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二十四节气 | 处暑

二十四节气 | 处暑

#

#

节气释义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处暑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暑将退处而潜处。”“处”表示躲藏、终止。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是代表气温由炎热向寒冷过渡的节气。

物候特点

我国古人将处暑时节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

“鹰乃祭鸟”是指此节气中老鹰开始大量捕猎鸟类,并且先陈列如祭而后食。“天地始肃”是指接着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充满了肃杀之气。“禾乃登”’的“禾”指的是黍、稷、稻、粱类农作物的总称,“登”即成熟的意思,意思就是开始秋收。

气候农事

古书《群芳谱》说:“阴气渐长,暑将伏而潜处也。”处暑时节,气温逐渐下降,暑气开始减退,随之而来的就是天高云淡、金风送爽的秋日时节了。

处暑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林果和农作物陆续进入成熟期。“处暑和田连夜变”“处暑三日无肯谷”“处暑三朝稻有孕”“处暑满田黄,家家修廪仓”,这些民间俗语都说明了处暑之后农作物要收获了。

“处暑谷渐黄,大风要提防。”处暑以后,昼夜温差加大,昼暖夜凉的条件对农作物体内干物质的制造和积累十分有利,庄稼成熟较快,民间有“处暑禾田连夜变”之说。此时,人们加紧采摘,抢抓农时,进行水稻施肥、除草等田间管理。

民俗文化

处暑节气前后的民俗多与祭祖及迎秋有关。处暑前后民间会有庆赞中元的民俗活动,俗称“作七月半”或“中元节”。

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处暑过,暑气止,就连天上的那些云彩也显得疏散而自如,而不像夏天大暑之时浓云成块。民间向来就有“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其中就有“出游迎秋”之意。

放河灯,河灯也要荷花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一座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它自由的漂泛。放河灯是为了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若是有亡魂托着一盏河灯,就能找到托生的路。

处暑诗词

咏廿四气诗·处暑七月中

元稹

向来鹰祭鸟,渐觉白藏深。

叶下空惊吹,天高不见心。

气收禾黍熟,风静草虫吟。

缓酌樽中酒,容调膝上琴。

图文来源:网络

排版设计:胡进

相关知识

二十四节气处暑的农谚 处暑时令农谚集锦
二十四节气 | 处暑
二十四节气|处暑
【“二十四节气”小知识】处暑
「二十四节气」处暑是什么意思?是几月几号?
二十四节气之处暑
处暑(二十四节气之一)
夏季处暑荷叶荷花二十四节气素材免费下载
二十四节气处暑养生饮食谚语集锦
最好新秋时——二十四节气之处暑

网址: 二十四节气 | 处暑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51568.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二十四节气”小知识】处暑
下一篇: 2024年处暑有什么农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