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中华猕猴

中华猕猴

猕猴 猕猴猴 科 Cercopithecidae ,分 布 西南、华南、华中、华东、华北及西北的部分地区 。

猕猴是我国常见的一种猴类,体长43~55厘米,尾长15~24厘米。头部呈棕色,背上部棕灰或棕黄色,下部橙黄或橙红色,腹面淡灰黄色。鼻孔向下,具颊囊。臀部的胼胝明显。

多栖息在石山峭壁、溪旁沟谷和江河岸边的密林中或疏林岩山上,群居,一般30~50只为一群,大群可达200只左右。繁殖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于11-12月发情。次年3-6月产仔。哺乳期为4个月。饲养寿命长达30年。

善于攀援跳跃,会游泳和模仿人的动作,有喜怒哀乐的表现。取食植物的花、果、枝、叶及树皮,偶尔也吃鸟卵和小型无脊椎动物。在农作物成熟季节,有时到田里采食玉米和花生等。4~5岁性成熟,每年产1胎,每胎1仔。

猕猴分布十分广泛,西到青海南部,北至河北省兴隆县,南达海南岛,都能见到它们的活动踪迹,现存量30万头左右。其适应性强,容易驯养繁殖,生理上与人类较接近,因此是生物学、心理学、医学等多种学科研究工作中比较理想的试验动物。

猕猴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分布于中国南方各省,北至河北,国外见于印度、尼泊尔、阿富汗等国。

猕猴(又名恒河猴、广西猴)生境广泛,主要栖息于阔叶林、针阔混交林、竹林及石山峭壁。日行性,群居,每群数十只至百余只不等,具社群行为;行动敏捷,善攀爬、跳跃、游泳;杂食性,以野果、花、树叶、昆虫、鸟卵、雏鸟等为食。

繁殖期不固定,孕期约6个月,每产1仔,偶有双胎,2—3岁性成熟,寿命15—20年。北京动物园自清末建园时便有饲养繁殖。

为中国Ⅱ级保护动物,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Ⅱ

猕猴营家族式群体,每群都有自己的首领──猴王。猴王是多次争斗中的胜者,群中其他雄性与雌性皆臣服于它,它能够优先进食、交配。若猴群较大时,还会有二王、三王,每过一段时间猴群内会发生争斗,仍是胜者为王。

猕猴是与我们人类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一种猴,在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上,不论文学、艺术、戏剧、美术、故事、传说,其中如果涉及到猴子,大多数都是以猕猴的形象出现的,特别是在猴年的年画中所表现的那张猕猴的“标准形象”:“孤拐面”,凹脸尖嘴,鼻子不大不小,体型、尾长中等,身体不肥不瘦。其他如书中插图、连环画、舞台脸谱等也莫不如此,其中最著名的一个例子当属古典文学名著《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原型。《西游记》虽然是一部神话小说,但却建立在我国民间文学的基础之上,书中对猴子形象惟妙惟肖的描述,说明我国人民自古就对猕猴的生态作过深刻细致的观察,作者所描写的花果山、水帘洞,不仅是文学上的艺术加工,也是生物学上猕猴栖息地的典型环境,供采食的花果,供嬉戏和避敌的顽石,供饮用、沐浴的溪流,无一不是猕猴生活的真实写照

生长环境:

多栖息在石山峭壁、溪旁沟谷和江河岸边的密林中或疏林岩山上,属群居性动物,一般都有十数头或数十头集群生活,猴群大小与栖息地环境优劣而有别。繁殖和缺食季节,往往集群大些,故活动范围也较大。生活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山林区或石山上,毛长能耐寒。

猕猴

食性:

以树叶、嫩枝、野菜等为食,也吃小鸟、鸟蛋、各种昆虫,甚至蚯蚓、蚂蚁。采食野果贪婪嗜争,边采边丢,只食甜熟果子,未熟果却丢弃,故猴群过处往往遍地断枝弃果,因而对野果的可利用程度较低,必然要扩大觅食范围,活动时间也往往较长。

