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申城漫行记—古华园

申城漫行记—古华园

       曾经,把热情交给了远方。直至有了疫情,于是便在“家门口”闲逛起来。走着走着,心中多了一份份欢喜,步履亦愈来愈轻盈。比如,此刻徜徉于古华园,如沐春风,美妙惬意。

                                     —题记

       古华园,位于上海奉贤区南桥镇,占地面积10万多平方米,由建筑学家陈从周精心设计。

        陈从周何人也?,其乃中国著名的古建筑园林艺术学家,被誉为“现代中国园林之父”。

        在建筑界有“北梁南陈”之说,北有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南有古园林大家陈从周。据说,扬州的何园,苏州的拙政园、留园等都是由他参与指导、设计并加以修复的。

        有一种说法是,“没有陈从周,江南美景会减少一半。”眼前的古华园,据介绍,就是陈从周先生集江南园林之精华设计而成的。

       步入古华园,但见小桥流水间亭、台、楼、阁密布,花草树木相缀。既古朴典雅,又精致灵巧。

        尤其是在构筑上,它完全融入了奉贤历史上的众多典故,并移入了许多历史建筑,使古华园展现出浓郁的历史文化风采。我一路漫行,时时感受着其别样的情趣。

       这里是古华园的正门,迎面便是一座照壁,花岗石砌基座,绿色琉璃瓦压顶。照壁正面清水方砖,上镌宋日昌所书的“古华园”园名,背面则镶嵌青石浮雕,展现的是孔子的门生言偃来奉贤传播圣贤之道的典故。

       从照壁向北,有座多曲平板石桥,曲折伸入湖中。曲桥之上有题名水秀、水暖及水绿三亭,呈“品”字形排列,人称“品亭曲桥”。

       夕阳西下,品亭四周,湖光水色,波光粼粼。伫立亭内凭栏观湖,心中充溢着诗情画意。

      沿品亭曲桥所在的“西湖”径直往西北,有座“三女祠”。南北中轴布局,由大门、过廊、正厅和耳房等组成。

        据奉贤史载:春秋时代,吴越争霸。越王勾践的铁骑长驱直入,逼迫吴王夫差弃姑苏城南逃至此。精疲力尽的吴王恐三个亲生女儿落入勾践之手,便将三女活葬于此,故后人称为“三女冈”,并建“三女祠”,以志纪念。

       吴王夫差的悲惨结局及历史教训发人深省。历代文人墨客,纷纷前往冈、祠游览凭吊,并留下诸多佳句。

       原址建筑早已湮灭,为了记住这段史实,便于游人凭吊, 古华园修建时,在此仿古建祠堆冈。

        祠内的这三组人物塑像,生动而形象地刻画和再现了流传中的历史景象,让参观者有一种因此明理的受教之感。

       三女祠的东侧,是个土山冈。冈上建有13米高外观三层八角亭楼一座。,名曰“望海阁”。这是古华园相对位置较高的所在,据说站在望海阁亭楼上,可以远眺杭州湾,见到海中的大、小金山岛。遗憾的是,那日阁门紧闭,我未能登高望远。

        走下望海阁,沿石径东行折南,过香花桥,即到了古华园的园中园—“秋水园”。

        此园四面环水,三面有桥相通。园中有水池、湖石假山,周边有曲廊迂回。

        池北有“超然堂”,堂中匾额为著名古园林专家陈从周先生所赐墨宝。

       秋水园环境清幽,在这里,或散步或闲坐,怡然自得也。

       虽然它是新建的,却也古色古香。走近戏台,只见上方的澡井,还精雕细刻着四百多只飞鸟呢!

       据说此澡井,是按传统工艺制造的。它除了用于舞台的装饰外,当演员在台上高歌或低吟时,其四壁会形成共鸣,产生余音绕梁的音响效果。

       由大戏台往东,则是晚晴园。它与秋水园一样,也是一座园中园。

       园名取意于唐代诗人李商隐“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之名句。

        据介绍,园内主要构筑的楼亭创意,均源自于奉贤历代的名园,为奉贤历代园林精华之荟萃。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园内植有一颗“夫妻树”,实为世间罕见。

        这棵“夫妻树”,一边是对节白蜡树,属国家级珍稀濒危树种,是植物中的活化石,树龄约300年;另一边却是石榴树。两棵树的下部盘根错节,缠绵相连;上部各自绽放,苍翠挺秀。见之,令人叹为观止。

       在古华园,掩映于绿树环绕中的亭台楼阁、轩榭廊宇固然雅致精美,引人入胜。同时,园中二十余座形态各异的古桥,亦让我流连忘返。

       “先德重勤问俗轺,漫随竹马人风谣。南塘春色浓于酒,佳句争传第一桥。”这是清代汝霖的赞美“南塘第一桥”之绝句。

        这座石垒拱桥,原是木桥,清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重建为石拱桥。

       南桥塘是南桥镇的母亲河,而“南塘第一桥”则是横跨南桥塘上的最雄伟最美观的一座桥。现在南桥塘几乎被填埋殆尽,故而,“南塘第一桥”,在修建古华园时,被迁移过来,仍保持着昔日古桥的风貌。

       古华园,有东西两园。依我之见,古桥古建筑风格大致相近,而东半园较之西半园,看似更为大气,其中的碧波荡漾之东湖,湖面亦更显宽阔。

       “双亭桥”,就矗立于园内的东湖之上,它四面临风,尽揽胜景,是游客观光休憩的好去处。

       此桥,又称“同心桥”。据传在明朝时,毗邻“双亭桥”的南行北行各出了一文一武两状元,出行常在此桥相遇。

       文状元往来坐船,武状元来去骑马。后因攀比排场而心生妒忌,两人就在这桥上做文章贬损对方。待事态闹大,引起了皇上的不满,两人终于幡然悔悟,握手言和。直到现在,人们还可以在这座桥上,隐约见到御笔所书“同心桥”字样。

       亭台楼阁,石舫水榭,古桥秀湖,小舟荡漾。此园规模虽然不大,却布局精巧,错落有致,温婉典雅 ,极具明清建筑特色和江南园林风采——这就是我见到的古韵盎然,呈现着古园林大师陈从周美学理念的古华园。

       抑或,远方依然令我神往。只是我在想,当一些曾经被我们熟视无睹的地方,也能给我带来愉悦,那么,何必“舍近求远”呢?漫行生活着的城市,渐渐感知,渐渐入微,与“家门口”的美好相拥,亦挺好。

       美,一路弥散。不知不觉,已行至大门,却仍回味不已。

发布于 03-23

相关知识

走进盛夏的古华园
身边的美景——古华园
古华园
风景秀丽的古华园
古之华亭 — 奉贤古华园
古扑典雅的江南园林…古华园
上海古华园游玩攻略
赏名花忆童年玩穿越 “五一”足不出沪玩转申城[3]
奉贤古风打卡拍照胜地,别只知道古华园啦
上海~奉贤有个醉美五星级城市公园《古华园》

网址: 申城漫行记—古华园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5969.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寻找消失的园林——记老北京曾经存
下一篇: 古代花木题材文物展明亮相 故宫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