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亩桃林三百多棵桃树让他深深地着迷。
桃树开心形的树形是他喜欢的。何况,还有众多像羽毛一样的叶子,长在纸袋里的羞羞答答的桃子,桃林中飘着的清新淡雅的香气,这些深深地迷惑着他。他从妇人的唠叨声和街巷的犬吠声走出来,步入桃林,感觉像进入了一个华丽的梦境。
桃林如此的安静而又喧闹。阳光和纸袋耳鬓厮磨着,叶子犹如一团团喧闹的声音,相互推挤着。地面溅起的许多光斑闪烁着,跳跃着,就像此时此地他与桃树的对话,因陷于深情的回忆而显得飘忽如梦。
这是鲁中平原的一个下午,一个中年男人站在桃林里,桃树像一群爱听故事的孩子一样围着他。对于我这个外来者,他报以微笑。或许,在他眼里,我是一朵飘过的云。我看见的是他的四季,像一棵桃树那样扎根生长,经风沐雨,把乡村的日子过得像桃花一样绚烂。
桃树长在地里,长在他一眼看不见的地方。不见桃树的时候,他心神不安,好像丢了什么东西。他是看着一棵棵小桃树长大的。他把桃树修剪成开心形,恍若他的心长在了桃树上。
他说:桃子,桃子,桃是种桃人的孩子,是一群光着屁股爬树的孩子;好种出好苗,好树结好桃,桃树不管不行。
他转而又说:种桃这活儿不累人的,就是给桃子套袋有些麻烦,仰着头,伸着胳膊,一天下来,腰酸背痛的;摘桃的小累不值一提,它被收获的快乐冲跑了,何况,全村推广种植了夏甜、七月黄金、中秋红蜜等多个品种,由一季一收变成两季多收。
桃农最头疼的是防治蚜虫,可是,蚜虫怕七星瓢虫呀。他边说话,边指着两排桃树之间的青草给我看。不是我们懒,这是村里打造生态桃林要求的,用这一溜溜的青草,吸引瓢虫,留住这些桃林卫士。
我问他,村里人是怎么想到种桃的,还把桃树变成了摇钱树?
他哈哈笑了:这还用想吗,我们村祖祖辈辈都种桃树。小时候,他记得村西村北全是桃林,种的桃子叫六月鲜。如今,二层别墅取代了以前的低矮瓦房,村西还是桃林,蓊蓊郁郁的桃林。
他说着话,把手往树上一搭,就有一颗硕大的桃子溜到他的手里,就像一滴露珠,从叶尖滚落土地。我刚要伸手,接住这丰收的甜蜜。却见他拿掉桃袋,把桃子搁在地上,单脚站了上去,待了一会儿,他跳下来,双手捧起地上的桃子,吹了吹尘土,请我见证这阳光与汗水缔造的甜蜜:桃子无裂缝,不变形,果皮的鹅黄一如早晨的阳光,鲜嫩而清新。
这桃子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黄金蜜桃。在汗水的催化下,它把黄金一般的阳光和细长形桃叶采集的甘露转化为内心的甜蜜。每当枝头挂满桃子,粗壮的树枝几近承受不住了,裹着的纸袋要被一种汹涌的蜜汁撑破了,鲜果的芳香像蚂蚱一样四处蹦跶。桃农是安静的。那些麦莠不分的城里人见到如此硕大的桃子才会大呼小叫,在美丽的桃园,把自己的美颜开到极限。
一个村庄在大地上种下了这种叫“黄金蜜桃”的树,它开花结果,也把蜜汁灌注到村民的内心,孵化朴素而甜蜜的生活。
告别中年男子,我走向他的村庄,一个把农民的致富和家族的兴盛寄托在十里桃花源的地方。想到果腹这个词。村里人最初种植桃树,就是把摘的桃果搁到肚子里,充饥。桃树在几代人奋斗的梦中反复出现,它代表的是乡愁,是几代人对甜蜜生活的接力追寻。
早年,这个鲁中平原的村庄村路坑坑洼洼的,晴天一身土,下雨两脚泥,外村人皆呼“北难过”,好过的年,难过的村。自从济青高速横贯它隶属的乡镇,一个以培育“安丘蜜桃”享誉九州的金乡福地,村里也修起了一条东西通衢,与村北的济青高速构成一种精神上的呼应。黄金蜜桃成熟后,挂树月余不软。这耐运输、耐储存的特性吸引着南来北往的长途运输车。以桃为媒,观光采摘,村庄的桃产业日渐兴盛,棵棵桃树和幢幢小楼比肩生长。
走在村庄的东西大道上,恍若走过几百年的时光。清朝咸丰十一年(1861年)四月,捻军铁骑攻陷安丘县城,杀知县,毙把总,境内乡民奋起抵抗,留山、大安山附近乡民上山筑墙建寨;平原村庄无险可守,他们高筑墙,广备兵器,乡民枕戈待旦,护一方平安。一个名曰院庄的村庄易名北南戈,新的村名犹如一面战旗,在洪沟河岸畔猎猎招展。
在入侵者眼中,那些平原上的家族犹如他们培育的树一样高大粗壮,凛然不可侵犯。从山西洪洞的大槐树下,北南戈的始迁祖踩着一路的血迹翻山越岭,几经辗转,最终选择在地肥水美的洪沟河岸畔结庐定居,养鸡种树。他们把村西的洪沟河视为连接生命的脐带,压枝低的累累桃果是族人永寿的象征。
