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 冷空气离场,今天至周末,全国大部 晴暖升温成为主旋律。此次过程升温幅度大、持续时间长,不少地方气温将连创今年来新高, 西北地区以及 中东部大部最高气温累计升幅或超 10℃, 内蒙古东部、河北北部、辽宁西部部分地区升幅可达 20℃以上。
华北南部、黄淮及其以南的许多地区最高气温将超过25°C,温暖程度相当于常年4月中下旬甚至5月的水平。
气温回升,我国南北方蔬菜产区逐步进入生长加速期。北方设施蔬菜与露地菜田在光照增强、温差加大的条件下,作物光合效率显著提升; 南方地区则因温湿度同步上升, 叶菜类及茄果类蔬菜进入快速生长期。此时正是蔬菜产业提质增效的关键节点, 科学管理直接影响全年产量与经济效益。
针对2025年春季的气象特点及各地蔬菜生产现状,农业农村部组织提出了南方与北方春季蔬菜生产管理的技术指导意见。结合南北方的生产特点,从 温室管理、露地蔬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供了具体的技术措施,确保蔬菜生产顺利进行。
1
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塑料大棚蔬菜
在田蔬菜以春提早的茄果类、瓜豆类等喜温蔬菜及城郊速生叶菜为主,要重点做好大棚温湿度管理,预防“倒春寒”的不利影响。
(一)防寒培育壮苗。番茄、辣椒、茄子、黄瓜、苦瓜、瓠子等喜温果菜育苗易受低温寒潮影响。在寒潮来临前一周开始控水降湿并喷施一次保护性杀菌剂。寒潮持续时间长时,可在棚内添置补光灯补光增温或提前配置地热线加温。遇有苗期病害发生,可用草木灰拌杀菌剂撒施营养钵或苗床,及时剔除死苗病苗,做好补播补育工作。
(二)适期播种移栽。抓住“寒尾暖头”,适时播种空心菜、苋菜和四季豆等叶菜和豆类蔬菜,适时移栽番茄、辣椒、茄子等茄果类蔬菜和黄瓜、苦瓜、西葫芦等瓜类蔬菜。豆类蔬菜播后覆盖地膜增温保墒防草。遇寒潮来袭,及时加固并扣紧密封大棚,棚内加搭中棚,再加盖小拱棚,夜间在小拱棚外加盖草帘、遮阳网、无纺布等材料保温,必要时在大棚内挂补光灯、增温块等临时加热设备增温补光。
(三)精准温湿调控。春季天气快速升温回暖时,特别是连续阴雨后天气骤然放晴变暖时,及时落实早通风、加大通风量或覆盖遮阳等措施,调控大棚温度上升速度。如出现植株急剧萎蔫情况时,适度遮阳,叶面喷水。晴天上午浇水,注意频率与水量,保持“土壤湿润微干”状态为佳,切忌大水漫灌。浇水后封闭大棚,提高大棚内温度,待地温上升后,再及时通风排湿。
(四)强化蔬菜管护。按照“控制氮肥用量、增加钾肥用量”、“少量多次、薄肥勤施”的原则,适当减少氮肥用量,增加磷钾肥用量,适时增施硼、镁、铁等中微量元素。及时整枝打叉,摘除植株下部的老、黄、病、弱叶。使用黄板诱杀蚜虫、白粉虱和斑潜蝇等害虫,蓝板诱杀蓟马,性诱剂诱杀夜蛾、菜蛾等害虫,必要时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化学防治。大棚绿叶类蔬菜,寒潮来临前要及时采收,并开始控水降湿,可喷洒一次保护性杀菌剂,可使用烟熏剂防止霜霉、灰霉等叶部病害发生。
(五)做好寒潮应对。“倒春寒”来临前,可通过叶面喷施甲壳素、海藻酸等全营养叶面肥以及植物源生长调节剂等措施强化植株抗逆能力,同时注意控制浇水频率与水量,必要时临时补光。气温回暖后,应适时通风以降低大棚内空气湿度、增加CO2浓度。若出现蔬菜受冻,可在萎蔫的植株上喷清水或1%的葡萄糖水或1%的海藻酸溶液等来进行补救,也可用0.2%的磷酸二氢钾或芸苔素内酯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喷施叶面,促进植株尽快恢复生长。
2
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露地蔬菜
除华南热区外,在田蔬菜以喜冷凉十字花科叶菜和葱蒜类为主,要重点做好茬口衔接,预防病虫害蔓延。
(一)及时采收上市。露地春甘蓝、春大白菜、春莴苣和小白菜、红菜苔、大蒜苗、香葱、韭菜等早春蔬菜遇雨雪天气时注意清沟排渍;待价格适宜时及时采收上市,防止裂球抽薹并为后茬作物尽早腾地。
(二)适期播种定植。3—4月及时安排春季露地蔬菜播种定植。做好前茬作物清园,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采用深沟高畦方式翻耕整厢,铺设地膜增温保墒防草。豇豆、四季豆、毛豆等播后宜覆膜,破土出苗后及时破膜封土。茄果类、瓜类幼苗选晴天覆膜后移栽,宽行密植,适量浇水,缺苗及时补苗。
(三)合理肥料运筹。合理确定基肥、追肥比例,按蔬菜种类不同分期控氮,磷肥以基肥为主,占比为3/5至2/3,氮、钾基肥占比为1/5至1/3。配合施用钙肥或含钙磷肥。
