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三林浜瓜30年后重回餐桌

三林浜瓜30年后重回餐桌

大   中   小

转藏全屏

三林浜瓜30年后重回餐桌 社区居民争相品尝刚刚切开的三林浜瓜。□徐网林/摄   本报讯(记者  张 琪)端午3天小长假,虽细雨菲菲,但在三林古镇,修旧如旧的老街上,仍笼罩着浓浓的端午氛围:三林塘河里,龙舟竞渡;三林塘岸上,裹粽子、荡湖船……热热闹闹。最惊喜的是,一度失传30年的三林浜瓜回到了市民餐桌上! 

  老街一隅,有一个角落始终吸引着三林居民和过往游客——三林镇浜瓜恢复基地在此推出浜瓜免费尝鲜活动。一只只浜瓜在运刀如飞的师傅手下,瓜片厚不足1厘米,薄如年糕,不等切好,就不断有手来接走,黄瓤入口即化。“真甜啊,还是我小时候的味道!”57岁的三林农妇蔡金妹品尝着浜瓜,讲起了浜瓜经:“我家祖辈都种过浜瓜,每年端午节吃浜瓜是三林塘的风俗。”然而,金妹嫁人后,浜瓜就逐渐不见了。今年端午再见浜瓜,她说:“说不出的开心,就像回到了年轻的时候。” 

  三林浜瓜恢复基地总经理姚卫平说出了浜瓜背后的故事:三林塘种植浜瓜的历史已有百余年,形长圆,中部略粗,每瓜一般重约1.5公斤至2公斤。瓜皮呈淡绿色,通体有浅色花网纹,瓜瓤呈菊黄色,嵌棕红色瓜子,甜度在西瓜中最高。浜瓜皮极其脆弱,一击即破,而瓤崩出,沪语“浜”音同“崩”,浜瓜由此得名。上世纪60年代起,在以粮为纲的政策下,浜瓜种植面积越来越少,到1976年已基本不种。上世纪70年代末,上海农科院一位生于三林的育种专家在日本考察时,意外见到一种抗战时从中国流传到日本、在日本被命名为“嘉宝”的瓜。该专家根据瓜的形状和纹路,断定它正是在上海已流失的浜瓜,便把种子带回国内。不过,彼时的浜瓜由于日本的地理条件不同已严重退化,早已不是当年的滋味。 

  “从那以后,科研人员对浜瓜的恢复性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过,直到今年才具备了批量生产的能力。”姚卫平透露,由于浜瓜对土地和种植方法要求高,目前还没有散户种植,由三林镇专门种植基地统一种植,“所有的瓜都是人工授粉,肯定没有使用‘膨大剂’。”今年将有1.5万公斤浜瓜供应大型超市,根据品质将分每500克6元、8元、10元三个等级定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相关知识

餐桌美学
三林崩瓜种质优选与改良育种研究
日本“粉丝”中国重逢 为大熊猫“明浜”庆生
新浜荷花园
戬浜哪里有花店
新浜镇标准化蔬菜基地(西区)招租公告
用新技术“复活”老种子,北京老口味蔬菜重回市民餐桌
福利 丨 新浜牡丹花节活动中奖名单
甜满中国健康水果寻味之旅第十一站重回湖北秭归
海浜耍宝、星宝犯懒,贵阳这两只大熊猫超萌!网友:可能是全国“性价比”最高的熊猫馆

网址: 三林浜瓜30年后重回餐桌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64746.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金秋时节硕果累累 岑溪大地喜迎丰
下一篇: Biology and Mo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