在与村人的热情谈话中,我感觉到了他们自然流露的甜蜜之情。他们对于桃文化的钟爱和坚守,构成了一种热闹的民俗。男人刻桃木剑悬于门户,以镇宅纳福。女人眼瞅着灿灿桃花,剪刀下盛开的是艳艳的仙桃窗花,桃花窗花争奇斗艳。春联年年更新,不更的是对桃文化的深厚情结:“桃红春意满,柳绿岁华新。”再如,“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农家饭食则毫不掩饰对桃文化的崇拜。花磕子磕制的面鱼、寿桃美得让人不忍下口。桃花水饺鲜美多汁,一口下去,香味满溢。桃花狗肉滚三滚,五岳神仙睡不稳。待宰的狗几天不喂,促其饱吸桃花香气,再以剪除的桃枝炖煮,做成的狗肉即为桃花狗肉,入口即化,回味无穷。
桃花年年开,北南戈村对甜蜜生活的打造从未止步。他们的目光浸染着桃花的芬芳,内心也被桃树的枝干撑开。他们把桃树越长越粗的生命姿态带入了家园重建。
在乡村振兴馆,看着照片上低矮的瓦房,耳畔是村干部动情的讲述,我的眼前恍惚出现了一群背着铺盖的迁徙者。又是迁徙。这一次,老屋被推倒,他们如四散的蚂蚱栖落周边村庄,在异地的闪电里牵挂着桃树的生长。村西的四百亩桃林还在,宛若戈戟密布的旧时光,那是从根部生长的美丽乡愁,是家园永恒的精神图腾。
乡村振兴馆南望,幢幢鲁风浓郁的二层小楼傲然矗立,红瓦白墙凝固着阳光一样的灿灿岁月,敞亮的院落培育着对于天空的敬重。主街以南,超市、卫生室、小酒馆、生资专卖店犹如肝胆脾胃,旺盛着一个村庄的肌体。恍若去年的花朵重返枝头,一排排住宅楼把他们带到甜蜜生活的高度。
村东是奇珍异果的伊甸园。猕猴桃、黄蜜樱桃、晴王葡萄、羊角蜜甜瓜、维纳斯苹果,各种鲜果以甜蜜的表情诚实展现着一个村庄多彩多姿的生活。如果把洪沟河看作村庄坚韧绵长的树根,桃树则是村庄的树干,它的上面结出多少奇珍异果,都不意外。
问村干部,四百亩土地的由来和北南戈乡村振兴模式的创立。
他说,按照土地延包政策,重新丈量村内耕地,多出部分由村集体代管,统一购置苗木,统一配方施肥,联系客户进村,农民做的事情是,日常林间管理和每年获取收入,一年一亩一万五千元的收入。
我觉得,我是个穿越者。想象多年之前的一个冬闲时节,一条软尺从铁盒里抽出,如同春天的桃树抽出崭新的丈量天空的枝条。土地顺着软尺的拉伸呈现出它的踏实与坦荡。一把卷尺,四百亩土地,年产量一千四百吨桃子,还有全村老少甜蜜的守望和幸福的回味。北南戈村无意中践行着“道生万物”这一宇宙秩序。“道生一”是起始,现在,这个“道”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之道。
北南戈村的桃子像阳光一样铺天盖地。拖拉机的轰鸣声和脸上滚落的汗珠都是这个季节的果实,一串串,一颗颗,丰富着美丽的田野。村道以北,拖拉机喊着闹着要来的地方,是有机肥培育之所。三五农民运来鸡粪羊粪,加入稻壳和棉籽壳,拌匀,就像全村老少爱吃的拌合菜一样,他们把这时的肥料称作“月子肥”,留待桃子摘除以后,喂给认真开花奋力结果的树。就像给刚刚生娃的妇女,端上一碗浓稠香甜的小米粥。
桃花开处是故乡。村庄党群服务中心大楼有一兴农直播间。直播间背景墙写有“向往的生活”五个大字,字体拙朴而又灵动。向往的生活就在眼前,就在兴农直播间的两侧。做工精致的金砂陶器呈现的是乡村生活的祥和与富足。浑圆饱满的桃子和排列美观的果品礼盒彰显着村民对生活的沉浸与创造,以及对外部世界的殷切期待之情。
相关知识
《散文百家》2023年第6期丨田万里:胡杨礼赞
绿色科技2018年第9期出版文献
甜蜜源于苦涩600字散文
北京师范大学古代文学所2020年学术成果一览丨【学术动态】
品读丨真实 生动 丰满一一浅析长篇小说《一年》中心人物尹志刚
一颗甜蜜的橘子
林清玄散文 学插花
农业工程学报 2025年 41卷 9期
甜蜜源于苦涩散文(精选12篇)
烟火腾冲丨新华的老缅桃熟了
网址: 《散文百家》2025年第9期丨刘学刚:桃乡人的甜蜜之道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65734.html
上一篇: 绿色威尼斯•荷兰羊角村 |
下一篇: 羊角蜜架子怎么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