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伍佑中学
2019-2020学年春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语 文 试 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命题人:吴 珍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每个人都是有生有死的,但一个社会是可能不死的。“社会”为什么能长久存在?因为有“文化”。而文化是如何起作用的?是基于人的群体性。群体可以超越个体的局限。每个个体的人有生有死,但不同的人的生与死是有时间差的,生不同时,死不同刻,而不同时间生死的人,不同代际的人,会有共处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个体的人生经验、知识、感觉、 发现、发明等等,可以互相交流,互相传递,可以变成别人的东西,保存在别人那里。一个人的生命会逝去,但是他一生的知识积累,不一定随他的生命结束而消失,它们会传递给继续活着的人,可以传递给很多人。这种不断传递,就成为社会很多人共同的知识即文化,保存在很多人的头脑中,形成一个不断增加的、动态的、分散的“信息库”,这个信息库又反过来不断塑造着新的社会成员的态度和行为,这就是文化的传承。同时,由于各种信息载体 (石刻、竹筒、书本、磁带、光盘等)的存在,人们可以把知识记录下来,储存起来,留给后人,这样,即使一个社会真的消失了,一个文化中断了,但后来的社会,其他文明活着的人可以从那些很久以前死去的人那里学习各种知识——人和人可以跨越时间、空间的障碍,进行交流和学习,分享知识和经验。
文化传承中,有很多这种跨越时间、空间继承的例子。比如我们今天经常说“西方文化来自古希腊罗马文明”,实际上,尽管古希腊罗马本来就属于欧洲,但他们的很多文化成就,并不是通过他们自己生物性的后人直接传到近代欧洲的,而是通过阿拉伯人“转手”的。因为在中世纪,欧洲本身的很多古典文化的东西中断了,而这些东西保存在阿拉伯人那里,后来“文艺复兴”,欧洲人不是从自己的前辈手里,而是从阿拉伯人那里又“取回”了很多古希腊罗马人创造的知识。
社会和文化可以使人“不朽”。像唐朝的诗人李白,是一个具有有限生命的人,而他保存在各种文献中的诗和诗的风格,则是“文化”。“人”是会消失的,但“文化”保留下来了, 社会长存,文化不死,创造文化的人也就“不朽”了。一个人创造的文化不仅能保留,还能传递,还能影响别人,能激发别人的灵感,实现“再创造”,所以传统可以成为新文化生长的土壤。
文化的传递,必须是一种历史过程,所有文化都必须是积累的,没有积累,没有超越生死、时空的这种积累,文化就不可能存在。
从“个人和群体”的角度理解文化,“文化”就是在“社会”这种群体形势下,把历史上众多个体的、有限的生命的经验积累起来,变成一种社会共有的精神、思想、知识财富,又以各种方式保存在今天一个个活着的个体的生活、思想、态度、行为中,成为一种超越个体的东西。当一个新的生命来到这个世界上时,这套文化传统已经存在了,这个新的生命体就直接生活在其中,接受这种由很多人在很长时间里逐步创造、积累的文化,所以文化具有历史性。
文化的历史性是广义的,不仅具体的知识和技能是在历史长河中积累传承的,更深层、 更抽象的很多东西,比如认识问题的方法、思维方式、人生态度等,也同样是随文化传承的。 进一步说,文化的传承,也同样包含了“社会”的传承。一个社会基本的结构,夫妻、父母、社区结构,都是文化的一部分,是先人传下来的,是晚辈向长辈、后人向前人学来的。学习,继承中不断有修正和创新,但只有在继承中才可能有创新。没有一个社会结构是完全凭空构建的,它总是要基于前一个社会结构,继承其中的某些要素,在此基础上建立新的东西。比如,即使像美国这样一个“人造”的国家,其社会结构也不是从美国建立时突然开始的,而是来自欧洲的移民从欧洲移植过去的,实际上是欧洲文化的延伸和变体。
(选自费孝通《文化的生与死》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 年,有删改)
1. 下列关于“文化”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
A. 如果没有人的群体性,文化就不会得以保存和传递。
B. 欧洲的“文艺复兴”和美国社会结构的构建,其文化传承的具体方式是不同的。
C. 一个人可以“不朽”,因为有文化的作用;一个社会可以不死,因为有文化的存在。
D. 文化是社会共有的精神、思想和知识财富,与个体的人生经验、感受无关。
2. 下列各项关于“文化的历史性”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文化的传递是一种历史过程。
B. 个体接受在历史上逐步积累的文化。
C. 历史文化不仅包含具体的知识和技能在历史长河中的传承,还包含“社会”的传承。
