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宁县立足农业资源禀赋,巧妙融合“水稻+香水百合”“稻+虾”“稻+蔬”等多元模式,成功实现“一地多用、一田多收、多产融合”,积极探索出一条产业融合、生态循环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样板
宾亨镇永泰村一片410亩的农田通过土地流转、整田连片、稻花轮作等实践,实现农业生产提质增效,探索出一条生态与经济效益并重的现代化农业发展路径,成为当地特色农业品牌建设的标杆。
2021年6月,宾亨镇香水百合种植项目落地投产,并建成香水百合种植基地。经几年发展,基地种植面积从当年的150亩扩展至现在的410亩,其中210亩田地创新实施“水稻+香水百合”轮作模式,上半年种植水稻,下半年翻耕后栽种香水百合,形成“春夏种稻,秋冬种花”新模式。
目前,基地正处于水稻种植季,410亩农田稻苗翠绿。经过“小田变大田”整合后,为水稻机械化耕作及收割提供有利条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基地负责人介绍,预计早造水稻亩产量800斤左右,总产量32.8万斤左右,总产值40多万元。
早造水稻收割后,合作社将启动土地翻耕作业,将210亩田地轮作种植香水百合,200亩田地复种水稻,形成“一地双收”的立体农业模式。2022年,宾亨香水百合入选为广宁县“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项目,为宾亨镇乃至广宁县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的新名片。
创新探索“稻+”种养模式
近年来,在省生态环境厅、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广发证券公司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帮扶下,广宁县洲仔镇探索“稻+”种养模式,成功激活撂荒地资源,走出一条产业融合、生态增效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洲仔镇以“小田变大田”改革为抓手,通过田块合并、机耕道优化等措施,完成400亩稻田连片改造,建成集中连片的高标准农田。
洲仔镇联合工作队引进抗性强、产量高的“南晶香占”稻种,向村委会及种植户开展13场专项培训,示范推广“水稻AI精灵”智能管理技术。通过旱地育秧替代传统水稻育秧,每亩用种量减少200克,每亩成本降低50元左右,同时促进增产10%至20%,实现良种良法协同赋能,助力稻农降本增收。
洲仔镇金场村还依托金场河优质水源与生态优势,发展“稻+虾”共生产业。根据市场需求,重新引进杂优稻种,通过实施“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运作模式,引进小龙虾养殖企业盘活100亩撂荒地建设稻虾共养基地,并通过联农带农,带动村民承包60亩撂荒地发展“稻虾”产业,践行“一年两养,一田双收”的高效农业发展模式。
“稻虾共养基地为村民带来3.5万元租金收入,为村民创造300人次就业机会,村集体投资3万元入股,年收益达11%。”该基地相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金场村共出售虾稻香米12000斤,销售收入48000元,“稻虾”产业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约76000元。
同时,洲仔镇推广“稻+蔬”接茬轮作。仓丰村在水稻收割后种植茄子、包菜、花椰菜、西兰花等特色蔬菜,通过水旱轮作改良土壤结构、提升地力,实现“一地多用,一地多收”。目前,该模式流转土地260亩,轮作覆盖十余种作物,并通过“百企兴百村”与企业签订蔬菜配送协议,打通了农产品销售的“最后一公里”。
稻蔬轮作种植基地每年为农户增加7.8万元租金收入,为村集体增收约27万元,2024年带动周边群众就业1200人次,增加约12万元就业收入,既提高土地利用率,又成为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路径。
来源:肇庆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张苑卉 通讯员 高健辉
相关知识
广宁创新“稻+”模式开辟富民兴村新路径
清远连州市丰阳镇:乡村运营激发古村新活力,农文旅融合促进富民兴村
入乡创业以花为“径”,翁源兰花富民兴村
安图县亮兵镇:发展特色产业 推进兴村富民
济南多地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路径:科技赋能、模式创新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福建:创新机制 解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新路径
“店播”开辟电商直播新增长路径
江苏响水县:创新实践党建“链动力”工程 激活西兰花产业兴村富民澎湃动能
种植工业辣椒 开辟增收“新路径”
林下经济兴产富民
网址: 广宁创新“稻+”模式开辟富民兴村新路径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20955.html
上一篇: 广宁县推广稻菜轮作模式,冬闲田打 |
下一篇: 冬闲田里开出“花” 稻菜轮作“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