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猕猴桃“关键期管理+采后”全链条技术,建议收藏学习

猕猴桃“关键期管理+采后”全链条技术,建议收藏学习

宣传政策法规 发布产业资讯

普及科技知识 传播致富信息

弘扬农业精神 展示眉县风采

猕猴桃作为我国特色经济作物的重要代表,其品质优劣直接取决于关键生长期管理与采收贮藏技术的科学应用。当前正值猕猴桃品质提升的核心阶段,为破解果农生产难题、提升果实商品价值,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陈永安研究员结合多年科研与实践经验,系统梳理出猕猴桃品质提升关键窗口期管理及采后处理技术要点,覆盖田间管理、科学采收、贮藏保鲜全流程,为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精准把控特性

做好关键窗口期田间管理

猕猴桃生长具有“六喜六怕” 的鲜明特性——喜光怕晒、喜水怕涝、喜温怕冻、喜静怕风、喜微酸怕强碱、喜肥沃怕瘠薄,田间管理需围绕这一特性精准发力,重点抓好四大环节:

(一)追施优果肥

采前 40-50 天是猕猴桃优果肥施用的黄金窗口期,需以钾元素为主、搭配磷元素,避免使用氮含量高的肥料,防止果实品质受影响。可选用氯化钾、硫酸钾等肥料,每株用量约1公斤;同时配套施用高钾型水溶肥,如黄腐酸钾需稀释500倍后施用;叶面喷施需同步跟进,选用0.3%磷酸二氢钾、钙肥及吲哚乙酸,每7-10天喷施1次。

(二)科学灌水

果园土壤持水量需始终保持在70%-80%,需根据土壤墒情及时补水,同时规避灌溉误区。浇水需避开正午高温时段,选择早晚凉爽时进行,采用大水漫灌方式时,需确保水流轻缓、不积水。进入秋季后,需提前疏通排水系统,严防连阴雨导致的涝害,保护根系健康。

(三)病虫害综合防治

针对猕猴桃常见病虫害,需按 “病害早防、虫害早治” 原则,选择合适药剂与防治时机,同时注意用药安全。

病害防治方面,褐斑病、早期落叶病、腐柄病、灰霉病、蔓枯病,可选用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戊唑醇、菌毒清、农抗120等药剂;溃疡病需遵循 “两前两后”原则(花前、花后及落叶前、采果后),选用中生菌素、春雷霉素、梧柠霉素,搭配氢氧化铜、春雷王铜、噻霉酮喷施。

(四)关键管理注意事项

8月底停止对猕猴桃树的摘心操作,若叶幕层过厚,可适当摘除部分叶片,保证果实充分见光上色。严格遵循适时采收原则,早采会导致果实未充分成熟,直接降低产量、品质及耐贮性。

严守标准与规范

落实科学采收技术

科学采收是衔接田间生产与后续贮藏的关键环节,需从采收标准、采前准备、操作细节三方面严格把控:

(一)明确采收标准,精准确定采收期

不同猕猴桃品种从受精到成熟需130-160天,成熟期集中在8 月至11月,且品种间差异显著。中华猕猴桃采收期为8月下旬至10月上旬,多数集中在9月中下旬;美味猕猴桃采收期为9月下旬至11月上旬,多数在10月中旬。果实成熟度以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核心衡量标准,最低采收标准需达到6.5%;计划长期贮藏的果实,含量需达到7.5%,此标准下果实贮藏性、货架寿命及软熟后风味最佳。

(二)做好采前准备,规范采收操作

采前 20-25 天禁止喷洒农药,避免农药残留;采前 10 天停止果园灌水,若遇大雨,需间隔 3-5 天后再采收,防止果实含水量过高,增加运输、贮藏过程中的碰伤风险。

采收需选择晴天凉爽时段或多云天气,避开中午高温;利用果实成熟后与果柄形成的离层,轻按果柄即可使果实自然分离。同时,采收人员需剪短指甲并修平滑、佩戴软质手套;采果筐、箱底铺垫稻草或棉线等柔软物质,装筐不宜过满;采收顺序遵循 “先下后上、由外向内”,减少对其他果实的触碰损伤。

强化贮藏与运输

保障采后品质稳定

采后贮藏保鲜与冷链运输直接影响猕猴桃货架期与商品价值,需通过预冷处理、环境控制、规范管理实现品质保障:

(一)预冷处理

果实采收后需在24小时内将果温降至1℃左右,快速消除田间热,且需控制全流程时间:采后到装车不超过12小时、运输到库不超过6小时、卸车-质检 -初选-入库不超过8小时,总耗时不超过50小时。常用预冷方法包括自然预冷、冷藏间预冷、强制通风式预冷及真空预冷,其中真空预冷需注意避免果实失水。

(二)贮藏方式与环境控制

据贮藏需求与条件,猕猴桃贮藏可分为简易贮藏与现代贮藏两类,不同方式的环境控制要求不同:

简易贮藏(常温贮藏):适用于短期保存,包括地窖贮藏(需建立通风体系)、通风库贮藏(利用昼夜温差降温,可改良后加装轴流式风机)、聚乙烯薄膜 + 保鲜剂贮藏(适合家庭短期使用)。

现代贮藏(低温贮藏):为当前主流方式,机械冷库贮藏需按品种调控温度 —— 美味猕猴桃控制在 0℃±0.5℃,中华猕猴桃控制在 1℃±0.5℃,湿度均需≥95%,贮藏期可达 3-5 个月;气调冷库贮藏可将贮藏期延长至半年以上,需控制二氧化碳浓度在 2%,并使用乙烯吸附剂降低库内乙烯浓度,延缓果实成熟。

(三)入库管理与冷链运输

入库时,挑选分级后的果实需轻放入衬垫0.03毫米带孔聚乙烯薄膜袋的果筐,每筐装10-15千克,按产地、品种、等级分别堆码,货垛间距、通道宽度等需符合通风要求;贮期需每月检验果实硬度、糖度及病害情况,确保好果率≥95%。

冷链运输全程需使用冷冻车辆(常温、恒温、冷藏、冷冻型均可),避免温度波动导致果实软化变质。针对即食猕猴桃需求,可通过化学处理、变温处理,或调节温度、湿度、气体环境,调控淀粉转化与果胶降解,实现果实采摘后直接食用的品质要求。

陈永安强调,抓好猕猴桃关键窗口期管理及采后全链条技术,是提升果实品质、增加果农收益的关键,需结合品种特性与实际生产条件灵活应用,才能切实提升果实品质、增加果农收益,推动猕猴桃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专家简介:陈永安,中国园艺学会猕猴桃分会理事,陕西省猕猴桃产业体系岗位专家,周至、眉县、城固、武功、杨凌等区县猕猴桃产业特聘专家,主要从事果树育种及栽培研究工作。

(来源:省果业中心)

相关知识

猕猴桃“关键期管理+采后”全链条技术,建议收藏学习
猕猴桃采后管理要点
猕猴桃采果后管理技术,如何进行科学管理
猕猴桃采果后管理技术有哪些
提醒:猕猴桃花期管理、坐果管理技术!建议收藏!
干货:猕猴桃采前、采中、采后“一条龙”技术大全
猕猴桃果实采后保鲜技术
百香果北方温室栽培管理技术手册(建议收藏!)
猕猴桃采后贮藏保鲜技术研究进展
赶紧收藏,猕猴桃全年病虫害防治措施!

网址: 猕猴桃“关键期管理+采后”全链条技术,建议收藏学习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2539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还没熟的猕猴桃可以放冰箱吗
下一篇: 烤熟的烧烤放冰箱多久能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