D. 学习文化,继承文化中要不断修正和创新,但只有在继承中才能有创新。
3. 下列推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 ( )
A. 现代社会每个个体的思想和行为,都会受到前人思想的影响。
B. 一个国家失传的史料,有可能在其他国家的文献中找到。
C. 传统的宣纸生产工艺,既是前人生产经验的总结,也体现了前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
D. 尽管社会面貌已有了巨大的变化,但在社会基本的结构上,我们今天与唐代并没有什么不同。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
材料一:
正常状态下,每个人保持着内心的稳定状态,保持自身与环境的协调。当遇到紧急事件时,这种内在的平衡就被打破,机体会立即调动生理、心理系统的反应,竭尽全力地应对突发事件,进入应激状态。不同的个体对应激事件的反应是有差异的,决定个体应激反应能力的因素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前者主要指个体的原有人格的健康程度和适应能力,后者指客观环境的条件等。从反应结果上看,一次应激事件后,一类反应是恰当的、适应性的,应激事件后个体得到成长和锻炼。另一类反应是不恰当的、非适应性的,其结果留下创伤。人格越是强健者,越是以前者反应为主,乐观豁达的人能相对客观地评估事件的真实危险性,而敏感脆弱的人容易夸大事件的真实危险性。
在SARS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可能会出现两种应激反应。一是预期性焦虑,主要表现为忐忑不安,对自己能否胜任工作没有把握。这一方面源于他们对未知工作情景的担忧,另一方面源于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们鼓励个体认识自己的这种心理冲突是正常的,越是能接受和理解,就越意味着能承受和消化它。同时,如果有了充分准备,尽可能将未知的因素变成可控制的因素,恐惧心理就会减轻。因此需进行知识和技能储备、身体和心理储备。二是挫败、内疚、抑郁等负性情绪。他们可能有对被感染危险的恐惧感、工作难度带来的挫败感、与家人分离带来的牵挂以及面对重症病人的痛苦甚至死亡时产生的哀伤等。因此,要对被感染 SARS的真实危险性做出正确的评估,熟练地操作隔离等防护措施。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型病毒,承认个人的局限性,坦然接受自己的失败和暂时的、部分的无能。越是能接受自己的失败,就越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调整心态,积极学习新技能。作为医务人员,需要足够的共情能力,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及时体察他们的痛苦,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治疗,但也要有能力将自己的情感与病人分离开来,接受现实的局限性。
(摘编自《中国全科医学》2003 年 07 期,杨蕴萍《由 SARS 认识应激与应激反应》 )
材料二: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我们该如何评价自己的心理健康指数?不同人群该如何获得心理支持?日前,记者采访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下心理健康指导手册》编委会主任游旭群教授。
记者:当意外来临,焦虑、恐慌是人们最主要的情绪,疫情对一个人产生的心理影响有哪些?我们如何评价自己的心理健康指数?
游旭群:疫情给我们造成的心理影响主要表现在认知、情绪与行为三个方面。这两天大家特别关心疫情信息,因信息不够明确会产生认知冲突、无所适从等,都属于认知上的变化;同时,情绪上容易紧张、恐惧,甚至是抑郁愤怒;从行为方面来看,大家的生活也会出现很大变化,出行受限、社交减少等。这几个方面是相互影响的,恐惧会加剧我们对疫情的非理性认知,生活的变化又会加剧情绪的紧张感等。
受疫情影响程度不同的群体,他们在心理反应上必然存在差异。对待重度应激反应,我们可以借助专业的心理测评手段和诊断技术进行评估和治疗;对普通人群来讲,应激反应比较弱,未达到临床标准,自我心理健康评估时,可以依据几个基本原则:一是生理活动正常,关注睡眠饮食是否规律、免疫力是否下降;二是情绪反应适度,是否存在过度焦虑、持续抑郁、易激怒现象;三是社会功能良好,是否存在自我封闭、兴趣减退等现象。通常来讲,只要这几个方面没有明显的变化,就无须过度关注和紧张。
记者:最急需心理援助的是哪部分人群?又该如何获得心理支持?