习性:

善于攀援跳跃,会游泳和模仿人的动作,有喜怒哀乐的表现。集群生活,群居,一般30~50只为一群,大群可达200只左右。猴群大小与栖息地环境优劣而有别,一般都有十数头或数十头。繁殖和缺食季节,往往集群大些,故活动范围也较大。

繁殖:

一般于11月至12月发情。次年3月至6月产仔,或3年生2胎,每胎产一仔,妊娠期平均为5个月左右。雌猴2.5-3岁性成熟,雄猴4-5岁性成熟,但最早于6-7岁参与交配。哺乳期约4个月。在饲养条件下寿命长达25~30年。

猕猴分布十分广泛,西到青海南部,北至河北省兴隆县,南达海南岛,都能见到它们的活动踪迹,现存量30万头左右。

我国猕猴主要分布于南方诸省(区),以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等地分布较多,福建、安徽、江西、湖南、湖北、四川次之,海南、陕西、山西、河南、河北、青海、西藏等局部地点也有分布。

猕猴分布图

国外分布于缅甸、尼泊尔、印度北部、孟加拉国、巴基斯坦等东南亚地区。

恒河猴

最初发现于印度孟加拉的恒河河畔,故称为恒河猴,又称孟加拉猴、罗猴

中华猕猴

广西猴,分布于中国、缅甸、尼泊尔、印度北部、孟加拉国、巴基斯坦。其身上大部分毛色为灰褐色,腰部以下为橙黄色,有光泽,胸腹部的腿部的灰色较浓,面部、两耳多为肉色,臀胝多为红色,雌猴色更赤,眉骨高,眼窝深,有两颊囊,雄猴身长55~62cm,尾长22~24cm,体重8~12kg,雌猴身长40~47cm,尾长工8~22cm,体重4~7kg。属群居性动物,常数十只或成百只活动,生活在热带、亚热带和温带的山林区或石山上,毛长能耐寒,素食性,以树叶、嫩枝、野菜等为食,也吃小鸟、鸟蛋、各种昆虫,甚至蚯蚓、蚂蚁。妊娠平均为5个月,每产一仔,寿命为25~30年。

红面猴又称华南短尾猴,分布于中国、印度、缅甸。尾巴已退化得几乎没有,有的仅占身长的1/8~1/10左右,毛色黑褐色,但随年龄和性别稍有不同,面部大多数发红,但深浅不同,这与发育有关,小猴生下时为乳白色,不久变深,雌猴乳头红色,有时一红一蓝,雄猴身长远60~65cm,尾长5~7cm,体重雄性11.7~12k,雌性9.98~10.8kg。栖于多岩而略有树木的山上,较怕冷,群居,杂食。

猕猴

四川短尾猴又称藏酋猴,毛色和红面猴差不多,也为乌黑色,但稍浅,褐色较多,被毛比红面猴厚,面色偶有红色,但较少,老年猴在两颊下常生大胡子,身体比红面猴略大,雄猴身70cm以上,尾 长7~10cm。栖于较高山上,群居,毛厚而耐寒,聪明伶俐,可以驯养

日本猕猴

日本猕猴(学名Macaca fuscata),也叫雪猴,是生活在日本北部的一种猕猴。它们是世界上生活地区最北的非人类灵长目动物。日本猕猴的毛色为灰褐色,脸部、四肢和下腹部为红色,尾巴很短。共有两个亚种。

1.胃肠炎

胃肠炎是胃和肠粘膜及其深层组织严重的急性发炎。

症状:初期病猴表现消化不良,食欲减退;拉稀呈水状至糊状,严重的转为排脓血便,呈黄红色,杂有脓液、血丝和粘液,这时病猴精神萎靡,脱而死亡。头下垂,食欲废绝,体温下降,虚脱而死亡。

