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讯(全媒体记者吴婉虹 通讯员徐心怡)俗话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除了吃粽之外,越来越多人喜欢制作或者购买艾草花束来装饰家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药学部邓志军主任中药师介绍,端午时节正是艾草茂盛生长的季节,艾草在端午民俗中,不但可挂、可浴,也可用于食疗养生。
邓志军介绍,艾叶是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性温味苦辛,归肝、脾、肾经,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湿止痒等功效,外用可抗菌、止痒。主治虚寒性出血、宫寒腹痛、湿疹等病症。中医认为,端午正值仲夏,阳气最为旺盛,艾草被称为“纯阳之草”,此时正是一年中药性最高的时候。在端午正午采摘的艾草药性更是最为上乘,含桉油精、樟脑、侧柏酮等挥发油,具有抗菌、驱蚊的效果。现代研究证明,艾烟对部分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病毒有一定抑制作用。古人常燃烧艾草(艾灸)或煮水洗浴,用于防病保健。
推荐两道食疗方
邓志军介绍,艾草也是药食同源的养生食材,以下介绍两道常见食疗方:
红糖艾草鸡蛋羹
材料:艾草10克(鲜品)、鸡蛋2个、红糖适量。
做法:艾草煮10分钟,打入鸡蛋搅动成蛋花,加红糖。
功效:调经养血。
艾草鸡汤
材料:母鸡半只、艾草10~15克、生姜适量。
做法:鸡块焯水后与药材炖煮1.5小时,调味即可。
功效:补气血、祛寒湿,适合产后或体虚者。
邓志军提醒,端午艾草食疗结合时令养生,既可顺应传统习俗,又能调理体质。寒湿体质(怕冷、易腹泻)、经期腹痛者尤其推荐食用,不过常有口干舌燥、便秘等表现的人群则需慎用。建议根据个人体质选择搭配,搭配生姜、红枣等温性食材效果更佳。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相关知识
端午习俗:吃粽子、插艾枝菖蒲
最美中药|温经散寒,止血止痛的“百草之王”——艾叶
“艾”在端午 | 霜染青春野水涯,沉香淡淡恰如花!端午用艾历史长
温经散寒通络止痛的中成药
膀胱俞穴,治风湿的穴位,祛湿清热止痛中医治疗风湿关节痛的要穴
中医药文化|端午挂艾插菖蒲
具有温经散寒,祛瘀养血功效的方剂是()
狐大医 | 端午百草都是药!艾叶、粽子竟然有这么多好处
具有祛湿止痛的三种中药材(哪些中药可以去湿气?)
温经散寒是什么意思
网址: 温经散寒、祛湿止痛 端午艾可以这样吃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73754.html
上一篇: 岭南特色艾种广东罗浮山原种红脚艾 |
下一篇: 端午节“挂艾草”,竟然有这么多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