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耕地土壤酸化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制约了耕地产能。”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所长沈仁芳带来一份与他所从事的土壤学研究密切相关的建议。
已有研究显示,我国目前pH值小于6.5的酸化耕地总面积约为9.19亿亩,南方经济作物和粮食主产区以及东北地区耕地酸化尤为突出。
这些年来,沈仁芳一直从事植物对酸性土壤的适应机理研究。他发现,我国酸化耕地治理工作存在三个难点:一是对耕地酸化加速原因及其农业生产负面影响的科学认知不足,难以支撑土壤酸化的精准长效治理;二是对耕地酸化的预防重视不够,缺乏全国区域耕地酸化防治的顶层设计,耕地酸化前端预防措施十分有限;三是耕地酸化治理盲目性大,精准降酸和长效治理技术缺乏。
为此,沈仁芳建议,首先要加强基础研究,全面系统摸清我国不同区域耕地土壤酸化成因、发生机制、主控因素,对土壤酸化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定量评估,结合区域作物种植结构布局,制定全国土壤酸化防治分区方案;其次要加大科技攻关力度,突破酸化耕地治理关键核心技术,设立酸化耕地治理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专项;最后要加快技术推广,实施酸化耕地治理重大行动计划,扩大全国酸化耕地治理重点县建设实施范围,最终实现酸化耕地治理全覆盖。
(原载于《中国科学报》 2024-03-06 第4版 两会)
相关知识
肥了农田 满了粮仓——湖南桃源县开展酸化耕地治理观察
团风解困耕地酸化之殇
关于做好耕地治理因地制宜 、分类实施耕地轮作休耕制度的建议
为土壤“看病” 让耕地恢复活力 重庆酸化土壤治理推广面积达213.9万亩
有机硅治理酸化土壤效果明显
1200多位专家学者齐聚南京,为土壤修复治理“把脉开方”
重庆酸化土壤治理推广面积超300万亩 有效提升耕地质量,农作物平均增产8%以上
我国耕地轮作休耕研究进展与展望
湖南常德市桃源县“古法新酿”激活酸化耕地“再生”密码
《农田土壤酸化治理技术规范》.pdf
网址: 沈仁芳代表:加强我国酸化耕地治理工作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44412.html
上一篇: 土壤酸化成因及其影响 |
下一篇: 土壤酸化形成原因、危害及解决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