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WORD完美格式

中成药安全性

中成药的历史悠久,应用广泛,大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在合使用的情况下,

中成药的安全性是较高的。合使用包括正确的辨证选药、用法用、使用疗程、

禁忌症、合并用药等多方面,其中任何环节有问题可能引发药物事件。合

用药是中成药应用安全的重要保证。

药物的两重性是药物作用的基本规之一,中成药也外,中成药既能起到防病

治病的作用,也可引起反应。

1.中成药使用中出现反应的主要原因

(1)中药自身的药作用或所含毒性成分引起的反应;

(2)特异性体质对某些药物的耐受、过敏等;

(3)方药证候符,如辨证当或适应证把握准确;

(4)长期或超剂用药,特别是含有毒性中药材的中成药,如朱砂、雄黄、蟾酥、

附子、川乌、草乌、豆根等,过服用即可中毒;

(5)适当的中药或中西药的联合应用。

2.中成药使用中出现的反应

有多种类型

临床可见以消化系统症状、皮肤粘膜系统症状、系统症状、经系统症状、循

环系统症状、呼吸系统症状、血液系统症状、症状或过敏性休克等为主要表现

的反应,可表现为其中一种或几种症状。

3.临床上预防中成药反应,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用药观察及中药反应监测,完善中药反应报告制。

(2)注意药物过敏史。对有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应密观察其服药后的反应,如有

过敏反应,应及时处,以防止发生严重后果。

专业知识编辑整理

WORD完美格式

(3)辨证用药,采用合的剂和疗程。尤其是对特殊人群,如婴幼儿、人、

孕妇以及原有脏器损害功能全的患者,应注意用药方案。

(4)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中、西药并用时尤其要注意避免因药物之间相互作

用而可能引起的反应。

(5)需长期服药的患者要加强安全性指标的监测。

一、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1)

1.辨证用药

依据中医论,辨认、分析疾病的证候,针对证候确定具体治法,依据治法,选定

适宜的中成药。

2.辨病辨证结合用药

辨病用药是针对中医的疾病或西医诊断明确的疾病,根据疾病特点选用相应的中成

药。临床使用中成药时,可将中医辨证与中医辨病相结合、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相

结合,选用相应的中成药,但能仅根据西医诊断选用中成药。

一、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2)

3.剂型的选择

应根据患者的体质强弱、病情轻重缓急及各种剂型的特点,选择适宜的剂型。

4.使用剂的确定对于有明确使用剂的,慎重超剂使用。有使用剂范围的

中成药,人使用剂应取偏小值。

一、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3)

5.合选择给药途径能口服给药的,采用注射给药;能肌内注射给药的,选

用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

6.使用中药注射剂还应做到:

(1)用药前应仔细询问过敏史,对过敏体质者应慎用。

专业知识编辑整理

WORD完美格式

(2)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功能主治使用,辨证施药,禁止超功能主治用药。

一、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4)

(3)中药注射剂应按照药品说明书推荐的剂、调配要求、给药速和疗程使用

药品,超剂、过快滴注和长期连续用药。

(4)中药注射剂应单独使用,严禁混合配伍,谨慎联合用药。对长期使用的,在

每疗程间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

(5)加强用药监护。用药过程中应密观察用药反应,发现异常,即停药,必

要时采取积极救治措施;尤其对人、儿童、肝肾功能异常等特殊人群和初次使用

中药注射剂的患者应慎重使用,加强监测。

二、联合用药原(1)

(一)中成药的联合使用

1.当疾病复杂,一个中成药能满足所有证候时,可以联合应用多种中成药。

2.多种中成药的联合应用,应遵循药效互补原则及增效减毒原则。功能相同或基本

相同的中成药原则上宜叠加使用。

3

相关知识

中成药用药指导原则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国中医药医政发〔2010〕30号
浅谈中成药临床合理应用
国中医药医政发〔2010〕30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通知》
中成药治疗慢性胃炎临床应用指南解读(上)
中成药的临床合理应用(5)详解
中成药联合用药原则
临床常见中成药及针剂的应用
中成药合理应用(ppt40页)(更新版)
中成药治疗慢性胃炎临床应用指南(2020 年)发布,推荐一览!

网址: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2908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重点.pp
下一篇: 细嗦万泰(二)重中之重—3期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