(四)科学病虫防控。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原则,合理运用物理、生物、化学方式防治病虫害,喷药时加入适量叶面肥,增强植株抗性,促进恢复生长。及时甄别因春季冷暖交替频繁或肥药施用不当导致的生理性病害,对症采取措施缓解病情。
3
华南西南热区蔬菜生产管理
在田蔬菜主要以露地喜温蔬菜与早春小拱棚覆盖的瓜豆类蔬菜为主,要重点做好茬口衔接,预防短时低温和连续阴雨天气可能给蔬菜生产带来不利影响。
(一)尽早采收上市。随着气温逐渐上升,根据作物种类,因地制宜做好肥水管理,通过喷淋、微喷或滴灌等方式平衡施肥,促进植株生长,及时采收上市,避免延后与其他地区同类蔬菜同期上市。
(二)加强茬口衔接。采收结束后,及时做好田园清洁,科学处理尾菜、藤蔓等废弃物。需要种植夏秋蔬菜的地块应尽早翻晒,增施充分腐熟有机肥、生物菌肥等,改善土壤地力条件,做好准备。
(三)培育下茬壮苗。果菜可采用穴盘轻基质育苗技术,叶菜可采用漂浮育苗技术,保持适当育苗密度。加强育苗场温湿度管理,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防止幼苗受到春季倒春寒影响,加强通风除湿,预防苗期病害。在育苗设施风口处安装防虫网阻隔害虫。随着温度升高,采用补光、喷施生长调节剂等措施防止秧苗徒长。
4
长江流域以北地区设施蔬菜
(一)温度管理。日光温室白天室内温度控制在22—32℃,夜间最低温度保持在12℃以上。塑料大棚温度管理前期以升温为主,尽量减少通风,果菜类蔬菜控制白天气温25—32℃,夜间最低气温10℃以上,叶菜类蔬菜温度管理范围可在此基础上适当降低。如遇极端低温天气,采取多层覆盖增强保温,或使用增温块、热风炉等设备临时加温。
(二)光照管理。通过早揭晚盖保温被、定期清扫棚膜、配置补光灯等措施增强光照强度,促进光合作用。若遇连阴天或雨雪天气,白天尽可能揭开保温被,使蔬菜接受散射光。久阴乍晴天气,中午前后要适当进行回苫管理(覆盖一半保温被),避免植株失水萎蔫。
(三)湿度管理。在保证温度前提下增加通风时间和通风量,当湿度过大时,在保温被揭开后先进行20分钟左右的短时间顶部通风排湿,再根据蔬菜生长和室内温度情况进行通风管理。连续阴雨雪天气,在中午温度高时短时间通风10—20分钟。
(四)水肥管理。越冬茬蔬菜施肥宜坚持少量多次原则,因地制宜增施微生物菌剂、含腐植酸水溶肥料、有机水溶肥料,注意补充钙硼肥。冬春茬果菜类蔬菜坐果前尽量少浇水,若土壤干旱可适当浇小水,并配合使用海藻酸、微生物菌剂等。坐果后逐渐加大水肥供应,追肥时注意补充磷肥、钙肥、硼肥。植株长势弱时,可喷施葡萄糖或氨基酸等叶面肥,或喷施芸苔素内酯等植物生长调节剂。
(五)植株管理。适当疏果,平衡好秧果关系,提高商品果质量;适时进行吊蔓、落蔓、整枝、打杈,及时采收,摘除老叶和病叶。
(六)病虫防治。加强病虫监测,提前采用色板诱杀、防虫网隔离等虫害诱控措施,通过移栽时蘸根、喷粉、灌根等方式,施用具有抗病功能的复合微生物菌剂抑制病害发生。在关键防治期,科学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优先采用广谱性烟雾剂或微粉剂防治病害。严格执行农药安全使用间隔期,做到轮换用药。
5
长江流域以北地区露地蔬菜
(一)苗期管理。果菜类蔬菜白天气温不超过35℃,夜间温度不低于8℃,甘蓝、花椰菜等喜冷凉蔬菜可进一步降低温度至5℃以上。定植前先完成炼苗,一般在出圃前7—10天,控制浇水频率与水量,保持基质水分含量在60%左右。
(二)田间管理。新直播或定植的蔬菜宜采用地膜覆盖,前期适当控水,提高土壤温度,促进出苗、缓苗及前期生长。如遇倒春寒天气,可使用无纺布、遮阳网、废旧棚膜等轻型覆盖材料进行覆盖保温。
(三)灾害应对。对发生轻度冻害或低温冷害的蔬菜,可叶面喷施氨基酸、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同时根部配合施用腐植酸、海藻酸等促根肥料,促进植株尽快恢复生长。
相关知识
立冬后还要回暖,周六南京最高气温21℃
可以脱棉袄了?这天起,柳州气温大回暖!多地花已开好,就在
气温回暖花卉市场百花俏
春季来临,四月份南北方都适合种植哪些蔬菜?
气温回暖 花卉市场走俏
“春姑娘”跟冷空气吵架了!湖南气温将冷暖切换
独家!2021年呼伦贝尔杜鹃花最全赏花指导
春季气温回暖适合运动 推荐这些
总产值达196.55亿元!气温回暖带热长沙“花木经济”
蔬菜冬季怎么种?技术指导来了
网址: 超25℃!气温大回暖,南北方蔬菜怎么管?官方指导来了! https://m.huajiangbk.com/newsview2382833.html
上一篇: 宁夏石嘴山市加强农业技术指导确保 |
下一篇: 大棚管理,温度控制很关键,你做对 |