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当前,杨梅、桑葚迎来上市季,因营养价值高、酸甜适口的特点,颇受广大消费者喜爱。近期,浙江省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对流通环节的杨梅、桑葚等新鲜水果开展了专项抽检,检测项目涉及甜蜜素、糖精钠、三氯蔗糖、纽甜等甜味剂和脱氢乙酸等防腐剂。从10批次桑葚与20批次杨梅共30批次当季新鲜水果中检出6批次杨梅使用了甜味剂,其中3批次检出甜蜜素、2批次检出糖精钠、1批次检出三氯蔗糖,杨梅违规使用添加剂的问题发现率达30%,抽检未检出防腐剂。
甜蜜素、糖精钠、三氯蔗糖是为人熟知的甜味剂,均为国家批准使用的安全的食品添加剂。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关于食品分类及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种类规定,杨梅、桑葚属于新鲜水果,不允许使用甜蜜素、糖精钠、三氯蔗糖等食品添加剂,商家为了提高水果甜度,从而促进销售,可能采用浸泡等方式进行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
由于此类甜味剂甜度极高,因此一般只需微量使用即可调和轻微酸涩的口感,以甜蜜素为例:FAO/WH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制定的每日允许摄入量(ADI)为11mg/kg bw,一般成年人(60kg计)一天食用近10kg的杨梅才可能超标摄入,本次专项实际检出含量普遍较低,均未超过0.1g/kg,使用量总体上对人体危害较小,但是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行为还是违法的。
杭州市市场监管局建议,消费者挑选杨梅时注意以颗粒饱满、色泽稍黑为佳,果肉外表为圆刺的较甜、尖刺的较酸;新鲜的杨梅有自然的清香味、无酒气。各地杨梅除江西杨梅5月初较早上市外,一般普遍在6月初至6月中旬上市,对于过早或过晚上市的杨梅建议谨慎购买。建议消费者关注外观色泽与口感的匹配性,对于果体小、颜色浅但口感过甜的情况,警惕存在使用甜味剂的风险。杨梅、桑葚保质期短,一般室温下两天内外观及口感就会出现显著变化,对于保质期过长的情况,建议消费者警惕存在使用防腐剂的风险。杨梅、桑葚果酸含量高,儿童与肠胃功能欠佳的消费者不宜过量食用。
(赵文琼)
责任编辑:赵钰 审核:彭宗璐

相关知识
浙江杭州市场监管局开展杨梅、桑葚专项抽检 守牢食品安全底线
浙江杭州:6批次杨梅检出甜味剂
菏泽市市场监管局开展2025年牡丹花会食品安全专项抽检活动
陕西眉县开展猕猴桃花粉质量安全整治专项行动
余杭市场监管局 开展果品专项检查
你服用的保健食品安全吗?这场活动告诉你!
北京延庆区市场监管局为节日花会展演活动保“价”护航
守护花节食品安全!烟台莱州开展烧烤店专项整治
为期两个月 陕西延安夏季食品安全检查专项行动启动
麦积区市场监管局多举措加强果品市场监管工作
网址: 浙江杭州市场监管局开展杨梅、桑葚专项抽检 守牢食品安全底线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71046.html
| 上一篇: 一种复合二氢杨梅素脂肪酸酯保鲜剂 |
下一篇: 杨梅的储运保鲜.do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