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楚风遗韵 雉域奇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阳新布贴特展”在江汉关博物馆展出

“楚风遗韵 雉域奇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阳新布贴特展”在江汉关博物馆展出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李超)10月15日,为展示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由江汉关博物馆与黄石市博物馆、阳新县博物馆共同主办的“楚风遗韵 雉域奇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阳新布贴特展”在江汉关博物馆展出。

“楚风遗韵 雉域奇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阳新布贴特展” 展览现场 本网记者 李超/摄

  阳新布贴是流行于阳新县一带的民间布艺,俗称“粘花”,至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惊彩艳丽的剪布色块、参差多样的边线针刺纹样和蕴含丰富寓意的内容图样,使阳新布贴这一地方乡土艺术呈现出古朴、雅拙、自由浪漫的楚文化风格,也充分展现出民间艺人的独特匠心。

展览现场展出的阳新布贴 本网记者 李超/摄

“楚风遗韵 雉域奇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阳新布贴特展”现场一角 本网记者 李超/摄

  阳新布贴201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2019年入选“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阳新布贴也是目前全国唯一一个国家级布贴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华五千年传统文化中具有其独有的艺术价值,凝聚着中华文化的宝贵精髓。

展览现场展出的阳新布贴 本网记者 李超/摄

展览现场展出的阳新布贴 本网记者 李超/摄

  阳新布贴作为湖北地区带有浓厚楚文化烙印的区域性非遗项目,通过独特的艺术语言特色和美学趣味成为中国传统布艺中独具一格的艺术。充分展现了阳新人民的创造能力,其艺术造型别致,形式构思奇妙,文化底蕴深厚。

展览现场展出的阳新布贴 本网记者 李超/摄

展览现场展出的阳新布贴 本网记者 李超/摄

  阳新布贴通过剪样、拼贴、缝制辅以刺绣等工艺,将裁剪下来的边角布料拼成各种图案贴在深色的底布上,制作成手工艺术品。其品种繁多,涉及家庭日用品,妇女婚嫁饰品,儿童穿着,庙堂蒲团、吊幡等近30个系列,内容多为日常生活中的动植物及传统的吉祥图象,其作为楚文化的载体,一经问世,就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令世人刮目相看,被称为“神奇的东方特有的艺术魁宝”。

“楚风遗韵 雉域奇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阳新布贴特展”现场一角 本网记者 李超/摄

展览现场展出的阳新布贴 本网记者 李超/摄

  阳新布贴上所呈现的图案内容很丰富,其中以吉祥寓意类的图案题材很多,如观音坐莲、麒麟送子、八宝瑞物、凤穿牡丹、花开富贵等,题材传统具有浓烈的阳新地区百姓生活气息。

“楚风遗韵 雉域奇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阳新布贴特展”现场一角 本网记者 李超/摄

  本次展览通过50余件野逸质朴、构图浪漫的阳新布贴精品,向观众展示了原汁原味的楚风遗韵,及黄石地区特有的民间文化风采。观众们在一览布贴艺术的美丽生动的同时,还能了解匠人们制作布贴的巧思与不易。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1月5日。

相关知识

国家级非遗花丝镶嵌艺术展海口开展
洛阳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多少?国家级?省级?市级?
五一来看展!中国非遗技艺美学展在海珠开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东潮阳剪纸
花茶制作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花茶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十大竹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国内竹编哪里最出名
《我爱鄂家乡》(13)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阳新
“文化记忆——丝绸之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重点展品介绍之“ 夜光杯”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抖空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彝族服饰,彝家人引以为傲的心灵花朵和指尖艺术

网址: “楚风遗韵 雉域奇葩: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阳新布贴特展”在江汉关博物馆展出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65504.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赤峰红山皮影戏
下一篇: 厉害了!汉中“巧娘”因为这门绝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