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屈骚是中国兰文化的源头之一”——对话中国花卉协会兰花分会副会长王重农

“屈骚是中国兰文化的源头之一”——对话中国花卉协会兰花分会副会长王重农

湖北日报客户端宜昌频道记者冯汉斌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这是至圣先师孔子爱兰的“心语”;“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这是中华诗祖屈原爱兰的“铁证”。“五一”期间,以“问道屈原故里,寻芳芝兰幽谷”为主题的湖北省秭归县第二届兰花文化博览会在馥郁兰香中启幕,近千株精品兰花惊艳亮相。来自孔子故里和屈原故里等近两百名专家学者以兰会友,为兰而聚,因兰而歌,共同探讨传承与弘扬兰文化之道。

会场内外,中国花卉协会兰花分会副会长、湖北省兰花学会终身名誉会长王重农特别引人注目。有着浓浓“爱兰情结”的他,一生对兰花情有独钟,他曾说,研究兰花,要从兰文化说起。而兰文化,就要追溯到孔子、屈原等古圣先贤,他们是中国兰文化的奠基人。在博览会上,他深入精品兰花展现场担任首席评选专家,在“论道芝兰”高峰论坛上“吐语如兰”,盛赞秭归兰花资源丰富,艺兰历史悠久,兰文化源远流长,应该扛起弘扬兰文化的大旗。

随后,今年已逾八旬的王重农先生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以兰花为媒,孔子和屈原堪称隔代知音

记者:在古圣先贤中,孔子和屈原是最有名的爱兰者,是中国兰文化传统的重要开创者。中国人爱兰,应该也是受了这两位先贤的影响,您能细说一下孔子和屈原各自的兰花观吗?

王重农:孔子年长屈原200多岁,但两人都十分爱兰,可谓隔代知音。“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孔子用这两个对比的例子,说明交友和环境对人品质性格的影响。他以兰花为高层次品质修养比喻的本体,在情感与理智两个方面对兰花作了独到的阐述,从而使“芝兰之室”成为良好环境的代名词。

兰的君子品性,贤者形象,是孔子和屈原的共识,也是他们热爱、欣赏兰的理由。但屈原对兰的爱,比孔子更为热烈。他对兰的高度赞美,前无古人,也后无来者。

屈原最喜爱的植物,是芷,是兰,是蕙。在屈原的作品中,兰无处不在。屈原的诗歌中,写兰35处,芷11处,蕙13处,茝7处。“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百亩。畦留夷与揭车兮,杂杜衡与芳芷。冀枝叶之峻茂兮,愿俟时乎吾将刈。”在这段诗歌里,写到如何种兰植蕙,诗人俨然就是一个经验丰富的园丁。在《离骚》《九歌》《九章》等诗篇中,他写到自己如何滋兰、佩兰、纫兰、搴兰、刈兰。他对兰寄予无限的厚望,以兰为友,将兰为佩,以表白自己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

屈原种兰、佩兰、爱兰、敬兰,屈骚是中国兰文化的源头之一。当他心情郁闷时,“结幽兰而延伫”;当他伤心落泪时,“揽茹蕙以掩涕”;他首倡兰香的应用,让王者之香真正称王于日常生活:“扈江离与僻芷兮,纫秋兰以为佩”“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纚纚”“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在屈原的笔下,兰是一种植物,一种花卉;也是一种民俗,一种象征;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寄托。

湖北和山东在中国兰界有重要地位

记者:中国是兰生长的天堂。原产兰科植物194属1600余种。相关调查显示,秭归境内有兰科植物27属。是中国兰品种最丰富的县域之一。秭归人历来有栽种兰草的习惯,在乡村的房前屋后,在城镇居民的阳台居室,随处可见兰的身影。您如何评价秭归兰花文化博览会?

王重农:因为屈原,秭归有很多与兰有关的地名,如九畹溪、芝兰谷等,可见兰文化在秭归深入人心。多年来,秭归开展了一系列的兰事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去年6月举办的首届兰花文化博览会在省内外产生了很好的影响。今年举办的第二届兰花文化博览会,主题更鲜明、内容更丰富、形式更灵活、运作更有效,还特别邀请了中国兰文化奠基人之一孔子家乡曲阜市的领导和专家共襄兰文化弘扬之盛事,可喜可贺。

记者:早在五六年前,您就倡导并希望孔子故里与屈原故里在弘扬兰文化上加强交流与合作,当时是出于什么考虑?

王重农:首先,这是两省在中国兰界的地位决定的。湖北省兰花资源丰富,有兰花46属103种,不仅数量多,而且品质优良,原产于湖北的蕙兰老种、新老种、新种不计其数。前几年江浙评选中国十大名蕙,预选品种中产自湖北的占了百分之七八十以上。山东省是个非产兰区,但却是全国非产兰区中,兰花事业最为活跃的省份。山东省养兰的人数最多,兰园数量最多,兰花的品种最多,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而且全省各级兰花组织比较健全,兰事活动十分活跃。这两个省,在全国兰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兰花文化两大奠基人家乡的联系与合作,对两省兰花事业的发展,一定会起到推动和促进作用。

另外,曲阜市和秭归县都有着悠久的艺兰历史,很深的兰花文化底蕴,两地可以集中优势力量,一起深入挖掘兰花文化内涵,共同研究兰花文化的精神,共同讲好兰花文化的故事。这对两省、全国兰花文化的宣传推介,一定会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前,兰花产业是富民惠民的有效手段。曲阜和秭归两地要互相学习、互相支持、互相借鉴、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建议秭归和曲阜轮流举办“中国兰花文化节”

记者:两地在兰文化合作与交流上,当务之急要做好哪几个方面的工作?

