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金银花
金银花,又名对花、忍冬花。《本草纲目》中载:“一蒂两花两瓣,一大一小,如半边状、长蕊。花初开者,蕊瓣俱白色,经一三日,则色变黄。”雄蕊五枚,黄色附于筒壁;雌蕊一枚,皆伸出花冠外。金银花全身都可入药,具有“久服轻身,延年益寿”的保健功能,是中国传统名优中药材,享有“药铺小神仙”的美名,主要产地在山东省平邑县,为国务院确定的70种名贵中药材之一,也是国家重点治理的38种名贵中药材之一,三分之一的中药方剂中用到金银花。
金银花之所以成为山区强县富民的热门产业,源于其药用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效益。金银花药用途径一是作为饮片用于中医临床配方,二是作为原料用于金银花提取物生产,三是作为原料用于中成药生产。另外,金银花植株茎叶、果实亦可药用。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平邑金银花就享誉全国,1979年5月,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拍摄了平邑金银花专题片,面向全国发行放映。1993年,金银花被确定为平邑县县花。1996年3月,平邑县被中国特产之乡命名宣传活动组委会命名为“中国金银花之乡”。2000年3月,被国家林草局、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金银花之乡”。
山东省平邑县是全国金银花原产地、道地产区、主产区和国内最大的金银花集散地,被农业农村部命名为“中国金银花之乡”。平邑县栽培金银花已有600年的历史,目前全县金银花种植面积发展到65万亩、年产干花1.2亿多吨,占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市场交易量占全国的80%,居全国之首,主产区农民人均金银花年收入在7000元以上;经山东中医药大学等单位检测,平邑金银花有效成分数量和含量高于其他地区产品,2007年被列入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2021年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夏季花农采摘金银花
“平邑模式”之成效
平邑实施“有机+标准化”建设以来,有机金银花种植基地标准化程度大幅提升,达到90%以上。
保障金银花的高品质和道地性。在有机金银花生产效率大幅提升的同时,其高品质和道地性也得到了保障。据检验机构检测,平邑县辉瑞中药材有限公司生产的有机金银花产品不仅有效成分高于同类产品水平,对人体有害的100余项农残、重金属指标均未检出。
提升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通过实施“有机+标准化”,进一步提升了企业的质量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产品质量合格率达到96%以上,顾客满意度达到97%以上。
创新市场营销方式,产品市场份额增加。通过不断创新拓宽中药材销售渠道,产品不仅在国内深受欢迎,还开拓了欧盟、东南亚等国外市场,企业利润每年增长20%以上,以“鲁银花”为代表的企业品牌得到市场认可。
提高影响带动力。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有机+标准化”经验,引领带动了周边经营主体走有机中药材发展道路,截至目前,平邑县完成金银花有机产品基地认证8个,种植面积达5000亩,认证数量和规模还在持续扩大。
凸显品牌影响力。省内青岛、泰安,省外四川巴中、河南濮阳等地纷纷来平邑学习“有机+标准化”种植经验,一些地方直接将“平邑标准”拿到本地使用。“有机+标准化”模式还吸引了张伯礼院士团队、刘良院士、《药典》编委会李萍主任等知名学者前来调研、指导,扩大了平邑金银花在中药材行业的影响力。
“平邑模式”之做法
近年来,为解决中药材产业存在的部分农户和企业品牌意识淡薄,追求短期效益,在生产过程中不注重对道地品种的培育保护,盲目更换高产品种,只追求产量,不注重品质和质量安全,过量使用农药、化肥,造成产品农药残留、重金属超标等问题。平邑县尝试推行以有机种植为手段的中药材生态种植、野生抚育和仿生栽培。自2017年开始,平邑县辉瑞中药材有限公司、山东中花药业有限公司等中药材种植企业开始与北京同仁堂、张伯礼院士团队等知名药企、科研机构合作推行金银花有机种植,先后认证有机基地4处,面积2930余亩,有机金银花年产量30吨,经过多年实践,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有机种植经验,有效解决了药材品质得不到保障的问题。2023年平邑县又以县内辉瑞中药材有限公司为首申报了平邑县有机金银花中药材产销一体化省级标准化试点项目,通过“有机+标准化”结合,推动中药材品质进一步提升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搭建有机金银花产业链标准体系,实现全过程有章可依。围绕有机金银花产业“种植—采收—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标准化需求,共梳理与有机金银花产业链有关的标准171项,构建了涵盖通用基础、技术、管理和工作岗位四个分体系的有机金银花产业链标准体系。其中技术标准体系是整个标准体系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种植基地选择与环境管理标准、有机金银花种苗选择与栽培标准、病虫害防控标准、采收规范标准、加工工艺标准、分级标准、金银花加工产品标准、包装标准、贮存标准、有机金银花认证标准、检测标准、质量追溯标准、市场营销标准、合作模式标准、品牌建设标准等15个方面91项标准,其中根据实践经验自行编制的标准24项,占标准体系数量的1/4。
开展宣贯培训,推动标准实施。标准体系搭建完成后,围绕有机金银花全产业链条,分层次、分内容组织标准化培训工作,聘任标准化、农业技术等领域的专家作为培训老师,对农户开展有机金银花种植、采收、加工等方面的培训3期,重点讲解农药禁用清单、病虫害防治、标准化采收要点,解读标准内容,引导人员逐步树立标准化理念,形成标准化意识,掌握标准化工作方法,大力推动了各项标准的有效实施。
实施岗位职责考核。按照标准化试点建设要求,细化梳理有机金银花产业链各岗位职责,明确考核机制,构建指标量化、过程动态化、结果应用化“三化一体”的考核体系,实现了标准执行与岗位绩效的深度耦合。通过抽检记录与绩效挂钩的动态考核机制,有效解决了农业标准化“最后一公里”执行难题。项目实施以来,各岗位标准执行率提升至96%,真正实现了“人人有标准、事事有规范、考核有依据”的管理目标。
及时总结经验,反馈提升。在有机金银花产业链标准体系运行过程中,建立了农户座谈会、质量追溯系统实时预警、客户满意度调查的“三渠道”问题反馈机制,累计采纳合理化建议10余条,根据反馈修订《金银花种苗质量分级》《金银花烘干技术规程》《有机金银花中药材贮存规范》3项标准,严格遵循PDCA循环管理模式,形成“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措施—验证效果-修订标准”的闭环管理流程,实现了标准体系的动态优化,为有机金银花质量持续提升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化解决方案。
相关知识
金银花“有机+标准化”的“平邑模式”
平邑金银花为何这样“香”
平邑金银花
山东平邑金银花行情平稳
山东平邑金银花行情基本稳定
金银花仿野生种植技术规范.pdf
山东平邑:大品牌培育大产业 地标品牌强县富民
乡村振兴|平邑税务:党建引领 税惠赋能 打造产业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平邑样本
金银花的标准化栽培管理
创新孵化园中园 集成赋能价值链——临沂市平邑县金银花土特产典型案例
网址: 金银花“有机+标准化”的“平邑模式”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28047.html
上一篇: 河南安阳林州:中药材开出乡村振兴 |
下一篇: 兴安盟科右前旗:药植乡野 &n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