其他色花,红花艳丽、黄花高洁、白花典雅、粉色妩媚,各具气质,但要真正上品,须色彩纯净、结构有型,方为神韵俱全,再次不再作单独展开。若有真正的紫黑色系的黑花,气质应该也是有种另类的高贵(曾经轰动一时的“板桥遗墨”,只能算是紫红色的花),但黑色系的花毕竟有违自然规律,看来只能是属于“传说中”的花。若是外瓣也纯白,即便不是瓣型花和素花,若配以工整的形、赋予好的质感,则如仙子下凡,其神韵恐怕是一种极致。可惜,兰蕙品种里至今还是很少见到真正的质感好的白花和白素花(网络上曾见到山东兰友发的一个蕙兰白素照片,惊为天人),有也是外瓣绿晕、绿彩明显;要不就是人工所为,如莲瓣素套色、韩日的科技出品。这给人以期待和希冀。
—未完待续—
相关知识
论神韵(四)
兰花的开品与神韵
神韵造句
南京城市历史文化名片——《神韵金陵》
东方神韵
东方神韵系列
东方神韵嘉黛珠宝系列新品——“东方神韵”
方特东方神韵
【东方神韵精品量贩式KTV】东方神韵精品量贩式KTV电话,东方神韵精品量贩式KTV地址
长白山东方神韵价格
网址: 论神韵(四)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04154.html
上一篇: 宋吟可艺术作品赏析:形态生动、妩 |
下一篇: 梅开已忘尘——皇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