游旭群:目前最需心理援助的有两个群体:一是确诊感染的重症患者及其亲人,二是在救治一线奋战的医护人员。这两个群体面临的压力最大,最需要相应的心理支持。
一般来说,从两个层面获取心理支持:一是个人层面,通过个人努力、充分调动个人资源进行自我支持和维护。二是社会层面,有效利用社会支持是应对压力的重要途径。通过专业团体获得更多可靠的信息支持,通过家庭、亲人、朋友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通过政府部门、所在社区、工作单位等获得更多的组织支持,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0 年 2 月 6 日) 材料三: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很多人陷入焦虑、恐慌之中。这不仅给身体和心理带来负面影响,而且长时间、聚焦式的心理恐慌会对整个社会机体产生负面效应,因此对民众的心理疏导不可或缺。
实施心理干预,须把握好两个原则:一是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要针对不同人群开展分类分级服务;二是专业、有序、符合伦理要求。当前的心理服务主要通过热线电话和网络实施,必须运用专业方法和技术,为求助者提供针对性服务。各部门各类组织有效协同、高效协作,为个人提供针对性心理服务。疫情初期,国家卫健委就在心理危机干预方面予以指导;心理学界也迅速组织起来,通过心理热线、在线咨询等方式提供心理服务。但是短板也仍然存在,以心理援助热线为例,目前各地社会组织,已经支持建设了几百条心理援助热线,但缺少统一管理,存在重复建设、浪费资源的现象,对服务质量很难进行有效评估。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演进,心理服务需求也会不断变化。接下来应注重从“介入式危机干预”转向“恢复性危机干预”。
社会心理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一个核心因素是信息传播。媒体在信息传播时,要强化事实,多一些科学知识和防控进展、展现国家力量和人性光辉的内容,从而引导民众建立理性积极的心理状态。结合疫情防控,还需在预防促进为主、分层分类、标准化和规范化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基础上,拓展到社会心态引导、核心价值观培育等重要领域,建立以信仰、信念、信心为指引的社会心理建设价值引领机制,从而在全民族共同抗击疫情的考验中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摘编自《光明日报》,2020 年 02 月 11 日)
4. 三则材料对“应激反应”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应激反应是一种内在平衡被打破导致机体紧急调动生理、心理系统有效解决突如其来的困难和危险的适应性反应。
B. 全力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一线的医护工作者在应激事件中需强健人格,乐观豁达,客 观评估事件的真实危险性。
C. 疫情引发的心理恐慌是一种正常的应激反应,但应激状态持续太久,会对身心带来负面 影响,因此心理疏导必不可少。
D. 重症患者和普通民众受疫情影响程度不同,应激反应必然存在差异,这就要求各类组织 针对个体开展分类分级服务。
5. 确诊感染的重症患者及其亲人最需要心理支持,下列各项中不能使其获取心理支持的一项是(3 分)( )
A. 通过听音乐、从事自己喜爱的活动、向朋友倾诉,甚至是大哭一场等方式来宣泄自己的负面情绪。
B. 腹式呼吸、冥想、正念、肌肉放松、积极想象,通过视频等方式向亲朋好友表达自己的爱。
C. 借助网络、电话疏导热线、自助咨询App等向心理学界寻求心理援助,获取心理健康知识。
D. 不断从社交媒体上获取疫情信息,关注疫情的报道,了解科学知识,多读病毒科普,学习应对方法。
6. 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面前,每个人都不是局外人,假若你是一位地方主政者,该采取哪些措施消除公众的恐慌心理。(6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落凤岭下的庄稼人
周顺杰
春日里的落凤岭,漫山遍野的桃花次第开放。远远望去,岭上的桃花宛如一片绯红的云霞。旺叔和儿子儿媳、侄子侄媳徜徉在这花海里,随着游人的脚步在慢慢地走动着。他们是在看护着这片属于自己的林子。游客们或自拍,或合影,摆出或自然或夸张的各种造型。
三年前,镇林场决定把这千亩桃园,按照每五十亩划分为一个管理区,分别返租承包给二十家农户管理。公告一贴出来,旺叔便捷足先登,以自己和儿子的名字分别承包了五十亩桃园。就这样,桃园里的二十个管理区,一个上午就各有其主了。然而,僧多粥少,志在必得的二强来晚了一步,旺叔于是私下里把自己承包的桃园转让给了二强,谁叫他是自己的亲侄儿呢?
