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过《花卉文化与鉴赏》课程的学习,首先了解了赏花首先要知花。清代张潮《幽梦影》:“如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己;莲以濂溪为知己”。“梅令人高,兰令人幽,菊令人野,莲令人淡,春海棠令人艳,牡丹令人豪,蕉与竹令人韵,秋海棠令人媚,松令人逸,桐令人清,柳令人感”。认识花卉是欣赏花卉美的前提;其次,了解了处在不同文化背景中的赏花者,由于其所受的文化熏陶不同,对花卉的审美习惯亦有所差异。在花卉观赏活动中,国人崇尚精神,关注的重点是人的精神实质以及整个世界的精神归宿;西方人崇尚科学,关注的往往是科学技术的进步。“芝兰生于深谷,不以无人而不芳”,联想到“君子修道立德,不为困穷而改节”。人们所欣赏的不是兰花表象的美,而是蕴涵于内的道德情操美,这与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的世界观是一致的。西方文化中的人花互喻,主要强调“比喻”的张力,强调独创性而追求不断的创新。第三,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了赏花有地有时:春、夏、秋、冬和日、月、风、雨、霜、雪、烛光等很大影响。明代袁宏道《瓶史》载:“赏花,茗赏者,上也;谈赏者,次也;酒赏者,下也”并认为赏花要有时有地,不得其时,而漫然招来宾客,皆为唐突。花卉欣赏与其他审美活动不一样,除了需有良好的心境、高昂的情绪和浪漫的情调外,还应选择对赏花最有利的天时良辰和赏花佳处。总体来说,《花卉文化与鉴赏》是非常有意义的一门课。(张人诚,环境艺术设计151班,学号201517080524)
2.学习了《花卉文化与鉴赏》课程,我了解了花卉与我们的衣食住行都有密切联系,老师讲授课程时候的大量图片和视频,让我增加了花卉的审美角度。比如从古至今,文人墨客都将女性比作花卉,而花卉与女性的美是相辅相成的。花卉装饰女性,女性更能衬托出花卉的娇美。服装有了花卉图案的存在,就像是有了生命的活力一样。而除了服饰上的点缀,女人们的饰品也是花儿最美丽的去处。另外,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最早的大诗人屈原就在《离骚》中留下了“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名句。可见,古人早已把菊花当作食品了。唐代,人们把桂花鲜栗羹作为宴席上的珍品,宋代民间用花作菜蔬和食品就更广泛等等知识。通过《花卉文化与鉴赏》的学习,我们掌握了传统名花的识别、文化含义等相关知识。这样的学习让我们将花卉知识更灵活的运用,更好的将知识和实践结合在一起,所以我认为这是一门十分有意义的课程。(冯剑英,城市管理151班,学号201507050109)
3.《花卉文化与鉴赏》课程的学习,我了解了我国花文化始于先秦时期,那时有关人们种花赏花的文字都有史可寻。以后的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等历朝历代,随着社会的发展,花卉与人们的生活有着更密切的关系,不仅有大量文字记载,还有各种的花市,插花等等,花文化可谓是源远流长。花卉与《诗经》、《楚辞》、《红楼梦》等名诗名作都有非常紧密的联系,我明白了花朝节的由来,十二花神是汉族民间传说农历二月十二是百花的生日,人们称之为花朝,因此汉族民间便有一个花朝之庆。而随着季节时令的替换,百花也以各种不同的容颜缤纷了大地。花的美原是浑然天成,无可比较。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我提高了艺术修养,增加了花卉知识,我认为这门课的学习对我很有帮助。(黄素素,旅游管理152,学号201606010216)
相关知识
花卉鉴赏与花文化(花卉鉴赏与花文化论文1500字)
《花卉鉴赏与花文化》
园林花卉文化与鉴赏
花卉文化与鉴赏
花卉鉴赏与花文化.ppt
花卉鉴赏与花文化课件
花卉鉴赏与花文化论文2000字
花卉鉴赏与花文化..doc
花卉鉴赏与花文化PPT教案
花卉鉴赏与花文化)
网址: 花卉文化与鉴赏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35234.html
上一篇: 2025年最受欢迎的花卉品种:玫 |
下一篇: 深入探讨花卉栽培与欣赏:从种植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