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分享 > 这种工厂化食用菌栽培新模式,适合一家一户

这种工厂化食用菌栽培新模式,适合一家一户

这是山东莘县的一处蘑菇种植基地。黑黑采访的当天,碰到好几波前来参观的人。

有山东省内的,还有河北、四川等省外的参观者,不就是蘑菇种植基地吗?为啥这么吸引人?

从外观看上去,这个蘑菇种植基地确实不一般,菇棚设计很特殊。

据基地主人宋益胜介绍这个大棚是他发明的专利。莘县是中国双孢菇之乡,但在以前,种植户的菇棚比较简陋,一年只能生产一茬双孢菇。为了提高种植水平,宋益胜去美国、荷兰、西班牙等一些国家考察,他发现国外都是智能化温室,可以实现周年化生产,但投入比较大,一个智能温室少说也得上千万,一般的种植户投不起,不适合国内一家一户的种植模式。考察完回国后,宋益胜花了几年的时间,发明了这种专利菇棚。

每栋菇棚都有标准的尺寸,长是33米,宽是7米,包括空调的功率,风机的大小都有一定的标准。关键是投入不是太高,一个菇棚十几万块钱。

棚内是立体架式栽培。周年化生产,一年可以生产四茬。

宋益胜建了个食用菌发酵料厂,每年可以生产两万吨培养料,并把它们做成这样一个个的料包。

一个料包20公斤,种植户拉回去后,一个月左右就可以出蘑菇。莘县当地把这种“公司作料+农户出菇”的模式,称为“大料厂、小菇棚”。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莘县就开始发展双孢菇,尽管种植历史由来已久,种植面积也比较大,但以前双孢菇的发酵料,种植户都是作坊式手工完成,设施简陋,操作粗放,不仅用工量大,质量也没保障。“大料厂、小菇棚”的模式实现了栽培基质从原料制作到成品出库标准化生产,提高了双孢菇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水平。目前,包括宋益胜的基地在内,莘县已有4家食用菌发酵料厂,生产能力达15万吨,可满足上千种植户周年化生产。

相关知识

食用菌工厂化栽建设性项目培示范,可行性研究报告
杏鲍菇的工厂化栽培
我院食用菌研究所工厂化金针菇新品种“hj
广西:柳城县建立食用菌生产工厂化基地——
金针菇工厂化栽培现状与对策
我国食用菌机械化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上海:工厂化食用菌生产废料可继续种菇
食用菌立体栽培模式
食用菌栽培学课程论文专业理论.doc
我院食用菌所工厂化金针菇新品种选育取得重要突破

网址: 这种工厂化食用菌栽培新模式,适合一家一户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79300.html

所属分类:花卉
上一篇: 金针菇种植管理技术
下一篇: 金针菇袋装高效栽培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