如今,这果园的收益比人们预期的竟然翻出了好几倍!旺叔有点后悔,好在儿子儿媳还有一片桃园。他自己呢,则在落凤岭对面的青龙湾上做起了老本行——放养鸭子。每天清晨,旺叔就早早起床,拿着一根一丈多长的竹篙,将300多只鸭子从鸭舍里放出来,然后赶着它们到村外的青龙湾河滩里去。一只牧羊犬跟在身后,有事没事地乱吠几声。一群鸭子就嘎嘎地叫嚷着,浩浩荡荡地穿过村外的丛林,蹒蹒跚珊地走下河堤。一到河边便扑棱着翅膀争先恐后地扑入水里,寻觅着水草下面的小鱼小虾。牧羊犬则偎依在旺叔身边,吐着舌头,摇着尾巴。
旺叔家的鸭蛋一直供不应求。在旺叔眼里很普通的鸭蛋,城里人却看成是原生态、纯天然的绿色食品。连县城里好邻居商城的刘总都是每月提前支付订金,唯恐耽搁了供货。说真的,比起邻村养鸭场里天天喂饲料的鸭子下的蛋,旺叔觉得自家的鸭蛋味道好像有点香醇,口感也好像有点好,有点城里人说的那个意思。有时,旺叔也到桃园里转转。他交代儿子,自家的桃子不要喷洒农药,桃园里有架过去的电线,多开几盏杀虫灯就成了,大不了再喷洒两遍稀释过的石灰水。桃子是给人吃的,喷洒农药不作兴的。
这天上午,旺叔又到桃园,他看到路边的摊位上,二强和媳妇正用电子磅卖着桃子,一筐白里透红的桃子下面,铺着桃树新鲜而碧绿的枝叶。这才四五月份啊,桃园里的桃子最起码还要半个月才能上市啊!二强哪有桃子卖的?
晚饭时分,旺叔和儿子说起了自己的疑惑。儿子告诉他,那桃子是贩子们从山那边运过来的。园子里十几家果农都没要,只有强哥留下了二百多斤。那桃子是山那边果园里种植的新品种,上市时间提前了半个月,可是口味淡,果肉坚硬。不过,从外观上看,跟咱园子里桃子的颜色、大小几乎没有多大差别。贩子说,再过几天咱这里新桃上市,把那桃子和咱园子里的桃子混杂着去卖,一天就是几百元的纯利润哟。
旺叔说:“这不是在骗人吗?”
儿子笑了笑。
第二天,天刚麻麻亮,旺叔就把鸭子赶到了河滩。然后划着小船就到了对岸,来到了二强的园子里。
二强没料到旺叔会来干涉他卖桃子,他笑着说:“二叔,别太认真啦!咱卖的不是黄金首饰,也不是电脑手机,人家也不会索要发票、电话什么的。来咱这里的游客,就是随便带回去一些像桃子、鸭蛋一样的土特产,回到家里,图个乐呵,谁给你认真?再说,这天天人来人往的,谁还记着你的摊位摊点,姓啥名谁?咱就是卖给他三五公斤桃子而已……二叔,我问你,你敢保证从你这里运出去的鸭蛋,好邻居商城收购之后不是和别的鸭蛋混杂着去卖的吗?二叔,你敢保证吗?”
旺叔怔怔地望着侄子,半晌才说:“孩子,其实,二叔今天来也没别的什么事情,只是来告诉你,你这五十亩桃园,林场要收回转包了。我已经签过字了,合同上说得很明确, 我是不能转包的……”
二强呆呆地站立在那里,嘴巴张了张,终究没能说出什么话。
又是一个清晨,旺叔早早地起床,破例没有把鸭子们放出鸭舍,而是搭车直接去了县城的好邻居商城。他看到了货架上装着自家鸭蛋的包装箱,面无表情地随机搬出三箱,结过账,急忙搭车回家。他从三个箱子里分别拿出几个鸭蛋,在锅里煮着,然后,把箱子里的鸭蛋一一摆放在地上,仔细地审视着……不一会儿,他从锅里捞出鸭蛋,剥开蛋壳,是那熟悉的味道。
鸭舍里数百只鸭子嘎嘎乱叫,旺叔放出了鸭子,朝青龙湾赶去。
(有删改)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开头的场景描写,营造了诗情画意般的氛围,交代了主要人物,为故事的展开提供了富有时代气息的背景。
B.小说中“儿子笑了笑”,这种不置可否的表情让人回味无穷,旺叔的儿子内心里有点怪父亲多事,只是不说出来而已。
C.小说中的二强“嘴巴张了张,终究没能说出什么话”,较好地刻画了二强对二叔的复杂情感,也揭示了他没能料到是如此结果的心情。
D.小说结尾“旺叔放岀了鸭子,朝青龙湾赶去”,既是写实,又有着特别的含意,商城里他家的鸭蛋货真价实,这让旺叔高兴,也让他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8.请简要分析小说中旺叔的主要形象特征。(6分)
9.小说以“落凤岭下的庄稼人”为题,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6分)
二、文言文阅读(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赠熊兵宪进秩序
归有光
镜湖熊公初举进士,受命守太仓州,稍迁为吴郡别驾,寻升太仓兵备佥宪。今又奉玺书,有宪副之擢。自筮仕迄今为方面,几及一纪,官凡三迁,而不离太仓治所。太仓,旧昆山沿海之地,前代备御日本,惟庆元、澉浦、山海置戍,无言太仓者。自淮阳王建海运,则泛海之役,皆自此始,当时屹为巨镇。国家罢漕事,设两卫,百数十年间,海外无事。
嘉靖初,言者欲罢新建州,请置兵备分司,朝廷留州而置分司。先是,浙省有水利佥宪,兼领吴中水利,今则并归于兵备。自建兵备而后,日本之患作矣,盖若有前兆焉者。寇之始至,实公为州之日也。能以承平狃习之民,而捍蚁附之众,城守之功为最,而言者欲以微文致罪。然州人爱公如父母,故夺众议而留公于吴。及秉宪节以来,日率拊循之民,而督之以疆场之事,威行惠孚,指麾如意。朝廷知公声望日隆,东南之寄,无以易之,故有今日之擢,而余独以为吾民之幸焉。
