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保鲜盒,具体是一种鲜果保鲜盒。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现今很多鲜果都已进入市面流通销售,但由于鲜果因其自身氧化及物流运输不便的原因,鲜果类产品不易保藏,严重影响了鲜果种植户的经济利益,由此造成的高昂价格也让消费者望而却步。如原产于我国南方的猕猴桃,因富含Vc等营养成分而被人们誉为“水果之王”,但猕猴桃是典型的呼吸跃变型浆果,皮薄、多汁,自身会释放乙烯气体催熟,容易腐烂,俗言有“七天软,十天烂,半月之后坏一半”之说,在普通条件下很难长期贮藏,制约了猕猴桃生产的进一步发展。随着近年来猕猴桃种植面积的扩大和产量提高,如何将猕猴桃鲜果包装运输并方便消费者自由储存保藏,逐渐成为制约猕猴桃产业发展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鲜果保鲜盒,将鲜果相互隔离保藏,并可自主调节其呼吸作用达到同批鲜果延长不同保藏期的效果,适用于如猕猴桃此类不易保藏的鲜果,如桃、李、草莓、葡萄、西红柿等。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鲜果保鲜盒,包括盒体和上盖,所述盒体和上盖不透明、不可视且不具透气性,所述盒体与上盖盖合;所述盒体内设有若干个凹腔,相邻的所述凹腔之间设有凸柱,所述凸柱的上平面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凸柱的上平面与上盖贴合,相邻的所述凹腔、凸柱与上盖形成独立的闭合容腔;
所述上盖上设有与所述凹腔的上部开口形状轮廓匹配的外层压痕,所述外层压痕将上盖分隔成若干个盖片,沿着所述外层压痕可将盖片揭起移除;所述上盖的内侧设有具透气性的内层。鲜果置于闭合容腔中,形成相对独立的保藏空间,不受其他鲜果释放的乙烯等催熟气体的影响,延长保藏期;将盖片移除,内部乙烯气体可从透气性内层释放出来,延长保藏期。
进一步的,所述盖片上黏贴有外层拉条,用于揭起盖片。
进一步的,在所述上盖上除了所述上盖片以外的地方设有旋扣,所述旋扣可围绕设置在上盖上的水平或竖直转轴旋转,所述旋扣的末端盖在所述上盖片上。盖片移除后,可再重复利用重新盖住内层,阻止透气性,用旋扣压住可防止盖片脱落,更好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内层为透明可视的,方便观察鲜果的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内层上设有与所述凹腔的上部开口形状轮廓匹配的内层压痕,沿着所述内层压痕可将所述内层撕除。撕除内层后,就可直接取出鲜果,不必揭开整个上盖从而影响其他鲜果。
进一步的,所述内层上黏贴有内层拉条,用于撕除内层。
进一步的,所述凹腔的形状为圆柱形、椭圆形或方柱形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形状。凹腔根据所保藏对象的实际大小所需设计形状,防止凹腔过小造成挤压或者凹腔过大在运输途中碰撞损坏。
进一步的,所述凸柱内部中空,内设气体包;凸柱的两侧面即为所述凹腔的内壁,其上开孔若干个,孔径为2-5mm,并覆盖一层不透气膜。
进一步的,所述气体包包括氮气包和乙烯包,所述凹腔的两侧的两个凸柱内部分别放置氮气包和乙烯包。
上述的鲜果保鲜盒的使用方法,鲜果置于各个相对独立的不具透气性的避光闭合容腔中,通过移除和盖合所述上盖上的盖片,控制成熟时间。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将鲜果相互隔离保藏,减弱鲜果相互之间释放乙烯气体造成的催熟现象;另一方面,通过盖片的盖合或移除可自主调节其呼吸作用和催熟作用,由此达到延长鲜果保藏期的目的,而且可根据消费者自身需求自主控制同批鲜果具有不同保藏期的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盒体俯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盖俯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盖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鲜果保鲜盒,包括盒体1和上盖2,盒体1和上盖2不透明、不可视且不具透气性;如附图1所示,盒体1内设有若干个凹腔11,相邻的凹腔11之间设有凸柱12,凸柱12的上平面为水平面,盒体1与上盖2盖合时,凸柱12的上平面与上盖2贴合,凹腔11、凸柱12和上盖2形成独立的闭合容腔;
凹腔11的形状为圆柱形、椭圆形或方柱形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形状。满足不同形状的鲜果的组合所需,可以作为鲜果礼盒,品种丰富而不担心相互挤压或催熟的烦恼。
凸柱12内部中空,内设气体包;凸柱12的两侧面即为所述凹腔11的内壁,其上开孔若干个,孔径为2-5mm,并覆盖一层不透气膜。气体包包括氮气包和乙烯包,凹腔11的两侧的两个凸柱12内部分别放置氮气包和乙烯包。根据不同需求选取不同的气体包进行催熟或抑制成熟,这就形成一个简易方便且可控的气调贮藏室。