治疗方法:参见细菌性痢疾的治疗。

2.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发病急,流行异常迅猛,是猴场中的猕猴经常发生的疾病,特别是新引进的猴子,在途中饥渴过度,一到场中就暴吃暴饮,引起消化不良、拉稀,如不及时治疗,很快就转化为痢疾。主要症状是精神萎靡,食欲减退,甚至完全不吃,严重的出现脱水现象,眼窝下陷,消瘦,体温下降,手足冰凉,头下垂,身体蜷缩不动,持续 1 ~ 2 天则死亡。

治疗方法:肠炎与痢疾的治疗方法大致相同,但要在临床上根据疾病情况变化,采取不同药物治疗。当发现病猴时,立即隔离处理,猴房进行全面消毒,整个猴群全部服药,一般是服广谱的抗菌药物土霉素,平均每只猴子服 2 片 ( 0 . 5 克) , 1 天 1 次,连服 2 ~ 3 天。对病猴须采取综合治疗,口服磺胺眯( S . G ) , 1 天 2 次,每次 0 . 5 克,首次 l 克;肌注庆大霉素和黄连素或穿心莲注射液,成年猴 1 支,幼猴酌减。连续 2 天仍未好转时,口服氟呱酸,每天 1 ~ 2 次,每次 200 毫克或者将氟赚酸溶于 20 毫升温水中,用导管从鼻孔插人胃内,将药液慢慢地从导管注人胃里;并肌注氯霉素和百病灵,成年猴每次 50 万单位,小猴酌减, 1 天 1 次,连续 3 ~ 4 天;同时要精心护理,多喂一些水果或喜欢吃、易消化的食物,在饮水中可适当加一些葡萄糖。这样的治疗方法治愈率很高,可达到 95 %以上。

3.肺炎

由于天气变化,体弱成年猴或小猴容易感冒,如不及时治疗很快转为肺炎而死亡。所以发现病猴,应立即给服感冒药物,严重的还需打针,常用药是柴胡注射液、病毒灵注射液,肌注用量和人的用量相同。对新进场的猴子或天气突然变化时,最好用草药如山芝麻、葫芦茶、大青、古羊藤、木菠萝叶、按树叶等煮水给猴子自由饮食,可预防感冒,既可节约医药费用,预防效果也不错。

肺炎是猴场中的猕猴最常见的急性传染病之一,其病原菌种类较多,主要是由肺炎双球菌通过呼吸道感染致病。如果及时发现病猴,并隔离治疗,是比较容易治愈的。

症状:与人肺炎相似,发病急,主要表现为咳嗽、体温升高,严重时伏卧呈现腹式呼吸,食欲减退或完全不吃,听诊有明显的湿性哆音,心律不齐,叩诊呈浊音。

治疗方法:口服四环素或红霉素,成年猴每天 2 次,每次 2 片;肌注青霉素(每天 2 次,每次 40 万单位)加链霉素(每天 2 次,每次 50 万单位,未成年猴酌减 10 万~ 20 万单位)。咳嗽比较严重的,使用镇咳药物(复方甘草剂)加一些糖水,灌服或自由饮食。用以上治疗方法治愈率可达到 95 %以上。

相关知识

中华猕猴
中华猕猴桃花腐病致病菌
猕猴桃树
猕猴桃树几年结果(猕猴桃树多久开花结果)
猕猴桃花腐病防治方法 猕猴桃花腐病病症表现
猕猴桃树什么时候开花.docx
猕猴桃树如何修剪?冬季猕猴桃树修剪要点
猕猴桃树简介 猕猴桃树栽培修剪技术 病虫害防治
猕猴桃树的种植方法与步骤
生态高效猕猴桃园标准化建设技术

网址: 中华猕猴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06522.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介绍猕猴的习性种类分布
下一篇: 中华猕猴桃是什么 有什么保健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