天下皆言久任之利,而未有行者,盖其势有所不能也。公虽为州人所爱,即征擢以去,阖郡之民,伏阙请留,亦未有能从者。今事势相维,公乃又为郡、为宪司,屡迁而不易其地,至十数年,势位日崇,无异于为州之日。其治于民,可谓习矣。汉侍御史贾昌与州郡讨贼,岁馀不克,时议遣大将发兵。李固以为发兵州郡可任,但选有勇略仁惠能任将帅者,以为太守,可责其成功。遂用张乔、祝良二人,卒平岭外。今太守无兵权,而武将不与民事,唯公兼兵民之任,李固之议,庶其在此。余论国家所以待公者,盖合于古之道,用是深为叹息。且公内抚疮痍,外严捍御,岛夷阻隘,不能内薄,久知为寇之无利,亦将自戢矣。
(节选自《震川先生集》,有删节)
10.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自淮阳王建海运 建:建立
B. 而言者欲以微文致罪 致:导致
C. 屡迁而不易其地 易:改换
D. 岁馀不克 克:战胜
11.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筮仕:文中指初出做官。古人做官前往往会用蓍草卜问吉凶。
B. 迁:文中指官职升迁。古人也有“左迁”之说,指贬官。
C. 寇:本有强盗之意,也常指外部侵犯之敌,尤指入侵之外族。
D. 伏阙:拜伏于宫阙下。特指犯错后服罪认罚。
12.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⑴日率拊循之民,而督之以疆场之事,威行惠孚,指麾如意。(5分)
⑵李固以为发兵州郡可任,但选有勇略仁惠能任将帅者,以为太守,可责其成功。(5分)
13.熊公得以升迁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4分)
三、古诗词鉴赏(10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
初出真州泛大江作①
欧阳修
孤舟日日去无穷,行色苍茫杳霭中。山浦转帆迷向背,夜江看斗辨西东。
滮②田渐下云间雁,霜日初丹水上枫。莼菜鲈鱼方有味,远来犹喜及秋风。
【注】①该诗作于作者贬官夷陵的路途中。②水流的样子。
14.请简要赏析颔联、颈联的写景艺术(4分)
15.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作者的心理变化过程(6分)
四、名篇名句默写(12分)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中写出一幅花面相映图的诗句
是:“ , 。”
(2)《扬州慢·淮左名都》中描写红药自生自灭无人欣赏情形的诗句是: , 。
(3)《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中表明军民收复失地决心坚定的句子是:“ , 。”
(4)《青玉案·元夕》中“ , , 。”
用比喻的手法写出十五之夜焰火乍放后缤纷如落雨的美丽景象。
(5)周邦彦在《苏幕遮·燎沉香》一词中:“ , ,
。”以极为细腻的笔触,形象地描绘出一幅清丽喜人的雨后荷花图。
五、语言文字运用(12分)
1900年敦煌莫高窟第17号洞窟所藏的数万卷古代文献及纸本、绢本绘画品 ,这是人类文化史上的重大发现。然而,受自然和人为双重因素的影响,一些丰富多彩的壁画、 的彩塑正面临着“不可逆”的退化。
为破解这个困局,上世纪90年代,时任敦煌研究院院长的樊锦诗 地提出了“数字敦煌”的构想,即利用计算机数字化技术永久地、高保真地保存敦煌壁画、彩塑等珍贵资料。目前,数字敦煌展览已经走出敦煌,走向世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另一方面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扩大了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莫高窟这颗丝绸之路上最璀璨的明珠之所以能重放光彩,是因为与以常书鸿、段文杰和樊锦诗为代表的几代文物工作者的不懈奋斗是密不可分的。在这几代敦煌莫高窟文物工作者身上凝练形成了一种可贵的精神品质“莫高精神”,其核心内涵就是“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莫高精神”,是敦煌研究院七十五载 、生生不息的源泉和动力,是讲好中国故事,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强大精神力量。
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浮出水面 惟妙惟肖 史无前例 口口相传
B. 重见天日 栩栩如生 史无前例 薪火相传