王重农:第一,建立健全两地的联络机制。两地之间要建立灵活、高效的联络机制,制定长期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工作。各自政府应由相关领导具体分管,政府和兰花组织都要设立专门机构,或指定某一机构代为管理。

第二,定期举办兰花文化论坛。中国兰花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响深远。要研讨的问题很多,目前先就兰花文化的起源、内涵、宣传、意义,孔子和屈原对中国兰花文化的贡献,兰花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与对外文化交流的关系等问题逐一展开研讨。论坛可以在两地轮流召开,每次论坛的论文会后可结集出版。

第三,举办集文化性与艺术性一体的兰展、兰博会。作为专题展会的兰展和兰博会,是宣传兰花文化的有效形式,也是推动兰花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秭归县是产兰区,曲阜市虽然不产兰花,但养兰的人很多,两地兰友手里都拥有许多精品、名品。可以结合各自优势,采取单独办展、联合办展等形式开展交流与合作。同时,兰展、兰博会的布置要提高文化性、艺术性,可以考虑多种艺术形式的结合,如书法、绘画、古玩、微型盆景、花卉、器乐演奏、影像等,使展室布置简洁大方、古朴典雅,令人赏心悦目。

第四,举办高质量的兰花节庆活动。兰花节庆活动是弘扬兰花文化和发展兰花产业的有效载体,也是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好形式,两地可考虑联合办节。节庆活动名称可以叫“中国兰花文化节”,报请中国花卉协会兰花分会和当地政府联合主办,在两地轮流举办。轮流举办时,名称可分别为“中国(曲阜)兰花文化节”、“中国(秭归)兰花文化节”。

第五,共同举办兰花文化展。孔子和屈原都对中国兰花文化有许多论述,为中国兰花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后人继承和发扬了他们的思想,创造性的充实了中国兰花文化的宝库,兰花书籍、书法、绘画、工艺品、艺术品等存世多多。建国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这方面的作品大量问世和收藏。可以就这方面的藏品举办展览。

第六,把兰花作为市花和县花。市花或县花,是一个城市的代表花卉,或有纪念意义的花卉,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也是城市的一张靓丽的名片。一旦确定,就要广为宣传。曲阜市早在1990年2月23日,经市11届人大常委会22次会议通过,把兰花定为曲阜市的市花。建议秭归县也把兰花定为县花。

第七,以兰花为媒,结为友好市县。曲阜市和秭归县都是中国兰花文化奠基人的故乡,都与兰花有不解之缘。秭归县盛产兰花,曲阜市艺兰历史悠久,孔府历史上就养殖兰花,至今仍有存世。因此,曲阜市和秭归县结为友好市县,对两地弘扬兰花文化,发展兰花产业,推动兰花事业的发展,推动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是有好处的。

第八,共同开展兰花文化旅游活动。曲阜市和秭归县都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包括了兰花文化旅游资源。曲阜市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秭归县有著名的屈原故里、屈原祠、野生兰花保护基地、三峡大坝等等,都是让人流连忘返的地方。开展“兰花文化之旅”,不仅推动了两地旅游事业的发展,而且还会使人们受到包括兰花文化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

第九,相互进行学习考察。曲阜市和秭归县之间,可不定期组织赴对方学习考察,考察包括如何弘扬兰花文化、如何讲好兰花文化故事、如何发展兰花产业、如何举办兰展和兰博会、如何发挥兰花组织的作用、如何通过养兰富民惠民、如何培育兰花市场和规范交易行为、如何从政策上鼓励和扶持兰花产业的发展等。通过学习考察,吸取好的经验,发展壮大自己。

第十,联合编辑兰花科普读物,开展兰花科普活动。组织双方有关专家、资深兰家等人员,共同编写出版兰花科普读物,特别是兰花文化的通俗读物,让兰花和兰花文化进社区、工厂、农村、学校、机关、连队,向群众进行兰花知识的普及、兰花文化的宣传、兰花精神的教育,从而宣传博大精深的中国兰花文化。

相关知识

“屈骚是中国兰文化的源头之一”——对话中国花卉协会兰花分会副会长王重农
花果同枝敬屈子 相逢屈乡论楚骚——中国屈原学会第十九届年会侧记
中国兰花博览会开幕 花魁身价5万 市场渐趋理性
花文化分会:发掘中国灿烂的花文化资源
兰花盛宴:丽江市兰花协会助力经济增长与文化传承
关于建设中国兰花(兰文化)馆的建议
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兰花专业委员会成立
一年缩水700万元 炒兰花是谁编织的暴富神话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首届兰花艺术展在重庆园博园开幕
这个兰花研究领域的全球学术盛宴,首次在中国举办

网址: “屈骚是中国兰文化的源头之一”——对话中国花卉协会兰花分会副会长王重农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387.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周武忠】花,一种诗化的中国文化
下一篇: 花卉圣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