如附图2所示,上盖2上设有与凹腔11的形状轮廓重合的外层压痕22,外层压痕22将上盖2分隔成若干个盖片23,沿着外层压痕22可将盖片23揭起移除;盖片23上黏贴有外层拉条24,用于揭起盖片23;在上盖2上除了上盖片23以外的地方设有旋扣25,旋扣25可围绕设置在上盖2上的水平或竖直转轴旋转,旋扣25的末端盖在上盖片23上。
如附图3所示,上盖2的内侧设有具透气性的内层21,内层21为透明可视的,内层21上设有与凹腔11的形状轮廓重合的内层压痕212,内层21上黏贴有内层拉条214,沿着内层压痕212向上拉动内层拉条214便可将内层21撕除。
实施例1
一种鲜果保鲜盒,凹腔11为猕猴桃形状,内置猕猴桃鲜果。在保藏期间,保鲜盒呈盖合状态,猕猴桃鲜果置于各个相对独立的不具透气性的避光闭合容腔中,因其自身释放的乙烯气体进行催熟;当需要延长保藏期时,可选择将所需的猕猴桃鲜果所在闭合容腔对应的盖片23移除,可由黏贴于其上的外层拉条24沿压痕22轻易拉动,与上盖2脱离,此时具透气性的内层21显露出来,内部乙烯气体可穿过透气性内层21释放出来,减缓成熟速度,延长保藏期;当需要成熟的猕猴桃鲜果时,又可将不具透气性的盖片23重新盖合在原来的位置,阻止乙烯气体的扩散,用旋扣25压住盖片23可防止盖片23脱落,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透过透明可视的内层21可观察品闻猕猴桃鲜果的成熟状态,待其成熟后,可沿着内层压痕212向上拉动内层拉条214,便可轻易将内层21撕除,取得成熟的猕猴桃鲜果食用,不用打开整个上盖2,避免了对其他鲜果的影响。
实施例2
一种鲜果保鲜盒,凹腔11为猕猴桃形状,内置猕猴桃鲜果。在保藏期间,保鲜盒呈盖合状态,猕猴桃鲜果置于各个相对独立的不具透气性的避光闭合容腔中,在闭合容腔中还放置有具有催熟功能的催熟包进行催熟;当需要延长保藏期时,可选择将所需的猕猴桃鲜果所在闭合容腔对应的盖片23移除,可由黏贴于其上的外层拉条24沿压痕22轻易拉动,与上盖2脱离,此时具透气性的内层21显露出来,内部气体可穿过透气性内层21释放出来,减缓成熟速度,延长保藏期;当需要成熟的猕猴桃鲜果时,又可将不具透气性的盖片23重新盖合在原来的位置,阻止气体的扩散,恢复催熟功能,用旋扣25压住盖片23可防止盖片23脱落,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透过透明可视的内层21可观察品闻猕猴桃鲜果的成熟状态,待其成熟后,可沿着内层压痕212向上拉动内层拉条214,便可轻易将内层21撕除,取得成熟的猕猴桃鲜果食用,不用打开整个上盖2,避免了对其他鲜果的影响。
实施例3
一种鲜果保鲜盒,部分凹腔11为猕猴桃形状,内置猕猴桃鲜果,还有部分凹腔11为水蜜桃形状,内置水蜜桃鲜果。在保藏期间,保鲜盒呈盖合状态,各个鲜果置于各个相对独立的不具透气性的避光闭合容腔中,在闭合容腔中还放置有具有催熟功能的催熟包进行催熟;当需要延长保藏期时,可选择将所需的猕猴桃鲜果或水蜜桃鲜果所在闭合容腔对应的盖片23移除,可由黏贴于其上的外层拉条24沿压痕22轻易拉动,与上盖2脱离,此时具透气性的内层21显露出来,内部气体可穿过透气性内层21释放出来,减缓成熟速度,延长保藏期;当需要成熟的猕猴桃鲜果或水蜜桃鲜果时,又可将不具透气性的盖片23重新盖合在原来的位置,阻止气体的扩散,恢复催熟功能,用旋扣25压住盖片23可防止盖片23脱落,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透过透明可视的内层21可观察品闻各个鲜果的成熟状态,待其成熟后,可沿着内层压痕212向上拉动内层拉条214,便可轻易将内层21撕除,取得成熟的猕猴桃鲜果或水蜜桃鲜果食用,不用打开整个上盖2,避免了对其他鲜果的影响。
实施例4
凹腔11两侧的凸柱12内部分别各放置有氮气包和乙烯包,供不同的需求提供额外的客观条件的支持。当需要催熟时,撕掉放置乙烯包的一侧凸柱12上的不透气膜,露出开孔,内部的乙烯气体释放,从开孔中跑出,进入凹腔11内部,进行催熟,同时因为凹腔11、凸柱12和上盖形成的独立封闭格子,保证了乙烯气体不会扩散到其他封闭格子中影响其他水果。当想要延长保质期,则反之,撕掉放置氮气包的一侧凸柱12上的不透气膜,露出开孔,内部的氮气气体释放,从开孔中跑出,进入凹腔11内部,抑制成熟,同样的,因为凹腔11、凸柱12和上盖形成的独立封闭格子,保证了氮气气体不会扩散到其他封闭格子中影响其他水果。
同理,本实用新型也适用于其他多种鲜果的组合使用。比如采用不同形状的凹腔11组合,可以同时放置苹果、猕猴桃、梨子、冬枣等水果进行组合,而且不会因为相互间的成熟度而彼此受影响,按需保持果肉的鲜度,延长食用保质期限。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相关知识
一种鲜花保鲜盒的制作方法
一种大樱桃物流保鲜盒
一种猕猴桃鲜果保鲜剂的制作方法
一种猕猴桃标本制作方法
一种鲜花保鲜盒
一种抑菌型花卉保鲜盒(1).doc
鲜花保鲜盒
一种油茶鲜果
柑橘保鲜果蜡的制作方法
一种具有温度恒定的鲜切花保鲜用的保鲜盒.pdf
网址: 一种鲜果保鲜盒的制作方法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48606.html
上一篇: 一种猕猴桃鲜果保鲜方法技术 |
下一篇: 中国科学院冷库保存猕猴桃“火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