C. 浮出水面 惟妙惟肖 继往开来 薪火相传
D. 重见天日 栩栩如生 继往开来 口口相传
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一方面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了满足,全民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得到了培育和提升
B. 一方面全民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得到了培育和提升,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了满足
C. 它一方面培育和提升了全民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D. 它一方面满足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培育和提升了全民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 莫高窟这颗丝绸之路上最璀璨的明珠能重放光彩的原因,是以常书鸿、段文杰和樊锦诗为代表的几代文物工作者的不懈奋斗带来的。
B. 由于以常书鸿、段文杰和樊锦诗为代表的几代文物工作者的不懈奋斗,使得莫高窟这颗丝绸之路上最璀璨的明珠能重放光彩。
C. 以常书鸿、段文杰和樊锦诗为代表几代文物工作者经过不懈奋斗,莫高窟这颗丝绸之路上最璀璨的明珠终于能重放光彩。
D. 莫高窟这颗丝绸之路上最璀璨的明珠能重放光彩,这与以常书鸿、段文杰和樊锦诗为代表的几代文物工作者的不懈奋斗密不可分。
20.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 )
A. 为什么写作高手总有写不完的有趣事儿呢?奥秘就在朱熹的诗句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里,写作高手往往是生活中的有心人。
B.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宇宙无穷,人生短暂,我无意感叹老之将至,而只想说,岁月无情,我们应当加倍地珍惜人生,珍惜友情。
C. 许多暴走者,是自认为体重超标者,他们抱着坚定的减肥信念,走上漫漫长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日复一日地坚持着。
D. 在奋斗过程中,我们必定会经历许多挫折和失败,只要我们做到“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树立信心,鼓足勇气,就一定会有成功的一天。
六、写作(6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从冬天到春天,时光走了两季;因感染新冠病毒住院78天、经历了凶险之极的彭博,因为人间大爱,战胜了死神。出院时,彭博对救命恩人再三鞠躬致谢。他说:“治病救人,在你们看来,是尽职尽责;但在我看来,是给了我生命。”
彭博感恩的话语中含有多元视角:“治病救人”在医者的自我视角中也许微不足道,在患者的他人视角中却无比伟大。自我视角中很普通的人,如果做了该做的事,也能获得他人视角的点赞;自我视角很伟大的人,如果做了不该做的事,也难逃他人视角的差评。
当然,普通人也不妨因自我视角的伟大而写就非凡人生,伟大的人更可能因自我视角的普通而更加伟大。
那么,一个人应该有什么样的自我视角,又渴望获得怎样的他人视角,这值得每一个人深思。
要求:结合材料,联系现实;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定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相关知识
盐城市伍佑中学 2019
花伍
花伍鲜花批发app
花伍科技张星:「数字化+供应链」下,深耕千亿级鲜花市场
花伍科技张星:“数字化+供应链”下,深耕千亿级鲜花市场
“花伍”科技:用互联网的方式 让云南鲜花更高效地走向世界
寻访“行业小巨人”|“花伍”科技: 用互联网的方式 让云南鲜花更高效地走向世界
花伍鲜花批发app下载手机版2024最新免费安装
柏加中学:园艺师进课堂,教孩子培育盆景
2016年深圳市风景园林奖公布 铁汉生态揽14项大奖成大赢家
网址: 盐城市伍佑中学 2019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602.html
上一篇: 水文化、荷文化、尧文化%2c还是 |
下一篇: 日本的不给别人添麻烦文化,到底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